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诗学方法论问题上的理论讨论与实践.docx
《梁启超在诗学方法论问题上的理论讨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启超在诗学方法论问题上的理论讨论与实践.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梁启超在诗学方法论问题上的理论讨论与实践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也是一位着作等身的学者。他在学术上所获得的成就,是与对方法论的重视、研究与运用分不开的。他是传统方法的发扬者,也是西方科学方法的率先提倡者。梁氏重视方法论,首先集中于研究史学,同时也运用于传统诗学,成效很好,成绩卓着。我们知道,梁氏的国学基础原是很深厚的,对风行于有清一代的训诂和考证的方法,从小就很熟悉,运用也很自若。但是当他发现欧美学界所运用的各种科学方法对治学有很大价值时,便提出学术研究也要变法维新,十分是后期在西游欧美之后,更是不遗余力地提倡运用科学方法。所以他后期的学术成果更丰富,无论是数量上或质量上都远
2、远超越前期。梁氏在方法论问题上的理论讨论和实践经历,是一笔很丰厚的遗产,值得我们认真开发和研究,他的不倦的探索精神和成败得失之处,对于我们今天革新传统诗学研究的方法,也能提供有益的启示。一、对科学方法的重视与界定梁启超对研究方法问题的重视与强调,在中国近代甚至上溯到古代的学者中,都是极其罕见的。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历史统计学)(治国学的两条大路)(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等,都是方法论的专着。他的(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就是运用新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传统诗学的一部悬殊于前人的诗论专着,在诗歌的表情方法上,作了新的分类
3、,别开一新生面。而(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以及(屈原研究)(情圣杜甫)(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等论着,其中有运用改善了的传统方法,有运用刚刚从西方输入的新方法,进而得出一些新的结论。梁启超在学术研究上能言前人之所未言,从很多旧的材料中阐发出新的意义,除了博学和观念更新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视运用和更新治学方法。孔子所讲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两句话,经常被他引用,几乎成为他谈治学经历的口头禅。器是什么?就是治学方法,利其器,就是要不断地改善方法,创新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这是科学研究能出新成果的先决条件。在梁启超看来,事与器,学问和方法两者的关系是后者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梁启超 诗学 方法论 问题 理论 讨论 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