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引起ST段抬高的情况及其心电图特点,急诊医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可引起ST段抬高的情况及其心电图特点,急诊医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引起ST段抬高的情况及其心电图特点,急诊医学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可引起ST段抬高的情况及其心电图特点,急诊医学论文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常出现ST段抬高,大量循证医学证明再灌注时间是决定这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当前指南要求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需在特别钟之内决定能否需要进行再灌注治疗,主要根据胸痛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作出判定。除急性心肌梗死外,ST段抬高还见于多种情况,这些平常有ST段抬高的人群如出现胸痛,就会被误以为是急性心肌梗死。这些ST段抬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ST段抬高的鉴别是这几年心电学研究的热门之一,以下为一些可引起ST段抬高的情况及其心电图特点。 1、正常人中出现的ST段抬高 正常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有时可以有稍微的偏移
2、,一般小于0.5mm,但在V1、V2导联可抬高达3mm,V3导联可抬高过5mm,抬高多为凹面向上型。正常ST段抬高并不少见,研究表示清楚,16到58岁男性中有91%的人出现一个或多个前胸导联ST段抬高达13mm,V2抬高最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ST段抬高的比例下降,在76岁以上的健康男性中,只要30%出现ST段抬高。与男性不同的是,女性只要20%出现ST段抬高大于13mm,而这一比例不受年龄影响。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比拟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成人发病率约1%-2.5%,既往以为本综合征完全属于正常变异,近年来发现其可能伴发冠心病和肥厚性心肌病,并发现当其呈家族发病时可能发生猝死。其心电图表现
3、为ST段抬高在J点处开场呈凹面向上或上斜型抬高,在V3V5导联最明显,可高过34mm,ST段抬高不伴有对应导联的ST段压低(AVR除外)。65%的病例可见J波,多呈尖峰型,可以呈顿挫型(R波降支出现顿挫,切迹)。胸导联T波通常高大,双肢对称,有时可达10mm,类似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留神率变快时心肌复极趋于一致,抬高的ST段可回到基线,而心率变慢时抬高的愈加明显。这些心电图改变相对稳定,可数年不变。 Smith等比拟355份前间壁心肌梗死与171份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发现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相比,前间壁心肌梗死的R波振幅要低,ST段抬高的更显著,QTc要更长,但并没有提出明确的鉴别方式方法。 2、
4、急性心包炎和心肌炎 急性心包炎时,由于心包脏层与壁层的急性炎症,致心外膜广泛损伤,出现类似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通常除aVR、V1外其它导联均出现ST段抬高,牵涉到多支冠脉分布区域,这在急性心梗中极少发生。在急性心包炎中ST段上抬很少超过0.5mV,而急性心肌梗死很常见。急性心包炎常在大部分导联出现PR段压低,aVR导联PR段抬高,为心房外膜受损所致,在急性心梗中PR段不压低,除非伴有心包炎或者心房梗死。急性心包炎ST段抬高为凹面向上型,而急性心肌梗死多为凸面向上。一般无异常Q波出现。心包摩擦音没有鉴别意义,由于早期心包炎、大范围透壁性心梗都可能出现。 急性心肌炎和急性心包炎一样,可以
5、以出现弥漫性ST段抬高。 3、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可在右胸导联,aVR导联出现ST段抬高,可能与其引起的室内传导障碍有关。常同时伴有P波振幅降低或消失,T波高耸,基底部变窄,双支对称成帐蓬样改变及QRS时间延长等变化。高钾血症引起的ST段抬高多为下斜型抬高,而心梗多为水平型或上斜型。 4、 The Brugada综合征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Brugada综合征与定位在3号染色体的心脏钠通道SCN5A的基因突变有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异常。有些患者存在右束支阻滞,大多数是由于ST段抬高酷似右束支阻滞,但是I、aVL、V5、V6终末S波不宽。 ST段抬高主要发生在V1和V2,可呈马鞍形(2,3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