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蕴肺病因病机与诊治研究,中医诊断学论文.docx





《湿热蕴肺病因病机与诊治研究,中医诊断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热蕴肺病因病机与诊治研究,中医诊断学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湿热蕴肺病因病机与诊治研究,中医诊断学论文湿热属于温病学范畴,湿热致病多以中焦脾胃为中心,诸多医家也多从脾胃论治。温邪多从口鼻而入, 肺位最高,邪必先伤 ,亦可壅阻于肺。当前湿热蕴肺的证治研究报道较少,故常被误诊为痰热、痰湿证,导致用药不当,病情缠绵不愈。至今西医尚无特效药物,仅对症治疗疗效欠佳,兹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1. 1 病因讨论 本证的发生与气候环境潮湿、素体脾虚湿盛、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外感湿热之邪或内湿与外湿相合,阻于肺络,肺气失于宣肃,以致酿成湿热,痰阻于肺脏。 1. 1. 1 湿热外侵 夏季多雨多湿,湿热邪气弥漫,湿热邪气从口鼻而入,或素体阳气充足,外感寒湿,可
2、以转化成湿热。正如清 薛生白(温热经纬 湿热病曰: 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1. 1. 2 饮食失调 脾主运化水谷,喜燥而恶湿,过食肥甘油腻,煎炸之品,脾胃呆滞,内生湿热;或素体脾虚湿盛,饮食生冷,阳气阻遏,内生湿邪,郁久化热。饮酒过度,酒之为物,性热而质阴。(本草衍义补遗以为 湿中发热 ,长期饮酒可造成湿热内蕴。 1. 1. 3 情志不畅 正常而有节制的情志活动能调畅气机,使津血运行流畅,五脏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反复持久的不良情绪刺激,超过了机体的耐受,会使气机不和,五脏失调,津液运行输布延迟缓慢,甚至停滞变成湿邪。正如清 石寿棠曰: 思虑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枢转不灵
3、而成内湿。1 另外,年龄与生活习惯也有一定关系,老年阳气渐衰、水湿难化,易感受外湿和内生湿邪。平素不喜运动者气血运行缓慢,也是湿邪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1. 2 病机分析 1. 2. 1 病机特点 湿热蕴肺致病的病机复杂有 3 个方面: 一是湿邪停滞于体内,能够阻遏和耗伤阳气; 二是热邪客于体内,耗伤津液; 三是湿邪黏滞,起病缓慢而病程较长,具有来缓去迟的特点,且反复缠绵。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与热合如油入面,热蕴湿中,湿遏热伏,难分难解,湿热相合就构成病机比拟复杂、异常感觉和状态较特殊的局面。薛雪云: 夫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 湿热两合,其
4、病重而速。 另外湿邪致病经过中,阳气逐步耗损,最终将导致阳虚证。由于湿热蕴肺的热象掩盖了阳气缺乏的表现,病性也由热转化成寒,需注意误用凉药如石膏、黄连等,将损伤阳气,进一步加重病情,最终导致阳气衰微。 1. 2. 2 证候特征,舌象是辨证关键 本证初起诱因往往由于感受外邪,譬如风邪煽动内在湿热涌动而成咳嗽。随着病程发展表邪或解,仅余湿热扰动,或表邪去而未尽,风气流连 异常感觉和状态表现为咽喉瘙痒或有恶风 ,或表邪未解,表气闭郁 恶寒、恶风、无汗、胸闷、咳势急迫等 ; 感受外邪也有可能直接感受外部湿热、湿温,表现为咳嗽伴身热不扬、烦闷、汗出不彻等症。 湿热壅阻于肺,肺气失于宣肃,气机闭郁,肺气上
5、逆,初起咳嗽较轻,之后逐步加重,咳声重浊,胸闷气喘,痰量增加,性质黏腻,性质白或黄不稠; 湿为阴邪,一般无发热,但湿热之邪初感可能有低热。除此之外,湿热易犯中焦而出现口干不欲饮、纳呆、身困、便溏、腹胀等。王孟英(温热经纬讲: 热兼湿者,必有浊苔而多痰也。2 又言 一酒客,夏月痰咳气喘,夜不得卧,服凉药及开气药不效 师诊其脉,右寸数实,此肺实非肺虚也 此盖湿热上壅之证也 2. 舌象是确诊湿热蕴肺证的重要根据。本证的典型舌象为舌淡红或红、苔白或黄厚腻,舌质的颜色是判定病性寒热的根据,舌红表示热重,舌淡提示阳气缺乏,舌苔厚薄和苔腻程度反映湿邪的轻重4.舌苔的颜色一般与病程长短、湿邪和热邪之间的比例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