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中职)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中职)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中职)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 版权所有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中职)参考答案(7)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中职)参考答案(7)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50分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迁移和分布等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人口的数量是确定一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2【答案】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个性主观能动性,故选D。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学与教育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一方面,教学也
2、是德育、美育、体育等的途径;另一方面,教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校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因此,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4【答案】D。解析: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监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故选D。5【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故选D。A项是片面的,义务教育应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BC项均不是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故选D。6【答案】A。解析: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工作应该循序渐进的进行。故选A。7【答案】A。解析:目标评价模式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
3、泰勒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行为,评价就是要衡量学生行为实际发生变化的程度。这一评价模式足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胖”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8【答案】A。解析: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故选A。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记忆的分类”。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是指当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印象在一瞬间就急速消失的记忆。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视象和声象的形式存储。10【答案】A。解析:定势是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此题属于定势的
4、阻碍作用。11【答案】D。解析: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故选D。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情绪的种类”。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心境情绪的表现。13【答案】B。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故选B。14【
5、答案】A。解析: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情绪维度各个特征的变化幅度具有两种对立的状态。针对号试成绩不理想这件事,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反应,属于两极性的体现。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不同概念的掌握。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故选A。16【答案】B。解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和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17【答案】D。解析:道德情感是道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故选D。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 版权所有18【答案】A。解析:生存教育要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保障,通过专题式教育和渗透式教育两大类途径来实施。故选A
6、。19【答案】A。解析:“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是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环境来感染和熏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方法。故选A。20【答案】D。解析:教师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其中,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21【答案】B。解析:冲动型问题行为体现在突然问,比如突然暴怒打人。扰乱型问题行为体现红主观意识或者主观欲望。比如有意识的不听课,发出噪音等等。多动型问题行为体现在行为多样,难以安静,比如一会翻,一会说话,一会玩什么。自律障碍,体现在明知道不对,但仍然忍不住去做,比如逃课和上网。本题中的行为属于扰乱型问题行为。22【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知识 能力 中学 模拟 试卷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