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与引导政策,微观经济学论文.docx





《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与引导政策,微观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与引导政策,微观经济学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与引导政策,微观经济学论文当前家庭能源消费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其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迅速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家庭能源消费是工业、服务业和交通等产业能源消费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是能源消费的终端环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产业和部门的能源消费。相对于产业能源消费,家庭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体系中相对独立、用能方式比拟分散,并且由于遭到能源供应方式、技术条件和经济构造等因素的掩盖,因此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长期被误解和忽视,关于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的理论研究还比拟薄弱。我们国家 十二五 规划明确了构建环境友好型的消费形式与生产方式具有同等重
2、要的战略地位。然而,我们国家现有的能源政策主要聚焦在供需平衡、构造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节能等方面,家庭能源消费领域的公共政策长期缺位,迫切需要提出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工具。因而,怎样认识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的特点和机理,有效地引导家庭能源消费,建立环境友好的能源消费形式,已成为能源与环境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研究自诞生起就遭到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关注,本文从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引导政策两个方面对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回首,并指出主要缺乏和将来研究方向。 2 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包括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能源及耗能产
3、品的购买、使用和维护等行为,以及出行时的交通行为。探析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现有研究主要从环境心理学、社会学、消费经济学和产业生态学四个学科视角展开分析。 2.1 基于环境心理学视角的研究 环境心理学是对现有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研究奉献最多的一个学派,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式方法,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研究焦点是讨论如环境态度、环境信念、环境价值观、主观规范、感悟效能、社会责任和认知等心理类变量对行为的影响。 Stern等构建了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alue-Belief-Norm Theory,通过环境价值观、环境信念和主观规范三种变量之间的作用
4、来解释环境行为的构成,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理论框架,详细见图1。【图1】 Schultz和Hansla等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模型,分析了能源消费行为的心理基础,考察了此类心理变量对行为的影响力。 基于 态度影响行为 这一基本的心理学认知,现有研究普遍以为,个体对能源环境持有的态度与其行为二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络。并且,与针对普遍性环境问题所持有的态度或一般性价值观相比,对某种详细的环保行为如节能行为所持有的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更强。责任感也是影响能源消费行为的重要的心理变量之一,那些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人会更主动的介入和响应环保行动,而且这种责任感往往遭到公认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McC
5、alley、Carlsson-Kanyama、Mills等学者还讨论了个体的信息处理经过和认知构成经过对能源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以为认知是影响居民购买节能产品等能源消费行为的关键变量。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了信息接受和社会反应对认知及节能意识的影响,也就是讲,通过宣传和教育能够唤醒居民节能意识,进而改变能源使用行为。 除了探寻求索心理类变量的影响之外,情境变量对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的阻碍或促进作用也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基于心理学的经典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和态度行为情境Attitude- Behavior-Context Model模型,Parker等和G
6、?rling等学者的研究证明了能源产品的价格、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和社会规范等情境变量显着影响了居民的能源消费行为,而且相对于心理变量而言,情境变量对购买节能产品等投资类的能源消费行为的影响更为显着。 也有研究指出,心理类变量固然对居民能源消费行为有影响,但这种关系并不稳定。而且,情境变量对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的作用机理仍不明确,当前还缺乏深切进入和系统的研究。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关注居民的心理和个体特征,研究内容较为丰富,运用实证方式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为了解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的本质提供了更为深切进入的方式方法。缺乏的是,变量冗杂、变量间关系难于梳理,测量工具也还很不成熟,难以得到有普适性和指导性的研究
7、结论。 2.2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研究 区别于环境心理学领域的居民个体行为研究,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以家庭作为能源消费行为的主体,研究方式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讨论能源消费行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将能源消费行为视为一种社会性行为,个人的行为选择很大程度遭到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关系、社会分层、社会规范和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决定了居民对时间和金钱的支配形式、消费偏好和生活习惯,进而决定了家庭能源消费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学派还重点讨论了能源消费行为与社会构造的关系。 Lutzenhiser等研究以为,家庭能源消费行为是一种基于家庭成员组成关系的社会行为,家庭人口系统和家庭收入系统是影
8、响家庭能源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而且,家庭能源消费行为是由长期的社会系统配置所决定的,而不是居民个人短期决策的结果。除此之外,社会技术、法规和市场构造也制约着家庭能源消费的行为决策。 社会学研究的优点是把居民能源消费行为放在一个长的时间跨度、广泛的社会背景之中,揭示了能源消费行为的社会属性,为制定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其缺乏之处在于忽视居民本身的特性,缺乏对行为主体特点的充分认识;而且,现有研究对影响因素与能源消费行为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仍缺乏定量化的验证与解释。 2.3 基于消费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消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的决策分析上,其一般思路为:作为 理性经济人 ,居
9、民根据偏好和市场既定的价格在收入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进而决定能源消费行为的施行与否。在这一决策经过中,个人因素如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等与行为工具各种节能措施通过影响个体偏好进而决定个体能否采取节能行为,而政策引导因素则通过改变行为决策的相对价格或收益来影响个体采取节能行为与否。 Ri-ccardo等、Galarraga等以英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居民为对象,应用偏好理论并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价格对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电器支付意愿的影响。 除此之外,与其他领域消费现象的研究一样,经济学家们还重点关注了家庭能源消费的构造特征、地区特征和需求变化等方面,以期分析区域整体能源消费情况和变化趋势。 Meier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