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7节社会影响.ppt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7节社会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7节社会影响.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节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1841第一单元 从众一、从众的概念一、从众的概念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1852从众行为的特点是:(一)(一)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可以是真实存在的,真实存在的,也可也可以是以是想象的想象的。个体 个体想象中的 想象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 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 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 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二)(二)群体压力群体压力可以在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
2、况下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以在也可以在没有意识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三)从众行为(三)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但却是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3二、从众的2个功能 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2.从众还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187;310从众的从众的欠缺欠缺是,从众毕竟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如果如果凡事从众,缺凡事从众,缺乏
3、独立思考,乏独立思考,也会使也会使自己失去主动性和缺乏个性。自己失去主动性和缺乏个性。正当的做法是,正当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4人民圣殿教912名教徒集体自杀现场 5三、从众的类型三、从众的类型根据 根据行为是否从众 行为是否从众,以及 以及行为与内在判断是否一致 行为与内在判断是否一致,可,可以将从众大致分为 以将从众大致分为 3 3种 种类型。类型。(一)真从众个体不仅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也相信群体 个体不仅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也相信群体的判断 的判断。这是一种表里一致的从众,行
4、为与认知不存在冲。这是一种表里一致的从众,行为与认知不存在冲突。突。(二)权宜从众个体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个体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 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附和群体的要求。上附和群体的要求。(三)反从众个体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 个体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3126四、从众行为的3个原因(一)寻求行为参照(一)寻求行为参照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 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
5、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 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 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系统。(二)对偏离的恐惧任何群体 任何群体均有 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及相关的执行机制 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及相关的执行机制。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为什么 为什么要朝 要朝这个方向跑 这个方向跑?因为 因为大家都 大家都在朝这个方 在朝这个方向跑!向跑!7(三)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指群体对其成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员的吸引水平以及以及成员之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间的吸引水平。
6、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群体认同感较强,群体认同感较强,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有密切 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有密切的情感联系,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 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 务的自我要求。3118五、影响从众的3个因素(一)群体因素(一)群体因素1.1.群体成员的一致性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愈高,个体面临的群体压个体面临的群体压力也越大,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力也越大,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2.2.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越大,越大,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强,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强,个体越容易从众个体越容易从众。3.3.群体规模群体规模的影响:的影响:在一定范围
7、内,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随群体规范个体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随群体规范的增加而上升。的增加而上升。但但超过这个范围超过这个范围,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规模的临界值大致在34人。1869*313;188(二)(二)个体人格因素1.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反之,反之,个体个体自我评价越低自我评价越低,从,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众行为越容易发生。2.2.个体个体独立性较强独立性较强的,的,从众较少从众较少;个体个体依赖性依赖性较高较高的,容易发生从众。的,容易发生从众。10(三)(三)情境的明确性如果情境很明确 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
8、那么从众,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从众行为会减少;行为会减少;相反,相反,如果 如果情境模糊 情境模糊,个体对自身判断的肯定程度降低,个体对自身判断的肯定程度降低,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四)(四)其他因素性别、智力等因素对从众也有影响,但尚未发现这些因素与从众之间有明显的确定性的关系。*313;18811群体规模与从众(“三人法则三人法则”3”3)12184.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的现象,称为()。A.A.印象管理印象管理 B.B.社会影响社会影响 C.C.人际吸引人际吸引 D.D.互动互动练习题练习题13185.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
9、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A.A.印象管理印象管理 B.B.社会感染社会感染 C.C.人际吸引人际吸引 D.D.从众从众练习题练习题14187.从众是一种()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A.A.被动的被动的 B.B.主动的主动的 C.C.积极的积极的 D.D.有效的有效的310.从众的功能有()。A.A.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B.B.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C.C.促进个体的模仿学习促进个体的模仿学习D.D.促进人格形成促进人格形成练习题练习题15312.从众大致分为()等类型。A.A.真从众真从众 B.B.假
10、从众假从众 C.C.权宜从众权宜从众 D.D.反从众反从众练习题练习题16311.从众行为的原因有()。A.A.寻求行为参照寻求行为参照 B.B.避免对偏离的恐惧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C.C.追求成就的动机追求成就的动机 D.D.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练习题练习题17186.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影响最大。A.1A.1人人33人人 B.3B.3人人44人人 C.4C.4人人66人人 D.10D.10人以上人以上练习题练习题183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他的从众行为就越少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他的从众行为就越少B.B.如果如果情境很明确情境很明确
11、,判断事物的,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客观标准很清晰,那,那么么从众行为会增加从众行为会增加C.C.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D.D.群体规模与其成员的从众性呈群体规模与其成员的从众性呈线性关系线性关系188.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是()。A.A.女性更容易从众女性更容易从众 B.B.女性更不容易从众女性更不容易从众C.C.男性不容易从众男性不容易从众 D.D.没有确定性的关系没有确定性的关系练习题练习题19专栏216阿希的从众研究阿希将7个男大学生被试者组成一个小组,请他们围在一张会议桌周围,参加所谓的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真正目的是
12、,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7名被试者中,只有编号为6的被试者是真被试者,其他均为实验助手,也就是同谋者。2021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卡片,每套卡片有两张。一张卡片画有一张卡片画有一条一条标准直线标准直线,另一张画有另一张画有33条直线,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直其中一条同标准直线一样长线一样长。被试者的任务是判断3条直线中哪条与标准直线一样长。2223实验表明:数十名被试者数十名被试者自己判断时自己判断时,正确率超过正确率超过9999;但但跟随他人一起判断时跟随他人一起判断时,做出错误判断的比例平均做出错误判断的比例平均达到达到3737;7676的被试者的被试者至少有一次至少有一次迫于群体
13、的压力,做出了迫于群体的压力,做出了从众的判断从众的判断。阿希还发现,阿希还发现,当卡片上线段的客观差异变小时,从当卡片上线段的客观差异变小时,从众的比例开始上升。众的比例开始上升。这意味着,情境很模糊时,人们进行客观判断的把握性下 这意味着,情境很模糊时,人们进行客观判断的把握性下降,容易选择从众。降,容易选择从众。如果在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者,从众的比例会如果在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者,从众的比例会明显下降。明显下降。2425一致性对从众的影响26 个人的努力 受到了评价 产生评价忧虑唤 起 他人在场 松 懈 个人的努力被混在 团体当中未被评估没有评价忧虑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社会惰化 社会
14、惰化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27一、社会促进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他人在场的形式他人在场的形式有有实际实际在场、在场、想象想象在场和在场和隐含隐含在场在场。189;19028简单任务表现提高 他人在场个人努力能够得到评论警觉、评价焦虑、分心冲突 唤醒状态 复杂任务 表现下降社会促进社会抑制社会促进社会促进与与社会抑制社会抑制:心理机制心理机制29社会促进有2种效应:1.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 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 感
15、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 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动效率。2.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 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 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 观众多少及 及观众的表现 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 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效率有明显影响。191;31430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促进的是心理学家特里普里特。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青少年骑自行车,在独自、有人跑步伴同、竞赛这三种情境中,竞赛时的速度大幅度提高。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31特利普里特的骑车实验单独骑车有人跑步陪伴有人骑车陪伴特利普里特1897年的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
16、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英里路程。32二、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美国学者扎荣克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优势反应是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个体可能通过其个体可能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效果获得社会促进效果。192;19333优势反应表现提高 他人在场个人努力能够得到评论警觉、评价焦虑、分心冲突 唤醒状态 弱势反应 表现下降社会助长社会致弱社会助长与社会抑制:心理机制34三、社会懈怠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
17、遥,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指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现象。315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并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并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越低。社会懈怠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35社会惰化:心理机制群体淹没 群体淹没情境 情境个体的 个体的评价 评价焦虑 焦虑较低 较低行为责任意识 行为责任意识下降 下降行为动力水平 行为动力水平下降 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培训 社会心理学 07 社会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