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成因洪水位下交汇处堤防的渗流特性对比分析,防洪工程论文.docx
《不同成因洪水位下交汇处堤防的渗流特性对比分析,防洪工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成因洪水位下交汇处堤防的渗流特性对比分析,防洪工程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不同成因洪水位下交汇处堤防的渗流特性对比分析,防洪工程论文山区性河流交汇处的洪水可能由干、 支流上游分别或同时遭遇暴雨引起。 由于干、支流水流的互相影响, 不同洪水成因下河流交汇处设计洪水位不同, 导致相应设计洪水位下交汇处堤防的浸透特性不同。 因而,揭示不同成因洪水下交汇处设计洪水位的差异及相应洪水位下堤防渗流特性变化规律,确定不同成因洪水下最危险堤防部位,对抗洪抢时突出重点防护区、 保证堤防安全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对交汇河流主要偏向于研究交汇处河流的水力特性, 对交汇处堤防浸透特性的研究还不多见。 譬如,兰波、汪勇研究了交汇角对干支流交汇水面形态特征的影响1;王晓刚对汇流口水流水力特性进
2、行综合研究,分析了汇流角、汇流比、河床高差、宽深比等对雍水规律的影响2;侯志 强 等讨论了支流入汇对干流的影响, 得出不同汇流比情况下干流水位变化规律3;茅 泽 育 、罗昇 等 对 河流交汇口流动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量纲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4;茅 泽 育 、赵 升 伟 等研究了支流汇入主流后, 交汇口水流分离区形状和尺寸的变化规律5;张海旭研究了水位涨落下交汇处堤防抗滑稳定性, 但对堤防渗流特性的研究还不深切进入6。 因而,本文依托忆马溪流域双河口交汇段河流堤防工程, 推求不同成因洪水下交汇处设计洪水位, 运用有限元软件对相应洪水位下交汇处堤防的渗流特性进行比照分析, 确定不同成因洪
3、水位下堤防最危险部位, 以期为交汇处堤防遭遇不同成因洪水时的抗洪抢险提供参考根据。 1 工程大概情况 忆马溪流域总面积 361km2, 干 流 忆马 溪 长67km,支流来溪长 14km,干支流交汇于双河口处。 该流域河床高程为 125135m。 堤防顶部高程为130145m,高 5m 左右,宽 1.8m,迎水面和背水面堤防坡比分别为 1:1.27 和 1:1.26。 堤身采用人工堆积粉质粘土填筑,浸透系数为 2.19 10-4cm/s,堤基为第四系粉质粘土,浸透系数为 4.0 10-5cm/s。忆马溪流域双河口交汇处平面示意图见图 1,堤防典型剖面图见图 2。【1-2】 2 洪水位及水深分析
4、 为研究不同成因洪水下交汇处堤防的渗流特性,以干、支流正常流量分别为 36m3/s 和 28m3/s 时为基准,干、支流上游分别或同时遭遇 10 年一遇设计洪水等三种洪水工况为例, 推求忆马溪流域双河口交汇处水位和水深。 河流交汇处三种洪水工况如下: 1工 况一 :支 流 上 游 遭 遇 10 年 一 遇 设 计 洪水,干流流量不变,干流流量 36m3/s,支流洪 峰流量 89m3/s。 2工 况 二 :干 流 上 游 遭 遇 10 年 一 遇 设 计 洪水,支流流量不变干流洪峰流量 102m3/s,支 流流量 28m3/s。 3工况三:干、支流上游同时遭遇 10 年一遇设计洪水 干流洪峰流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