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RFID识别技术与图书馆文献管理.docx





《无源RFID识别技术与图书馆文献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源RFID识别技术与图书馆文献管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无源RFID识别技术与图书馆文献管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商品流通数量还是对物流管理时效性的需求都有了极大的增长和提高,为提高物流管理中物品身份的鉴别和统计速度,经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RFID射频识别技术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它的应用改变了依赖条形码快速读取商品信息方式,成为目前物流管理中最具生命力又颇受争议的信息鉴别技术,在图书馆领域,RFID技术也开始成为应用的热门话题并得到了一些应用。本文拟对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及前景作些探讨。1无源RFID系统原理和特性11RFID简介RFID的中文名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是英文“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它是
2、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源于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区分敌我飞机的IFF(Identity:FriendorFoe)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雷达发射信号到飞机上的收发装置,收发装置会发出约定的回应讯号,由此判断飞机的敌我。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深化这项技术,目标是由电子标签代替条形码,通过RFID阅读器对每一贴有电子标签的商品加以识别,瞬间完成全部扫描和统计结算工作,自动刷新库存,实时了解产品销售状况和供需详情。RFID这项陈旧技术之所以能迅速走红,得益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RFID电子标签销售达到部分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RFID实时
3、信息交换变为现实。12无源RFID系统构成RFID标签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有源RFID标签自身带有电池供电,读写距离远、体积大、价格贵;无源RFID标签本身不带电池,其能量从阅读器发射的电磁波中获得,特点是体积小、价格低、寿命长,读写范围在1O毫米至5米距离。无源RFID工作频率有135KHz和1356MHz两种,其中1356MHz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电子标签,也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图书馆领域也普遍使用这个频率。它的特点是工作时间短,距离长,通过防冲撞技术,系统可以同时处理大约五十张标签。无源RFID识别系统由无源电子标签、阅读器、天线三部分组成。其中无源电子标签(Tag)由集成电路IC、谐振电容C
4、和天线L构成。集成电路IC内部备有一个存储器,用以存储标签数据。天线L与电容C构成谐振回路,调谐在读卡器的载波频率,以获得最佳电性能(如图所示)。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编码和保存约定格式的商品信息并附着在待识物体的表面。620)this.style.width=620;border=0阅读器(Reader)的功能是通过系统软件,控制与RFID的通信过程及信号的编码与解码,验证电子标签的身份等功能。阅读器有手持式和固定式两种。天线(Antenna)的功能是RFID电子标签与外界信息交流的电磁转换装置。13无源RFID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当RFID卡进入阅读器发射电磁波工作区域时,使标签天线产生的感生电压
5、达到规定值时,电子标签被激活工作并以曼彻斯特格式通过内置耦合线圈将数据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收到从电子标签发送来的调制信号,经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14影响RFID系统工作的因素射频识别系统的读写距离是一个很关键的参数,影响射频卡读写距离的因素包括天线工作频率、阅读器的射频输出功率、阅读器的接收灵敏度、射频卡的功耗、天线及谐振电路的Q值、天线方向、阅读器和射频卡的耦合度,以及射频卡本身获得的能量及发送信息的能量等。大多数系统的读取距离和写入距离是不同的,
6、写入距离大约是读取距离的4O8O。15无源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RFID和条码技术从概念讲,两者很相似,其目的都具有快速、准确地确认目标物体的特性,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更新标签信息的能力。与条码技术相比,RFID标签识别技术信息贮存量大,它可以存贮商品的特性、温度、转运日期等数据,解决了某些条件下条码等其他识别技术无法使用的问题,因此应用广泛。但是从技术角度看,RFID的准确度还不够高。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发现读取RFID卷标资料的准确度约为75,而读取条形码资料的准确度则高达99。造成准确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金属、液体等物体对无线电信号的衰减干扰较大;另外阅读器发射天线与电子标签的距离、角度对
7、正常通信也影响很大;安全方面,无源RFID系统还没有非常可靠的安全机制,表现在RFID标签一旦接近阅读器,就会无条件地自动发出信号,无法辨别阅读器是否合法;芯片在读或写数据的过程中都很容易被黑客所利用,虽然目前制造商在芯片上作了改进,但仍然没有彻底的解决。2RFl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从RFID适用环境看,图书馆的业务工作较少涉及金属、水等影响电信号环境,是采用无源RFID技术的理想场所,也是RFID芯片商推广的重点。将无源RFID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业务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简化了图书管理的流程、降低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在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图书借还、查询等服务。21无源R
8、FID技术与条码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之比较目前图书馆的图书信息以光学条码形式粘贴在书本上,作为每本图书的识别码,同时还需在每本图书内加贴磁条,通过磁性电子安全检测器检测,防止图书未经许可被带出馆外。读者借还书的过程是管理员须先用光扫描器读取借书卡信息,然后读取图书上的条码信息,最后将书消磁或上磁;管理员整架时,全凭的肉眼来辩别图书是否错架、乱架,整架速度慢效率低。在RFID技术管理下的图书馆,读者借书时,只须将自己的借阅证、图书或音像制品放在借阅设备下方,RFID借阅系统就会自动扫描读取读者卡个人信息和图书标签信息,计算机自动完成借书过程并打印出借书凭证;还书时,读者将图书送到回收设备,安装了R
9、FID读写器的设备自动对书籍标签进行扫描记录、处理和分捡;管理员整架时,只须持手持式阅读器,在书架中问走过,阅读器可以将错架、乱架的图书从成排的书架中挑选出来;现有图书借阅与图书防盗是两个互不统一的独立系统,在RFID环境下可以实现EAS(电子防盗)与记录借阅信息流程的统一,综观RFID并对比条形码识别技术,它的主要优势如下表所述。620)this.style.width=620;border=022RFID给图书馆带来的益处RFID技术与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不同之处是,RFID不需要对每本图书依次扫描,它能实现对电子标签的群读功能。当带有电子标签的数本图书进入阅读器扫描区域,电子标签发出的射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源 RFID 识别 技术 图书馆 文献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