滴水穿石的启示语文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滴水穿石的启示语文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水穿石的启示语文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滴水穿石的启示语文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语文教学设计 导语: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滴水穿石的启示语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滴水穿石的启示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优美的四字词语,并能理解运用。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4.体会问句的不同用
2、法,并能找出反问、设问句子。 【重点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预习 读几遍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反复读读。 收集一个名人事例(100字左右),仿照第3自然段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并附上他的图片(可剪贴、复印或创作)(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收集一条名人名言,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带点字查一下字典。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迷恋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铭记 2.教具 生词写在小黑板上 重点词语写在卡片上 ppt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3、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部分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优美的四字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鹅卵石外形光滑圆溜,是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2.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发?课题是-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
4、反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 2.词语教学。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若干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读,任挑一节,5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讨论。 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迷恋? 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炉火纯青?铭记?本草纲目 5.再读读课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读读想想,然后教师指名通过朗读来交流?(只要读好就可以,不一定说道理) 6.解题:围绕课题想想,本文要说清哪
5、些问题? 滴水怎么能穿石?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探讨。 三、品读课文 1.品读“滴水穿石”的现象部分。 教师投影仪出示: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一大奇观。 仔细阅读,这段话中你对哪些词语的感受比较深?谈谈体会。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点出重点词语“接连不断”、“总是”、“一个地方”、“锲而不舍”、“雕月琢”、“终于”。并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到的内容。 用自己的话说:“滴水为什么能够穿石”,并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关于“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是怎么写的呢?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能把石块滴穿。” 指导朗读,点出“可是”、“所以”两个关联词,体会“可是”前后语气的不同。 板
6、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2.品读课文“雨水”部分 联系实际,说说雨水为什么不能把石块滴穿? 齐读这一小节。 四、作业: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仿照课文第3段,搜集一个事例,简要地写下来,尽量附上人物的图片,可剪贴,也可作画。(名人的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板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本课的写作方法,进一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有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过程】 一、
7、检查复习。 读课后第二题中词语,并用横线标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二、抓“滴水穿石”课题,了解现象得出启示。 1.师:我们来看“滴水穿石”,它也可以叫做“水滴石穿”,从字面上来说就是(生说)师追问:你有什么疑问吗?(石头那么坚硬,水滴那么渺小,怎么能穿透石块呢?)师:其实,在自然界里,真真实实有着“滴水穿石”的现象,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节。 2.师:看,这就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滴水穿石”一景,它被称为太极洞内的大奇观。奇就奇在它是被水滴滴出来的。师:要滴穿坚硬的石块,该要有多大的力量啊。可是,水滴的力量有多大?(微不足道) 3.师:力量微不足道的水滴,(板书箭头)却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滴水穿石 启示 语文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