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税收改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财政税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税收改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财政税收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析税收改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财政税收论文内容摘要:随着供应侧构造性改革的日益深化, 企业必须通过职能优化获得内部竞争优势, 尤其银行等国家企业更为典型。税制改革是当下国家刺激企业内部职能优化的重要措施, 无论是2021年全面施行营改增税制改革, 还是2021年实行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均对企业职能优化具有重要影响。但鉴于当下个税改革刚刚开场, 且多变的商业与经济环境为税制改革的影响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为此, 本文试图基于营改增与个税改革的发展历史、内涵等基础性阐释, 着重分析税制改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并提出详细化的应对措施。期望本文结论对银行优化税收筹划具有重要启示。 本文关键词语:税收改革
2、,银行经营,税收制度 税制改革是我们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及后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们国家诸多行业开场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当然, 金融机构也不例外。2021年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 正式进入 减税降费 阶段, 这直接促使国家将税制改革纳入十三五规划中, 并于2021年5月将金融机构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该税制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财税改革。在这里背景下, 银行呈现出五方面显着特征, 分别为风险管控亟待强化、不良贷款反弹明显、社会融资开场兴起、利差逐步缩小、贷款增速趋于平稳。该特征决定着银行必须对税制改革政策有所应对, 才能完成金融 软着陆 。但纵观现有研究, 始终
3、聚焦在营改增改革的税收筹划、税务处理转型等领域, 而忽略了分析其对银行经营、盈利能力的分析。为此, 本文讨论税制改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与理论意义。 一、税制改革概述 在我们国家建国史上共有过三次重大税制改革, 而营改增税制改革是华而不实最为重大的一次。2020年营改增开场试行, 由点带面、循序渐进, 在2021年5月1日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 并在2021年由原来的四档税率调整为三档税率。税制改革的优势在于降低企业税负成本、避免重复征税, 激活企业经营活力。据凤凰网财经报道, 截止2021年底, 我们国家营改增税制改革共减税9186亿元, 这是税制改革的重大成果。同时, 2021年8
4、月31日国家相关部门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 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行, 将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 这一举措不仅惠民, 而且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当下企业在税制改革中应该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 企业针对税制改革的纳税筹划等应对措施必须在法定框架内, 而不能突破法律底线;二是经济性原则, 国家进行税制改革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税负, 但企业若通过纳税筹划成本又增加其税负成本, 则不宜采取;三是财务决策导向原则, 税务筹划应该与企业战略导向一致, 而不应脱离财务决策做税收筹划;四是风险防备原则, 税制改革必然也会带来一定的税务风险, 而怎样躲避风险则是当下企业急需讨论的问题。
5、二、税收改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一) 营改增税制改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营改增税制改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主要具体表现出在税负成本、经营方式、财税管理三方面。首先, 就税负成本而言, 一般商业银行原来的营业税的税率为5%, 而增值税的税率为6%, 在考虑价外税的因素外, 其税率为5.66%, 较原来的税率增加了0.66%。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农村信誉社等采用简易征收办法, 根据3%的税率进行征税, 在考虑价外税的因素外, 其税率为2.91%, 较原来的税率下降了0.09%。因而, 营改增增加了一般商业银行的税负成本, 降低了适用简易征收的银行的税负成本。 其次,
6、 就经营方式而言, 改革后通过增值税抵扣, 能够将上下游税负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但是银行的信誉卡透支、贷款利息收入等业务仍然要全额纳税, 甚至下游企业的利息支出也不能进行纳税抵扣。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经营方式, 一是改变了购置服务与产品的标准, 原来银行购置服务时无需考虑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 但增值税背景下, 银行必须权衡服务成本与纳税成本;二是促进了银行的专注经营, 营改增允许企业抵扣第三方外包成本, 这将促使银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该第三方机构;三是政策明确规定与贷款直接的咨询费、手续费及参谋费等均不能进行抵扣, 这促使银行发展高附加值业务, 创新业务发展。 最后, 就财税管理而言
7、, 一是改变了系统数据管理方式, 由原来单一的数据集成转化为税务分类处理方式, 例如将其分为免税和应税项目, 根据产品进行税务分类等等。二是改变银行的纳税申报方式, 由原来的统一申报转变为凭票抵扣, 诸多的抵扣发票导致企业升级信息系统, 被迫适应信息化办公环境。由上述可知, 营改增税制改革促使银行的经营效率、创新效率提升。 (二) 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主要具体表现出于税负方面。就税负而言, 由于各类税率和税种的算法不一样, 进而造成个税改革对不同性质的银行具有不同的影响。对公司制的银行而言, 一般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税;而在互联网环境下, 有
8、部分银行性质的进入机构, 其不具备公司性质, 直接缴纳个税。例如在个税改革前, 假设两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均是10万元,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那么公司制银行的个税税率为30%, 缴税税款为10* (1-25%) *30%=2.25万, 非公司制银行的个税税率为35%, 缴税税款为10*35%=3.5万元。个税改革后, 税率级距下限提高, 原应收10万的企业适应的税率会相应的下调, 此时非公司制银行遭到个税税率下调的影响更大。因而, 个税税制改革能够降低公司制银行的税负成本, 但对非公司制银行影响更大。 三、银行应对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 完善税务申报监管机制 参考国际惯例, 完善我们国家
9、银行税务申报监管机制。一是强化国家对一般纳税人银行的税负优惠, 就当前税负来看, 营改增政策增加了一般纳税人的税负负担, 因而要在营改增政策实行经过中进行适当调整。二是银行健全税务申报监管机制, 以信息化为契机, 搭建税务数据平台, 实现税务信息系统与各业务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传输与对接, 完善税务分类监管模型, 在大数据背景下, 实现 数据+模型分析 的数据化监管形式, 查找税务筹划线索, 确定税务监管重点, 实现税务实时监管、动态监管。这是由当下税务信息化决定的。三是利用增值税信息化系统中的风险预警功能, 指导税务部门及时处置风险预警, 如税务申报时间节点、税务分类申报等等, 构成即时的 检测
10、-预警-筛查-反应 的新型税务监管机制, 构成系统合力, 提高监管效能。四是针对部分项目施行联动税务申报监管, 如在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间实现横向与纵向的协同配合, 这是由银行特殊性决定的, 即银行业务工作人员均具备基础财务知识, 建立风险监管部门、财务部门及业务部门间的互相反应机制, 共同致力于税务风险最小化。 (二) 重视业务发展变化 税制改革为银行带来了创新与改变的时机, 尤其在网络银行的竞争下, 业务发展变化是银行应对税制改革的关键途径。一是重视跨境业务的变化, 在网络化背景下, 打通境内与境外业务能够分享内外部信息及业务分成, 并助力境内业务扩展与优势获得, 如四大银行均在境外有相关业
11、务, 且支付宝等网络银行也正在积极开拓境外业务, 这样的内外风险共担益于银行降低税制改革风险。二是重视核心业务发展, 当前营改增的鼓励方向为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机构, 集中精神发展核心业务;同时加大高附加值中间业务发展, 如当前营改增政策将融资性售后回租利息收入纳入即征即退目录中, 这鼓励银行增加租赁业务创新。为此, 银行在将来能够注重向租赁业务倾斜。 结束语 税制改革是我们国家实现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途径, 尤其针对国家企业而言, 该税制改革直接促使其在后金融危机中获得竞争优势。就银行而言, 税制改革对其经营结果的影响不容小觑, 具体表现出于税负成本、管理方式、财税管理等方方面面。因而, 本文将税制改革分为营改增税制改革与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 并着重分析税制改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从监管机制与业务发展两方面提出应对改革的重要措施。但本文并未结合详细银行案例进行分析, 期望后续研究能够开展多案例讨论。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周雪峰. 营改增 税制改革对银行业经营的影响分析J.北方金融, 2021 (5) :23-26. 2姜玉容.新税制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基于 营改增 改革下J.财会学习, 2021 (19) :175-175. 3吴金友, 龚晶, 荀熳.对我们国家银行业税收制度改革的考虑J.西南金融, 2020 (7) :26-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