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端午节》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端午节》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端午节》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端午节教案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端午节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粽子 2、艾蒿等实物 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五月五,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一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 咸鸭蛋,喷喷香,龙舟下水喜洋洋。 2、
2、教师为幼儿设置区角游戏环节:通过区角环境创设的端午主题,教师配合图片和动画给幼儿讲解介绍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1)挂艾叶: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2)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3)吃粽子: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4)佩香包:节日习俗
3、,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5)五彩绳:花绳既是五彩丝,又俗称五色丝。早在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就已经记载说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在续汉书、后汉书中,端午日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门户装饰,认为可以抵防恶气。 3、教师出示端午节吃的粽子,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分发粽子、幼儿吃粽子感受端午节的快乐。 (1)教师出示端午节粽子实物让幼儿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2)教师拨开粽子让幼儿了解粽子的组成并让幼儿认识粽叶。 (3)教师将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在幼儿园的端午活动内容。 第 5 页 共 5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端午节 幼儿园小班 语言 活动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