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微信发表)化学中的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docx
《(化学教育微信发表)化学中的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育微信发表)化学中的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教育微信发表)化学中的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化学中的“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潘红189*fo山市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广东fo山528300一、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1、得名(s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这么讲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2、作用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绘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3、化学中的马太效应马氏规则俄国化学家马尔科夫尼科夫在1870年提出:不对称烯烃跟HX、H2O、HCN等加成时,电正性的H总是加在含H多的碳原子上。有机化学中的马氏规则扎依采夫规则俄国化学家扎依采夫在1875年提出:卤
2、代烃或醇消去HX或H2O时,总是从含H少的碳原子上再脱去H。有机化学中的扎伊采夫规则4、小结马氏规则:越多越加。扎依采夫规则:越少越脱。这两个有机化学反响规律合起来不就是化学中的“马太效应吗?二、张弓效应1、得名(道德经七十七章)这么讲道:“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缺乏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缺乏。人之道则不然,损缺乏以奉有余。翻译过来就是:大同社会的法则,不就像开弓射箭一样吗?瞄准目的高了,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抬高;拉弓力道大了就减小一些,不够就补足一些。大同社会的法则,是减去有余的并且补上缺乏的;世俗社会的法则就不是如此,而是减损缺乏的,用来供应有余的。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教育 发表 中的 马太效应 张弓 效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