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二选修部分强化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二选修部分强化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二选修部分强化练.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0【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二选修部分强化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二选修部分强化练练12016 年 7 月,西藏区发生了史上罕见“冰崩” 。这次冰崩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冰川上冰体崩落。它属于( )A地质地貌灾害 B气象灾害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答案 B解析 冰崩主要是由于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引起的,属于气象灾害。2016 年 8 月 4 日,强降雨造成我国云南省市发生泥石流、滑坡,导致市至瑞丽方向的龙瑞高速公路交通中断。据此完成 23 题。2泥石流、滑坡属于( )A气象灾害 B海洋灾害C生物灾害 D地质灾害3云南省 8 月份降水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2、A台风影响明显 B盛行西南季风C地形抬升明显 D准静止锋影响答案 2.D 3.B解析 第 2 题,考查了自然灾害的类型。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第 3 题,考查了降水的影响因素。云南省 8 月份降水多,是因为受来自于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的影响。2 / 10(2016浙江苍南月考)2013 年湖南大米被检出镉超标后,其“鱼米之乡”的光环被罩上了一层阴影。不仅是湖南,国内多个地区出产的稻米被查出镉超标,土壤污染已成为我国众多地方的“公害” 。 “镉米危机”的出现,再次敲响土壤污染警钟。据此回答 45 题。4关于土壤污染的原因,叙述不合理的是( )A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的残留过多B
3、使用被污染的水源灌溉农田C农田堆放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D在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5下列治理土壤污染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将所有的工厂停产整顿B发展旱作农业,靠天收,不再引水灌溉C进口发达国家的粮食,不购买、不食用出现污染米的地区的食品D严格控制、消除污染源,对已经遭到污染的土壤采取措施治理,不让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答案 4.D 5.D解析 第 4 题,土壤污染的原因包括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的残留过多,A 叙述合理;使用被污染的水源灌溉农田,B 叙述合理;农田堆放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C 叙述合理;在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可能
4、导致土壤盐渍化,不属于土壤污染,D 叙述不合理。第 5 题,治理土壤污染,将所有的工厂停产整顿,不切实际,且会阻碍经济发展,A 错误。发展旱作农业,靠天收,不再引水灌溉,不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影响经济增长,B 错误。进口发达国家的粮食,不购买、不食用出现污染米的地区的食品,不能解决土壤污染问题,C 错误。严格控制、消除污染源,对3 / 10已经遭到污染的土壤采取措施治理,不让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D 正确。“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据此完成 67 题。6在“五水共治”工作推进过程中,下列产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养猪场 葡萄种植基地 纺织厂
5、 电镀厂A B C D7下列适合用来防治生活污水的措施是( )A建化粪池,节约用水B使用含磷洗涤剂,倡导绿色生活C推行清洁生产,控制工业污染源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答案 6.D 7.A解析 第 6 题,养猪场和电镀厂在生产过程中对水源污染严重,因此在“五水共治”工作中,受到的冲击最大。第 7 题,使用含磷洗涤剂,污水排放到河湖中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排除 B;工业废水不属于生活污水,C 项不符合题意;使用化肥、农药属于农业生产,其废水也不属于生活污水,排除 D。读图,回答 810 题。8图中山脉属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的是( )A B C D9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
6、水土流失 B荒漠化C土壤盐渍化 D沙尘暴10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4 / 10A降水量减小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答案 8.B 9.A 10.B解析 第 8 题,从图中可知,为阴山,为贺兰山,为太行山,为秦岭,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为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而贺兰山与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位置大体一致。第 9 题,甲地形区为我国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垂直节理发育),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暴雨冲刷严重,当人们对土地不合理利用或开矿等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时,水土流失就变得更加严重。第 10 题,乙处为我国宁夏平原,降水少,该处河
7、流流量减小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用水过多,B 对。植被较少、降水量减小、蒸发量增大不是人为原因。(2016浙江金华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面积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 ,回答 1112 题。11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12解决该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开发小水电 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 B C D答案 11.B 12.C解析 第 11 题,从图中分析:薪柴比重较大,说明植被破坏严重,加上我国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属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8、,因此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 12 题,南方5 / 10低山丘陵多,河流水流急促,可开发水能资源,进行炉灶革新,可节省能源,这两方面都有利于解决当地居民生活用能问题,C 正确;而封山育林,禁止采伐,不符合当地实际;乡村经济落后,不可能都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2016浙江瑞安质检)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 ,回答1315 题。13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洋污染问题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洋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9、海洋污染问题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洋污染问题14与图中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C汽车排放的尾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15图中环境问题的影响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答案 13.B 14.D 15.C解析 第 13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内陆地区,6 / 10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其只能是荒漠化问题;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发达国家,很可能是酸雨问题;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森林区和东北亚地区,只能是原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十二 选修 部分 强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