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轨十年: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探析--.docx





《经济转轨十年: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转轨十年: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探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转轨十年: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探析一转轨以来俄罗斯粗放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强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仍主要是靠人力、资金、能源等资源的大量投入实现的。高投入、低产出仍是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基本特征:下降速度高于经济增长下降速度,物质消耗的增长超过经济增长,投入的增长快于产出率的增长。以工业为例,19941999年,在俄私营工业工作的工人数占工人总数的比例从1994年的22.6增加到1999年的39.9,而同期私营企业工业产品的产量占全部工业产量的比重从1994年的15.0增加到1999年的29.6,工业的产出增长速度远小于投入的增长速度。其中主要产业部门的情况亦然。从工业生产单位产品用水
2、量来看,19971998年增长14,大大超过同期工业生产增长5的水平。此外,整个国民经济净水的消耗增长则更快,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消耗净水量比1990年高近20。二经济转轨后俄罗斯延续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消极后果1.大大降低了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效率不断下降:19901995年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下降近40,工业下降近30。1998年俄罗斯的工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12.0,德国的18.0,法国的16.0,英国的23.0。20世纪90年代工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幅度达20,其中各个具体工业部门下降幅度从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业的1315到石油加工工业的60。而同期主要
3、西方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则上升1836。加工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发达国家平均低8083,比新兴工业化国家低33(注:俄(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2001年第5期。);从私营工业企业情况看,情况亦然:在19981999年私营工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工业的48,却仅生产了2730的工业产品,即仅相当于工业人均相对劳动生产率的0.70.75。进入新世纪初,俄劳动生产率仍仅相当于美国的15和西欧国家的25。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则更低,按照农业部门一个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计算,俄罗斯比西欧主要国家低9395。世界主要工业强国在1973年世界能源危机之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呈稳定下降趋势。通过采取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措
4、施,其单位国内总产值能耗下降22,石油消耗下降近38。而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单位国内总产值的能耗上涨了31,工业生产上涨了39,其中生产合成橡胶的能耗上涨了120,黑色金属轧材上涨了110。工业的原消耗量1997年上升了15。整个国内生产的原材料消耗量比发达国家高22.5(注:俄(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2000年第5期。)。2.进一步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效益水平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赢利率水平不断下降:整个经济的赢利率从1993年的36.3下降到1997年的5.4,工业从1993年的32.0下降到1997年的10.0,工业从1993年的25.5下降到1997年的17.3,燃料工业从1993
5、年的19.0下降到1997年的14.5,其中石油加工工业从1993年的28.6下降到1997年的10.0;黑色冶金工业从1993年的48.5下降到1997年的3.0,有色冶金业从1993年的43.6下降到1997年的13.3,化学与石油化工业从1993年的38.6下降到1997年的4.0,机器制造与金属加工业从1993年的43.5下降到1997年的9.7。其他非主导产业情况亦然:农业从1991年的74.89下降到1996年的60.95,林业从1992年的28.1下降到1996年的22.22,轻工业从1993年的36.2下降到1997年的29,食品工业从1993年的23.5下降到1997年的7.
6、4,商业从1991年的255.17下降到1996年的85.06,信息服务业从1992年的54.55下降到1996年的32.66,业从1991年的209.91下降到1996年的16.82,饮食业从1991年的164.27下降到1996年的115.24(注:俄(问题)2000年第5期。)。3.加剧了未来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处于衰退性经济危机中,由于各工业部门的生产滑坡程度不同,加之受价格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燃料动力和冶金等重工业部门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如工业的比重从1991年的8.6提高到1996年的13.5,燃料工业从12.6提高到1996年的46.9。与此同时,轻
7、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由1991年的6.8降到1996年的2.0,下降了4.8个百分点。而食品工业的比重基本没有变化;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合计比重从18.5下降到14.1(注:俄(家)1997年第7期。)。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对比关系进一步恶化:1991年采掘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为15.5,1996年上升为17.7,而加工工业则相应从84.5下降到82.3。从总增加值的部门结构看,农业从1991年的13.8下降到1997年的7.15,业从1991年的84.5下降到1997年的8.6,工业从1991年的38.16下降到1997年的28.07,其他生产活动从1.18下降到0.84。全部物质生产部门占总增加值
8、的比重仅为36.2。4.大大削弱了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国际竞争力经济转轨以来,无论俄罗斯的综合竞争力还是产业竞争力均呈不断下降趋势。从综合竞争力看,1999年俄罗斯居于世界59个主要国家最末位,次于波兰(43位)、中国(32位)、德国(25位)、日本(14位)、美国(2位)和新加坡(1位);其中主要影响因子也位居落后地位;开放度(56位)、政府能力(59位)、能力(58位)、基础设施(58位)、工艺水平(55位)、能力(58位)、劳动力(25位)和组织能力(59位)(注:(通报)2001年第3期。)。从产业竞争力来看,俄罗斯主要产业的竞争力均低于美国:(以工业生产增加值比较)化学工业(3.8)、石
9、油加工业(9.6)、冶金工业(16.4)、工业和机器制造业(19.9)、加工工业(13.0)、采掘工业(87.5)、建材工业(47.8),整个工业17.8。此外,从标志制造业竞争力的机床制造业情况看,19911999年俄罗斯自动金属加工生产线生产的高性能产品骤降。从横向比较看,十个最大机械制造产品出口国(地区)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重:美国18.1,德国15.9,日本14.3,英国7.8,意大利7.6,法国5.9,荷兰4.9,4.8,新加坡4.3,瑞士2.6,1999年俄罗斯出口数控机床仅93台,仅相当于同期世界出口总额的0.0000019。5.大大减少了俄罗斯实质性财富的增长按世界的测算方法,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 转轨 十年 俄罗斯 增长 方式 探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