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医学刺血加腹针调理脾虚型痧病的临床效果,针灸推拿论文.docx
《壮族医学刺血加腹针调理脾虚型痧病的临床效果,针灸推拿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壮族医学刺血加腹针调理脾虚型痧病的临床效果,针灸推拿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壮族医学刺血加腹针调理脾虚型痧病的临床效果,针灸推拿论文痧病为岭南气候湿热地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毒邪侵入身体的异常感觉和状态,其特有的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为:胀累感,麻栗感,皮肤枯槁粗涩,痧斑、痧疹或痧点,痧筋,嗳灰碱气,恶闻食气,舌质色灰蓝,放恶臭屁或解大便恶臭难闻,痧毛,手足冷,痧肿块,痧痛点,痧恶寒,痧发热,恶化迅速,脉象与症情不符或相反。此十七主症,有并病或合病者,都是其它常见病所没有的。该病在广大岭南地区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且大多病人呈现虚实夹杂的体征,单用一种方式方法难以解决此病,西医亦无特效药。壮医外治法的壮医刺血疗法加腹
2、针治疗脾虚型痧病在临床应用中有显着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式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3 月 - 2020 年 6 月我院门诊部针灸推拿科收治的 46 例脾虚型痧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壮医刺血加腹针治疗组 23 例,华而不实男 13 例,女 10 例; 刮痧疗法加刺络放血对照组 23 例,华而不实男 12 例,女 11 例。两组性别、年龄构成、病程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1. 2 诊断标准 诊断符合我们国家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脾虚证诊断标准,脾虚证主症按轻、中、重程度分为轻 + 、中 + + 、重 + +
3、+ 3 级。计分法根据食欲减退、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大便溏泻等将 5 项脾虚证主症分为无、轻、中、重计分,分别记为 0、1、2、3 分。根据(中国壮医病症诊疗规范中痧病诊断标准: 全身胀累,头昏脑胀,胸腹烦闷,恶心倦怠,胸背部透发痧点,华而不实将主症的全身胀累、胸背部透发痧点分为无、轻、中、重计分,分别记为 0、1、2、3 分。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者。 1. 3 治疗方式方法 1. 3. 1 壮医刺血加腹针治疗组 患者取俯卧位,先行壮医刺血疗法。处方: 百会、风府、大椎、太阳穴、肩井、天宗、肺俞、委中、曲池、合谷、背部近脊柱处
4、反响点 红色、暗红色、褐色斑点 ,除百会、大椎为单穴外其余均取双穴 .操作方式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戴一次性消毒乳胶手套,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迅速刺进皮肤 0. 1 0. 2 寸深,挤出 1 2滴血。如是暗红色血,能够挤至见稍鲜红血为止; 假如血色鲜红淡稀,则挤 1 滴即可。刺血后用消毒棉签压针孔。每 3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壮医刺血疗法结束后接着做腹针疗法,患者取仰卧位,腹针经典 引气归元 穴组: 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患者取仰卧位,露出腹部,用薄氏同身寸度量法定位这四个穴位,用薄氏特有腹针 管针 在任脉 以人体腹白线为准 上深刺以上四个穴位,留针 40min. 本套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