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合集七篇.docx
《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合集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合集七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合集七篇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合集七篇时间就好像光阴似箭般的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具体的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1一、班级学生情况从上一学期来看,学生学习兴趣一般,基础知识不扎实。但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历体验动身,获取知识。笼统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把握较结实,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十分对应用题数量
2、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结果不睬想。二、教学目的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使学生: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领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把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寻求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把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间隔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绘叙述简单的路线图。5
3、、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领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领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构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构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构成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8、领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四(1)班,共有学生34人。其中女生,男生各占一半。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了学习的目的,对学
4、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仍存在一些晦气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浅薄,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敏,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急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升,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消直尺等很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对数学学习缺少自负心,要在平常多给予鼓励。四、教学办法1、深切进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早一周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留意新旧知识的联络,重视
5、知识在理论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为,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4、看重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看重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升教学结果。5、对学生要高规范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把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络,举一反三,灵敏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6、多和学生推荐、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时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经过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7、赏识每个条理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和时鼓励他们,多褒扬和肯定、批评、增长他们学习的自负心,让他们感受学习
6、带来的快乐。十分抓紧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8、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2一、学生把握知识情况分析本期所教的四年级,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存在着年龄的差别,所以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留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把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到达该册的目的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引导他们到达学段目的。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含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
7、,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三、教学目的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领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把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寻求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初步把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间隔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绘叙述简单的路线图。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
8、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领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领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构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寻求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构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领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四、教学重点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五、全册教材分析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布置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
9、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把握和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这里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沟通信息,初步学惯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布置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历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
10、方法。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布置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造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领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构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布置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领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六、教学中需要预备的教具和学具以前的教具和学具,一些仍可继续使用,本册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下:1、数位顺序表。2、用硬纸条做的三角形。七、教
11、学办法1、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加强直观演示和理论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成经过,感受成功的体验。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络,探寻求索规律。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培养自立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敬学生个体差别,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论中学会学习。5、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敏性和创新意识。6、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意识。7、遵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八、课时布置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布置了65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根据本班详细情况课时大致布置如下:1、四
12、则运算.4课时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14课时1乘除法的关系.3课时2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计算.4课时3探寻求索规律.4课时4解决问题.3课时3、确定位置.4课时4、三角形.6课时1认识三角形.3课时2三角形的分类.3课时5、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1小数的意义.(3课时)2小数的性质.(3课时)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4课时)4小数的近似数.3课时5生活中的小数.2课时6、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1平行四边形.3课时2梯形.3课时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8、统计.6课时9、总复习.4课时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3一、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在经过了三年半的
13、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了学习的目的,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十分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固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就都不错,但是成就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要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能力充足具体表现出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因而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构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坚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理论活动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14、,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的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三、教学目的: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领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把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寻求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初步把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间隔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绘叙述简单的路线图。
15、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领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领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构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寻求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构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领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办法: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形式,重
16、视知识在理论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3、多和学生沟通、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经过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4、赏识每个条理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长他们学习的自负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升教学质量。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4一、学生现状分析:在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了学习的目的,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
17、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十分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固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就都不错,但是成就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要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能力充足具体表现出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因而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构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坚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总体讲来,本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作业书写进步比较大,大部分同学都能有较强的上进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自立探究的能力也待提升。二、教学目的1、学习习惯:1根据学校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培
18、养学生勤预习、爱动脑的好习惯。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看重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3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遭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2、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经历从详细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寻求索算法和运算律的经过,把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需要的计算技能,结合解决理论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联络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寻求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经过,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3联络详细的问题情境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把握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里的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第二 学期 数学 教学计划 合集七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