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信用与利率机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章信用与利率机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信用与利率机制.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信用与利率机制信用的几种形式2. 商业信用的特点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商业信用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景气状态一致(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动态一致)教材243国家信用1、定义 :是国家政府以债务人或债权人的身份筹资或放债的一种信用形式。4消费信用(定义: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授信对象和授信目的有所不同。 5民间信用,亦称“民间借贷”,主要指居民个人之间以货币或实物的形式所提供的直接信贷。2. 民间信用的特点(1)自发性,绕过正规金融机构 (2)范围有限,在一定
2、的地域内借贷(3)利率较高,且具有较大的弹性 (4)具有较大风险二、信用工具的特征1偿还性2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信用工具可以迅速变现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信用工具的流动性大小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 (1)能不能快速地自由变现; (2)变现过程中损失的程度和所耗费的交易成本的大小。 3风险性违约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市场利率越高,信用工具的市场价格就越低;反之,市场利率越低,信用工具的市场价格就越高。4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的收入。收益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反映的。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内容:利息本质上是部分平均利润、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信用 利率 机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