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研究院另议的论文--.docx
《清华国学研究院另议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国学研究院另议的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清华国学研究院另议的论文清华国学研究院另议1925年至1929年间存续的清华研究院国学科(亦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因为邀聘到梁启超、王国维两位冠绝一时的学问大家,且辅之以留洋归来前程似锦的青年才俊赵元任、陈寅恪、李济诸人,极大吸引了中国社会自科举废后难觅出路的国学后生。在清华园内西方大学体制与传统书院精神的混合氛围中,教学契合,师生两得,呈现五四之后虽然短暂却光耀一时的国学教育胜景,以致令后人艳羡不已,交口称颂。可是,这个畸形机构真正的好时光不过一、二年,其运行轨迹呈逐年下降趋势,最终难以为继表面看来是王、梁两位大师先后驾鹤西去、清华校内大学部与研究院之间因经费之类的利益博弈所致。实则,国学研究院
2、的书院取径与清华的现代大学体制之间难以兼容,致使国学研究院的生长空间日渐逼仄,以致不得不停办。上世纪二十年代教育界的改大(升格为大学)之风、学术领域整理国故的强力吁求以及美国决定退还第二批庚款的利益驱动,促使清华同期成立大学部和研究院两个新设机构,欲求走出昔日留美预备学校的有限格局,开拓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更广阔发展空间。清华学校的独特性,使其具备如此的财力和预期实力。创办研究院的初衷是多科并举,整体推进,可是国学优势一枝独秀,竟演变成大冠之下独木支撑,且有喧宾夺主之势。当年的清华校长曹云祥可谓颇有作为,正是在他任内,学校的改大进程迈出实质步伐,又顺从舆情,开启清华教授治校机制。.1
3、1665.cOm他启用(学衡)主编吴宓筹办研究院事宜,使得这位自东南大学校长风潮之后流落东北的潦倒学人有了用武之地,骤然焕发出活力。吴宓乃哈佛硕士,而国学根基深厚,尤为突出的是他的学术识力和眼光,他对早年陈寅恪的赏识和推重,带有几分预见性。在筹组清华研究院过程中,他充当执行人角色,作用非比寻常。王国维和梁启超二位接受清华礼聘,均为吴宓躬身亲为,特别是王国维先生深感这位筹备主任虽具西洋教育背景,却肯深施大礼诚待学人,显现古人礼仪风范,遂放下往昔矜持身段,慨然应允举家迁入清华园。其后吴宓又与观堂先生熟商,订立研究院章程,奠定了该机构的基本法度。此外,推荐和聘任陈寅恪来清华执教,吴宓应居首功。随着诸
4、位大师相继到来,研究院国学科的筹建顺风顺水,吴宓发展国学研究院的雄心也变得愈发膨胀。言及国学研究院的创建,胡适和梁启超二人的作用不可轻忽。胡适作为史前的清华人,又是整理国故倡导者,他对国学研究院的构想和建言,几乎全盘为曹校长所接受,清华方面亦曾请他出任山长角色,胡适自然敬谢不敏。梁启超从民国政坛败退下来,虽思伺机再起,然讲学风气已自北大弥散开来,任公反而要跟着走了(梁漱溟语)。他不甘在思想学术上落于人后,力求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时代,二十年代他设帐南开,又讲学东南、清华等学府,俨然回归学界。然外界仍以研究系魁首目之,讲学举动似属韬晦之略。可是任公的趣味主义确乎真实存在,他与清华校方的渊源非同一般,
5、国学研究院的酝酿显然也有他的推力因素。他在清华时的助教蒋善国忆述:其实国学院机构之成立,完全由于任公一人之提倡。虽稍嫌夸张,却也道出了梁的特殊影响力。任公日后在清华得享特殊礼遇,多少佐证了此类说法。许多研究者交口称道研究院章程,赞其具有典范意味。该机构的宗旨为研究高深学术,造成专门人才,在先设国学一科的情况,研究内容主要为中国文史哲及语言,培养目的为以著述为毕生职业者和各级学校之国学教师。关于研究院教员,分为教授和讲师,教授须宏博精深、学有专长之学者,讲师须对于某种学科素有研究之学者。专任教授与特别讲师的区别,主要是专职与兼任之不同。关于学生,录取资格相对宽泛:大学毕业生或具有相当程度者;学校
6、教师或学术机关人员,具有学识和经验者;具有经史小学等根柢的自修之士。入学考题分为三部分:一、经史小学基础问答题;二、作文;三、在中国文、史、哲、经学、小学、外文(英或法或德文)、自然科学(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及语言学八门中任选三门作答即可。显然,具有文史根柢者可以从容选答,发挥特长,顺利过关。无论师、生,均须常川住宿,屏绝外务,潜心研究。学生免交学费及住宿费,每学期交膳食费约三十五元,预存赔偿费五元,零用支出自备。学生在校研究以一年为期,完成论文且合格者,准予毕业,遇选题较难而成绩较优者,经教授同意,可续行研究一至二年。该章程的特色部分在研究方法一项,开列九条之多。开宗明义即本院略仿旧日书院及英
7、国大学(导师)制度:研究之法,注重个人自修,教授专任指导,其分组不以学科,而以教授个人为主,期使学员与教授关系异常密切,而学员在此短时期中,于国学根柢及治学方法,均能确有所获。这里的不以学科分组,而以教授个人为主,凸显了教授自主作用,随后成立的五个研究室,即分别由梁、王、赵、陈及李济主导。开学之初,教授公布指导范围,学员自由选择导师,师生间确定指导关系后,教授于专从本人请业之学员,应订定时间,常与接谈,考询成绩,指示方法及应读书籍。此外,教授还须承担普通演讲,每星期至少一小时,本院学员均须到场听受。章程要求教授学员当随时切磋问题,砥砺观摩,俾养成敦厚善良之学风,而收浸润熏陶之效。师生两方面教与
8、学均具主动性,在密切接触请业之中增进情感,传承学术,培育学风。近代学校体制引入中国后,教育界有识之士渐渐感到学校教学过程生硬机械,昔日书院那种师生间情谊融融的气氛难以再现,像梁漱溟、钱穆之类自学成才者对于大学环境均感不适。作为补救之道,希冀将传统书院精神融入近代学校体制,以收两全其美之效,清华研究院章程实则此类努力的有益尝试。应当说,在国学研究这一特定领域,大师级学者形成学术磁场,众弟子环绕周边观摩请业,不难形成人们想望中旧时书院的那种预期效果。该章程从制度层面构设复制了古代书院再生于近代学校体制之内的绮丽场景。从当年学生的忆述文字中,后人分明感触到那种理想的教育境界,这应是该章程获享赞誉的主
9、因所在。就实施层面而言,清华以其特殊财力和地位,确乎出手不凡,礼聘到梁启超、王国维两位大师级学者及潜力无限的青年才俊。相比较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此前仅聘请罗振玉、王国维为通信导师,且为时短暂的情形,清华方面明显胜出一筹,这也与清华的政治色彩较北大淡漠有关。在罗、王之学已成显学的背景之下,潜心考订古学、成果丰硕的王国维受到各方服膺,其保皇之政治立场反而为人们所忽略不计。观堂先生常年追随罗振玉,受益多多,其转向古学即受雪堂影响,而偏于守旧,亦与罗相关。他基本上属于自修成名,无疑天分极高,然若无罗氏及东洋学圈的陶染,能否达此高峰,恐亦难说。他自日本返沪后,在哈同花园内的仓圣明智大学任教,游离于国内正
10、规高等教育界之外。当其学术地位已成,北大以蔡元培校长之尊,佐以沈兼士、马衡等硕学人士请其出山,由此才开启了其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执教生涯。惜之因为北大一篇指斥皇室之文惹恼观堂先生,竟愤然斩断与最高学府的这段因缘。随着溥仪出宫,王氏失去南书房行走一职,就在他生计无着落之时,清华研究院为他提供了理想去处。在清华园的两年,是王国维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他的生活得以安顿,内心怡然,其学术成就更得到一个被广泛认可和传承的天赐良机。从最终结果看,清华国学研究院可谓他一生历经漂泊之后的最好归宿。比王国维年长四岁的梁启超,一生跌宕起伏,大部分时间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而最后十余年则相对稳健沉寂。他的公共形象主色调无疑属
11、政治中人,可是舆论骄子和文章高手,又使他在清末思想文化界独步一时。与默默治学功底深厚的王国维不同,他应是那种感应敏速而能发皇于外的文墨快手。他的时代感和趣味导向,从外部看来显得流质易变,似乎有歉深沉,可是异乎寻常的才气和原本并不缺乏的定力,在年逾不惑之后,竟在国学领域大放异彩,且一发而不可收。在他内心一定有着与五四新文化派(如胡适)一较高下的强烈冲动,当政治上东山再起的可能越来越渺茫之时,便愈加倾力于学术和教育。他筹谋在天津设立半学校半书院性质的文化学院,显然他同样深信:没有不在政治上发挥作用的思想和文化。在诸事不成之后,清华研究院的筹办为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现成平台。后来任公自述:身体久病,独
12、拳拳于清华,难于割舍。可见他对清华国学研究院的依恋,有些出人意表之外。在清华,虽有人以政客目之,亦有学生微责其学问半为入门之学,但毕竟跟随从学者(请其指导论文之学生)为数最众,大体超过观堂先生一倍之多。即使在旧学尚有吸引力的时代里,青年学子也更倾心于像梁启超这样才华横溢、知名度高、社会资源充盈的特殊学者。梁任公在清华纵然难以忘情于政治,然其导师本职(至少在前期)做得中规中矩,游刃有余,其精神追求在此觅得最佳栖息之所。国学研究院第一届学生周传儒即指出:任公在清华实为一生用力最专、治学最勤、写作最富之时期。其实欲包举二千年来中国学术文化合于一炉而冶之。就此而言,执教清华成为他终结多姿多彩人生的命中
13、归宿。学界常以所谓四大导师显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师资实力,据说这源自时任清华教务长的张彭春之口。实则,赵元任、陈寅恪初入清华时的声望远不能与王、梁二位比肩而论,他们毕竟刚刚留学归来,赵虽有博士学衔,且在美国大学一度任教,仍属初出茅庐;而陈虽博学,然知识构成带有明显个性特征,不易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难免所谓曲高和寡窘境。事实上,赵元任擅长的语音学,陈寅恪掌握的多种已然死亡的语言和西方汉学中的东方文献之类,在具有不同程度国学根柢的学生们看来,西洋背景过于浓重,与他们所理解和认同的国学内容颇有距离,以致难以接受。研究院第一届学生曾经集体抵制赵元任的语音学考试,也甚少有学生请赵作论文导师,加之元任先生
14、经常外出进行语言调查,在校时日有限。陈寅恪上课,多数学生感觉程度不够,没有兴趣,几乎没有人请陈先生指导论文,尽管课下交流学生们也承认陈师学问渊博。生源兴旺的前两届学生中,绝大多数请梁启超、王国维作论文导师,只个别学生跟从赵元任、李济(特别讲师)研究语言或人类学。处境尴尬的陈先生曾作诗调侃众学生师从梁、王二师乃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既是揶揄,也似自嘲。有学者指出,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不妙处境,促使陈寅恪学术转向中古史,在魏晋隋唐史领域成就斐然。然而那已是后清华时期获得的荣耀,将之前移至国学研究院时期加以称颂,不仅时间错位,也势必遮蔽前期的真实情景。赵元任的情况也大体如此。赵、陈在
15、清华国学研究院尚是学界新人,以其潜在学养而论,他们的学术前程实际是以清华前期为起点蹒跚颠簸着扬帆起航的,而并非天才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是一首小诗。清华国学研究院先后招收四届学生,第一届新生二十九人,第二届新生二十九人,第三届新生十三人,第四届新生三人,四年毕业生总数七十人。首届学生入学考试,科目虽多,然几乎不出经史小学范围,招致校内一些人诟病。第二年入学考试明显增加了题量和难度,并与所选学科挂钩。前两届考生中,出身中小学教员者占将近百分之四十七,具有大学学历者占近百分之三十二,平均年龄为二十四岁,高低年龄差达十四岁之多。学生年龄偏大,却有社会阅历,且文史根柢相对厚实,一些人此前已有著述。有研究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华 国学 研究院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