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6.03.002我国的民族,就其范围来说,是指对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成员所实施的。新中国成立后,-和国家非常重视民族教育事业,民族教育结合少数民族发展实际不断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地区发展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民族教育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前,清政府1905年下诏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但在广大民族地区只是点缀性的建立了一些贵族式学堂,标志着近代民族教育的萌芽与产生。民国抗战时期,民族
2、地区成为抗战的大后方,出于军事和的目的,成立了专门的民族教育机构,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事业之中,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规,兴办了一些新式学校。1941年9月创建了第一所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这一时期的民族教育实践与探索,奠定了新中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坚持以民族教育为人民服务,努力扩大各民族群众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采取和实施多种政策和措施,加大对民族教育的倾斜力度,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1951年9月,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议上明确指出了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方针和任务,并决定在教育部设立民族教育司,各
3、省教育厅也设立相应的机构,主要负责民族教育的发展。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使新中国的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我国在1956年、1981年、1992年、2002年又分别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不断总结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经验,探寻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明确任务。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及相关政策和措施。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决定),将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
4、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民族地区大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5年8月18日,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明确了我国民族教育工作今后一个时期的部署和安排,为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民族教育发展取得的重要经验(1)坚持中华特点社会主主义办学方向。我国是国家,也决定了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必须坚持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华特点社-义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这和可靠接班人。中华特点社-义办学方向指引着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在-的领导下,积极服务少数民族
5、和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维护国家的发展与稳定。(2)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是我国发展民族教育的宝贵经验。作为多民族的国家,由于自然、等原因,各民族具有其特殊性,在地域、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我国在发展民族教育的过程中考虑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如招生考试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照顾的政策,举办民族班、民族预科班和寄宿制学校就是结合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制定的相关政策。(3)坚持发展创新,顺应时代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创新发展使我国的民族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国 民族 教育 发展 道路 探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