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拔罐刮痧调理肩周炎疾病的疗效,针灸推拿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刺结合拔罐刮痧调理肩周炎疾病的疗效,针灸推拿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针刺结合拔罐刮痧调理肩周炎疾病的疗效,针灸推拿论文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肩凝症、冻结肩,为中老年常见病之一。当前以为,肩周炎是一组表现为肩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症候群.本研究通过观察本社区50例肩周炎病人,通过针刺配合刮痧拔罐的治疗,治愈35例,总有效率为96%,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50例符合诊断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来自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社康中心门诊康复科诊治病人,华而不实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5岁;病程1月2年。早期以疼痛为主30例,中后期功能障碍20例。 治疗方式方法 针刺治疗:患者取坐位,先用28号1.5寸毫针针刺靳氏肩三针肩、肩前、后各约2
2、寸相应穴位,针以泻法为主。先针肩穴,针刺前先用拇指重按此穴,使患者肩部有明显的酸、麻、胀、痛感,局部常规消毒后,将毫针向肩关节方向刺入,以肩关节周围或向下有麻胀感为度;余两穴针刺方式方法一样。再根据异常感觉和状态配穴,肩内侧痛配尺泽、曲泽;肩前侧痛配手三里、足三里,肩外侧痛配外关、阳陵泉;肩后侧痛配后溪、天宗;肩臂肌肉萎缩配血海、三阴交。诸穴留针30min,留针时肩三针及局部穴位运用电针疏密波。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5d. 拔罐治疗:患者取坐位,穴取患肩痛点处、天宗、肩贞、肩髃及臂臑,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刺入,得气后留针30min,出针后,再进行拔罐,留罐10min.
3、隔2d1次,5次1个疗程。 刮痧治疗:在肩部就患肩胛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刮拭肩部时,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先分别刮拭天宗、肩贞、肩髃、臂臑、阿是穴,宜用刮板角部,出痧为度。 肩周炎康复操 肩周炎患者坚持适当功能锻炼,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挛缩的肌肉,增加肩关节活动幅度,逐步使其功能恢复。可选用下面肩关节运动疗法。 屈肘甩手展翅手指爬墙体后拉手梳头擦汗头枕双手旋肩以上八个动作不要求一次都做完,可交替进行锻炼,以关节功能活动受限最大、疼痛最重的方向为重点。每个动作都要认真完成。动作频率一定要慢,做时以感到肩部发热、疼痛但可忍耐为宜。 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无障碍。好转:疼痛消失或
4、部分消失,肩关节活动改善。无效:疼痛及肩关节活动无改善。 治疗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5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5例占70%,显效11例占22%,好转2例占4%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 讨论 针灸疗法能调节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炎症瘀滞区的病理代谢产物加速分解和运走,或使其失活性。针灸疗法还能降低炎症区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性渗出,抑制炎症泛发并使炎症的渗出物质加速吸收,减轻肿胀,缓解其对末梢神经的牵张性刺激作用。针灸又能激活体内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发挥较强的镇痛作用。肩周炎的恢复期,针灸疗法能明显促进组织修复,并抑制结缔组织的过度增生,减少粘连,以减轻功能障碍。所以讲在肩周炎的各个病理
5、时期,针灸都具有显着、可靠的治疗作用。因而,针灸治疗肩周炎起到的作用很大。 肩痛的发生与肩部所过的经脉病变有关,刮痧疗法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把阻滞于经络的病邪驱除于体表,使患部血管扩张,肌肤温度提高,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速,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解除局部经络气血瘀滞状态,松解局部组织粘连,滑利、活动关节,缓解疼痛,进而有效地改善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根据中医学理论,在人体一定部位拔罐,可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利关节,吸毒排毒。同时,通过经络内外连通,起到调整阴阳,调节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的作用。当代研究证实,拔罐是通过机械作用、温热作用及自我调节作用以到达治疗疾
6、病目的的。拔罐疗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抽气法除外,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同时可加强血管壁的通透性,使局部浅层组织发生被动充血,进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组织的活力。治疗时罐内构成负压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扩张甚至破裂,由于红细胞破裂,出现自体溶血现象,使表皮紫黑,随即产生一种类组胺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组织器官,加强其功能活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另外,机械刺激可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其兴奋与抑制经过,使之趋于平衡,加强对身体各部位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加强人体免疫功能,促使病体趋于康复。肩周炎患者通过在局部
7、进行拔罐,可改善肩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到达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利关节,缓解肩部疼痛不适等异常感觉和状态,恢复肩关节正常运动功能的目的。 康复操对本病的治疗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患肩通过主动或被动的康复锻炼,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渗出液的吸收,促进病变肌腱、韧带的修复,并使息肩恢复功能,防止再次发生粘连。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训练活动时,要注意把握好活动的度,要因人而异,活动度过小,则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影响疗效;活动度过大,则会造成局部疼痛加重,使患者产生畏惧心理,难以坚持。应指导患者把握好合适自已的度,即对疼痛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幅度越大越好。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徐洪璋.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2,252:148-15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9. 3 黄琴峰,王正明.针灸治疗肩周炎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1:48. 4 张国富,李永.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结合治疗肩周炎250例临床分析J.河北中医,1996,184:34. 5 陈建军.电针加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8,251:27-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