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语言意识研究综述,心理语言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语言意识研究综述,心理语言学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内外语言意识研究综述,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意识 (language awareness)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英国语言教育界掀起的 语言意识运动(language awarenessmovement)。该运动原因于英国母语和外语教学领域存在的种种令人沮丧的问题:1977年进行的一次中学当代语言调查表示清楚:对于刚刚开场学习外语的一年级中学生,三分之二半途而废。Gardner (1968),的调查表示清楚:四分之一的毕业生仍处于 功能性文盲 状态。面对这种局面,针对当时盛行的交际教学法忽视甚至完全放弃语言形式语言知识教学的状况,很多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从小学
2、开场一直持续到中学以弥合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差距,提高语言学习质量。Hawkins在1984年出版的(语言意识导论一书中提到,学习者需要接触不同语言学习的课程如母语、外语、少数民族语言、拉丁语,刚接触一种新语言时都存在一些障碍,语言意识这一概念能够为学生跨越这些障碍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 Hawkins坚信将母语的语言意识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纳入课程设置很有必要,且能够在母语学习与外语学习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他以为假如母语的语言意识得到足够的培养和发展,外语学习会得到有效地促进。这一假设通过一些学者William,1991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 语言意识研究渐已成熟并走向国际化,2
3、0余年来发表的著作主要有:(语言意识导论( Hawkins)、(课堂上的语言意识(JamesC.and Garrett P)、(语言意识简介(Van Lier)、(老师语言意识(Mitten,William Henry)、(语言意识:历史及施行White,L这一运动对一些国家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影响,如南非、波兰、德国、加拿大、希腊等。它一直是国际母语教育协会所组织研讨会的主题之一。如今语言意识研究组织中心已普遍达到欧洲四个国家、加拿大。 当前对语言意识问题的讨论又有新发展:批评性语言意识、文学与语言意识、文本类型与语言意识、语言与任务在任务型学习中的关系、英语语料库在语言意识发展中的作用。但语言
4、意识在语言教育、语言学习、老师培训方面所起作用是持续的。 语言意识这一术语在学术和教学领域牵涉的范围越来越大,人们力图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研究,因而对这一术语内涵的理解也趋于多样化。对于语言意识的定义,当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大致可将对语言意识的含义的理解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理解它的含义,另一类则侧重它在语言教育方面的含义和作用。在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语言意识被看作是学习者接触语言时信息处理的一项能力,个人的语言意识可能是直觉意识,或者是更清楚明晰的对语言形式的注意,甚至是更高层次层次的元认知。如Tomlinson (2003)提出语言意识是一种心理特质,因注意语言怎样使用而发展起
5、来,进而使语言学习者逐步获得语言怎样使用的洞察力。Tomlinson (1994)以为语言意识是 动态的和直觉的 ,是学习者逐步内在构成的。Masny (James,Carl,1991)以为语言意识是 个体运用语言知识反思、协调白话和书面语表示出的一种能力 。从语言教育方面的含义来看,英国国家语言教育委员会( NCIE)语言意识工作小组提供的定义是 语言意识是指人们对于语言本质以及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敏感和自觉的意识 ,并且将认知参数如培养学生语言形式意识(awareness of pattern in language),情感参数如态度,社交参数如提高学生作为公民和消费者的能力作为语言
6、意识的三个参数,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将学生对母语的直觉的知识外显化,进而加强他们的语言技能,提高母语和外语交际的有效性。也有很多学者将语言意识等同予语言知识,如Andrews (James,Carl. 1999)将语言意识界定为 老师对于语言所了解的显性知识 或 知识性教学内容 。 而Little以为语言意识是 通过在校学习由老师教授给学生的 ,指能够利用语言来解释话言符号的各个方面的能力。Ronald Carter (2003)以为语言意识是指学习者对语言的功能和形式的一种强化了的自觉和敏感性。提倡发展这一方面的语言意识成为语言教学课程设置的基础,其主旨是鼓励学习者考虑语言使用,注意语言载
7、体、语言变迁和语言区别。概括地讲,这两个不同焦度的语言意识不仅侧重点不同,性质上也存在区别。前者是一种内在的获得和处理语言的能力,而教育含义的语言意识是有关语言系统和知识的教学。换言之,能够从内在的和外在的两大角度来解释语言意识。 二、国内对语言意识的研究 国内汪少华(1998)较早对英国语言意识运动中语言意识的定义,提出的背景,目的及语言意识教育牵涉的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通过介绍英国老师教育中语言意识活动的内容和老师中关于语言知识的讨论,希望为国内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庞继贤(1996)以英语中主、被动语态的教学展示并分析了语言意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彭建武(1999)借用英国语言学界提出
8、的 语言意识 这一概念,加深对语法的认识,在语法教学方面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所学语言本身的规律和特征,而后经过考虑逐步理解这些规律和特征,进而有效地习得该语言。崔义平、汪少华(2002)曾运用定量的方式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语言意识水平测试和问卷调查对某大学60名大学生的语言意识水平和他们对语言意识活动在交际能力培养经过中所起作用的看法进行了调查,力图讨论语言意识活动与交际能力培养之间的相关性,而调查结果大体证实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因而得出结论:能够运用语言意识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王琦(2004)认识到老师素质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包括语音、语法等语言规律,语言学知识,社会文化知识
9、和访谈的形式对甘肃各地80位中小学英语老师的语言意识水平和教学观念进行了调查,就老师语言意识水平偏低的现在状况提出加强和提高英语老师语言意识水平的重要性及措施。赖定来(2005)主要说明了语言意识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意义并讨论语料库对于提高学习者语言意识的积极作用。石兴玲(2006)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指出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语言意识的必要性,同时就有效培养学生语言意识提出了一些方式方法。 可见,国内学者们也逐步认识到提高学生语言意识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定的定性、定量研究,但研究角度相对单一,主要局限在语言教学方面,没有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对语言意识的构成和培养进行讨论。 语言意识概念的提出讲明语言学家们已经认识到语言的心智属性,认识到语言学习和运用经过中意识等心智活动的重要作用。但当前国内外语界对语言意识还缺乏系统的理论讨论和实证性研究。外语教学研究能够借鉴英国语言意识教学中进行的实验和调查分析,开展外语语言意识实验,努力讨论合适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以下为参考文献: 1Ronald Carter. Language awareness J.ELT Journal.Volume57/1,2003. 2崔义平,汪少华语言意识活动与交际能力的培养J山东外语教学.2002,(3). 3赖定来,语料库与语言意识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