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技术规范与测试要求.docx





《NFC技术规范与测试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FC技术规范与测试要求.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NFC技术规范与测试要求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toMachine)的通信。由于近场通讯具有天然的安全性,因此,NFC技术被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由于手机的功能与普及度快速的成长,使早期的电子钱包有了推广的机会点。NFC的演进取自于RFID的特定频段,由于手机的市场应用使的NFC可在较快的时间点取
2、得标准接口与平台,本文将针对NFC的架构与规范做一简要讨论。NFC的应用:电子付费系统中,目前应用于手机系统上最完整的解决方案是以NFC为主,市场上也已经有相关产品流通着。除了个人识别与电子付费系统外,NFC也在数据传输与交换上有了一些吸引人的功能,例如:电子海报的数据下载(包括入场卷、会展信息)。此外,NFC还可以作为蓝牙设备配对及输入密码的简化功能,若是使用者具有负载NFC的蓝牙设备,即可将NFC分别靠近两组具有NFC的蓝牙设备,如此即可不需要透过蓝牙搜寻及输入密码的配对过程即可快速连结。目前韩国在欧美已经在电信业者、芯片商与手机制造商的合作下于公交付费系统中进行多次的验证。NFC的技术特
3、点:与RFID一样,NFC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NFC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其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其次,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再次,NFC还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与无线世界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最后,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
4、、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在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NFC、红外和蓝牙同为非接触传输方式,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特征,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其技术本身没有优劣差别。NFC手机内置NFC芯片,比原先仅作为标签使用的RFID更增加了数据双向传送的功能,这个进步使得其更加适合用于电子货币支付的;特别是RFID所不能实现的,相互认证和动态加密和一次性钥匙(OTP)能够在NFC上实现。NFC技术支持多种应用,包括移动支付与交易、对等式通信及移动中信息访问等。通过NFC手机,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设备,与他们希望得到的娱乐服务与交易联系在一起,从而完成付款
5、,获取海报信息等。NFC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其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用于付款和购票、用于电子票证、用于智能媒体以及用于交换、传输数据。NFC与其它近距通信技术的比较:和传统的近距通讯相比,近场通讯(NFC)就有天然的安全性,以及连接建立的快速性,具体对比如下表:NFC蓝牙红外网络类型点对点单点对多点点对点使用距离0.1m10m1m速度106,212,424kbps规划速率可达868kbps721kbps115kbps2.1Mbps1.0Mbps建立时间<0.1s6s0.5s安全性具备,硬件实现具备,软件实现不具备,使用IR
6、FM时除外通信模式主动-主动/被动主动主动主动主动成本低中低NFC的架构:NFC的操作频率为13.56MHz,而操作距离约为10cm之内;而NFC的规范制定取至于RFID13.56MHz的频段,早期运用此频段包括PhilipsMiFARE(ISO1443A)、ISO1443B、ISO15693、ISO18000-3及SonyFelica。由于非接触卡应用于个人数据识别或电子付费系统中强调于安全机制,而近乎于贴近卡片阅读器系统的近场通信及是将13.56MHz中短距系统的部分加以整合,所以最后市场上所见的即为PhilipsMiFARE(ISO1443A)及SonyFelica,早期这两家系统各自发
7、展互不兼容,直到近年才将两种规格合并并制定了NFC规范ECMA340/ISO18092(NFCIP1,NFCInterfaceandprotocol1)。此规范相容于现有PhilipsMiFARE(ISO1443A)及SonyFelica。NFC工作频率为13.56MHz、ASK调变,传输速率可分为106kbps/212kbps/424kbps三种,通信模式可分为主动模式与被动模式,主动模式是指发起设备(initiator)与目标设备(target)皆可自身电源供应产生RFfield,而被动模式下则是发起设备自身供应电源产生RFfield;而目标设备则利用全波整流线路将发起端的RFfield之
8、能量转换为DC来供应自己的电源。值得一提的是,在被动模式下为了要满足省电的要求所以采用了负载调变(Loadmodulation)的方式,此调变方式可以达到省电的效果。在使用上因为NFC的使用通常会遇到使用尖峰时期,会了避免不同的发起端或目标端同时沟通造成数据链路错误,所以NFC采用了一种机制listenbeforetalk。此机制会让当发起端设备要发出询问信号前,先侦测外界磁场强度来判断是否有其它的设备正在沟通中,这种机制的实现称为RFCollisionAvoidance(RFCA),其动作行为是在每次发起端发出询问信号时会侦测外界磁场,当磁场强度超过门坎强度时(Hthreshold=0.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FC 技术规范 测试 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