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应用的高频RFID阅读器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物联网应用的高频RFID阅读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物联网应用的高频RFID阅读器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物联网应用的高频RFID阅读器设计一设计摘要“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在1999年提出,具体来说是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在物联网中,RFID标签携带的ID编码可以与真实世界中的任何物品相捆绑,从而使物体拥有网络上的虚拟“身份;通过RFID标签上的ID编码,可以在网络上实时查询和动态跟踪标签所贴附物品的属性、特征及其他信息。“物联网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大幅提高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成本,给全球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仓储物流、生产制造、物品追踪、商业零售、公共服务等等行业)带来深层次变革。而要实现上述愿景,则必须有大量分布式的基础设施具有联网功能的嵌入
2、式RFID阅读器终端,才能“随时随地的采集RFID标签信息,实现物联网的无缝全面覆盖。因此,本项目的目标就是基于PIC32技术,实现具有联网功能的嵌入式RFID阅读器终端。系统原理和技术特点: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ty,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数据管理系统这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如图1【RFID系统原理】所示:620)this.style.width=620;border=0alt=基于物联网应用的高频RFID阅读器设计src=技术2021/bx4ojw2whhu2021.jpg图1RFID系统原理电子标签部分又可以细分为标签天线
3、和标签芯片两部分。每个电子标签都含有唯一的识别码,用来表示电子标签所附着的物体。当电子标签接收到阅读器的发射信号的时候,电子标签被“唤醒,然后根据阅读器发射的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并将响应信息发射回给阅读器。电子标签上的存储单元,可以反复读写10,000次以上。阅读器也可以细分为阅读器天线和阅读器两部分。阅读器通过阅读器天线发射信号“唤醒和传送指令给电子标签,并接收标签返回的信号。在初步滤波、处理信号之后,完成对电子标签信息的获取和解析,将有用的数据通过网络和数据管理系统交互。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及管理。数据管理系统可以由简单的本地软件担当,也可以是集成了RFID管理模块的分布式E
4、RP管理软件。RFID系统的通信过程是阅读器给RFID标签信息和获得标签上信息的过程。由于RFID标签本身无电源,所以必须依靠从阅读器发送的射频信号中获得的能量,即所谓的波束供电技术。而标签获得能量仅够供给标签本身使用,没有多余的能量可供射频信号源工作,必须利用无源反射调制技术来实现RFID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通信。无源反射调制技术就是在RFID系统的整个通信过程中,只存在一个发射机,即阅读器。而RFID标签在应答过程中对阅读器发射的连续波射频信号进行调制,再将已调制的射频信号反射回去,被阅读器接收解码,完成信息传递功能。波束供电技术和无源反射调制技术是反射调制式RFID系统的两大关键技术。由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联网 应用 高频 RFID 阅读器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