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 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标准的研制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曾向教育部师范司提出建议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标准。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
2、启动“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制”项目,并将该项目列入教育部的重大研究课题,并委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组织实施。 标准的研制前后经历了体系框架及内容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初稿研讨与修订、标准实验与完善四个阶段,历时近两年,共有40余名专家、学者,近20个单位和机构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提高科学性与适用性,专家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特别是教育技术标准)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中,国外的相关标准有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T)、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NETSS)、美国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NETSA),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教育传播和教学技
3、术项目认证标准(简称ECIT认证标准),还有英国教师ICT培训标准、英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英国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等。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则涉及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b、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教育技术类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社会需求分析与专业课程框架设计,以及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专题调查等。 2004年6月,初稿基本形成后,研制组随即在全国7个实验区,共100余所中小学内通过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广泛征询意见,并在其中选择了部分学校进行标准使用的实验。通过广泛的意见征询和使用实验,研制组获得了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形成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的指导思想: (1)标准的体
4、系结构与基本内容既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国情; (2)在突出教育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既要重视信息技术,又不忽视传统的媒体和技术; (3)为了使标准能在全国范围普遍适用,对标准的表述宜粗不宜细; (4)对于适合三类不同人员(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既要有共性,又要有明显区别,以体现不同的工作特点与需求; (5)对标准的所有条目要尽可能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绩效指标; (6)对标准的所有条目的表述既要具体并有可操作性,又不要出现某种软件的名称或某家公司的产品。 在上述思想指引下,标准研制组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几易其稿,终于在2004年11月完成标准的正式文本。
5、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 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标准的研制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曾向教育部师范司提出建议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标准。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6、标准研制”项目,并将该项目列入教育部的重大研究课题,并委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组织实施。 标准的研制前后经历了体系框架及内容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初稿研讨与修订、标准实验与完善四个阶段,历时近两年,共有40余名专家、学者,近20个单位和机构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提高科学性与适用性,专家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特别是教育技术标准)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中,国外的相关标准有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T)、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NETSS)、美国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NETSA),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教育传播和教学技术项目认证标准(简称ECIT认证
7、标准),还有英国教师ICT培训标准、英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英国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等。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则涉及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b、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教育技术类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社会需求分析与专业课程框架设计,以及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专题调查等。 2004年6月,初稿基本形成后,研制组随即在全国7个实验区,共100余所中小学内通过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广泛征询意见,并在其中选择了部分学校进行标准使用的实验。通过广泛的意见征询和使用实验,研制组获得了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形成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的指导思想: (1)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既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国情; (2)在突出教育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既要重视信息技术,又不忽视传统的媒体和技术; (3)为了使标准能在全国范围普遍适用,对标准的表述宜粗不宜细; (4)对于适合三类不同人员(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既要有共性,又要有明显区别,以体现不同的工作特点与需求; (5)对标准的所有条目要尽可能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绩效指标; (6)对标准的所有条目的表述既要具体并有可操作性,又不要出现某种软件的名称或某家公司的产品。 在上述思想指引下,标准研制组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几易其稿,终于在2004年11月完成标准的正式文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