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中国现代农业中的应用.docx
《物联网在中国现代农业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在中国现代农业中的应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联网在中国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引言物联网一词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中,美国IBM向奥巴马提出的“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让人们真正接受了这个概念。温总理在视察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特别是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相融合。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3次浪潮3。近年来,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田环境的影响,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
2、,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监测到农田信息,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植,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笔者将物联网应用于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利于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农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会为中国农业发展与世界同步提供一个国际领先的全新的平台,也必将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1物联网内涵及相关技术简介1.1内涵物联网(TheInternetofTh
3、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和超级计算机则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行动决策,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精髓是赋予网络新的含义,实现人与物之间的相融与互动,对人的规范性回复进行识别,做出方案性的选择。物联网的组成架构包括:(1)末梢节点(采集控制层):即利用各种传感器、RFID形成的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身份识别和数据交流;(2)接入层(数据传
4、输层):现在所有的网络形式,包括有线的、无线的以及无线网络形式中的无线局域网、2G、3G等。(3)承载网络;(4)应用控制层;(5)用户。其中由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构成的承载网络为业务的基础网络,图1为物联网网络组成示意图。620)this.style.width=620;border=01.2技术组成国际电联报告提出物联网主要有4个关键性的应用技术:标签事物的RFID,感知事物的传感网络技术(Sensortechnologies),思考事物的智能技术,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RFID)。1.2.1射频识别(RFID)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数据储存
5、量大、可读写、穿透力强、读写距离远、读取速率快、使用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是唯一可以实现多目标识别的自动识别技术,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的环境。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3部分组成。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电子标签根据电源的不同而分为有源电子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当电子标签进入读写器的工作区域后,无源电子标签接收到读写器发出的电磁波,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被读取器读取,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有源电子标签则依靠自带电池供电。图2为RFID的工作原理图。620)this.style.width=620;border=0现在RFID在农畜产品安全生
6、产监控、动物识别与跟踪、农畜精细生产系统、畜产品精细养殖数字化系统、农产品物流与包装等方面已正式应用。例如,日本的田间伺服器(fieldserver)和美国伯克利大学MOTE和JPL研发的SW(SensorWeb),能够使用RFID等无线技术的田间管理监测设备自动记录田间影像与土壤酸碱度、温湿度、日照量甚至风速、雨量等微气象,详细记录农产品的生产成长记录。1.2.2传感网络技术物联网的重点,即研究的核心,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SensorNetworks),是由一组稠密布置、随机撒布的传感器组成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信
7、息,并发布给观察者。近年来,在农业方面,尤其是在精准农业方面应用越来越多。精准农业是21利用3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的差异从地块水平精确到平方厘米的一整套综合农业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农田操作的自动指挥和控制。在中国科学院、农业部等单位开展了面向全国范围的农情遥感监测系统的研究,利用3S和各种数学模型进行农情监测,已经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该系统中的数学模型主要有粮棉作物识别模型、农作物长势分级模型、农作物估产模型、农业灾害监测与灾情损失评估模型等。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模型主要利用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遥感数据得到的植被指数(NDVI)与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网 中国 现代农业 中的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