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诗歌中的景物意象语义特征比较,比较文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英汉诗歌中的景物意象语义特征比较,比较文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诗歌中的景物意象语义特征比较,比较文学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英汉诗歌中的景物意象语义特征比较,比较文学论文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要素,是一首诗最凝练、最精华要髓的部分。诗人在创作诗歌的经过中,就是寻找外界物体作为对象来表示出复杂的思想感情。当人的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有机结合并融为一体时,就产生了诗歌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意象。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意象就是表象性的语词,是人类共同语言的共同情感在深层意识中的积淀。1诗歌意象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离开语言,意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现实根据。因而,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意象进行研究,尤其是对英汉诗歌中意象的语义进行比照,能够挖掘诗歌意象的语言建构及生成机制,并揭示出其蕴含的深层次的民族文化问题。 诗歌意象本质特征就是其隐喻性。诗
2、歌语言相对于日常语言来讲,被称为 隐喻式的语言 。2英国诗论家刘易斯讲: 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 3隐喻不仅仅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也是一种修辞手段。诗人在建构诗歌意象时,其思维方式和修辞手段都是隐喻性的。通过对不同事物的选择,诗人将主观情感投射于客观物象并与其有机融合。 二 诗歌意象的语义特征 1 多层性 中西方都把诗歌看作一个多层级的审美构造系统。我们国家的刘勰在(文心雕龙 隐秀中指出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当前为秀 。 秀 既是诗歌的表层意义构造, 隐 即为深层意义构造,两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在西方,黑格尔区分出艺术作品的两个层面,一是 外在形状 ,二是 内
3、在的生气,情感,灵魂和精神 。同时 内在显现于外在,外在又引申至内在 。在意象创作的经过中,诗人把本身的经历体验和感受融入了世间万物,通过诗歌语言将其表示出和传递出来。从这个角度讲,意象在呈现客观物象的同时必定带有作者的主观意愿和感情倾向。 诗歌意象一方面作为日常语言存在着,承载着抽象概括的概念意义,另一方面它又作为审美形态存在着,传递着深层次的审美意义。4作为日常语言的语词具有高度概括性,可揭示出同类事物的共性。而作为诗歌语言中的意象侧重的则是事物的特殊性,也就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民族文化下的个性。最典型的就是中外诗歌中的月亮,就其本身而言,作为自然界的客观物象,月亮本身有着盈亏圆缺的变化,且给
4、人一种深沉、含蓄、朦胧甚至忧伤的美感。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月亮具有一种阴柔之美,充满神秘色彩的 月 负载着深沉的文化内涵: 诗人常以望月思乡作为主题,如杜甫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 等。 (月下独酌中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反映了诗人李白孤单落寞、超然脱俗的心态。而月亮的升落盈亏也引发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最知名的就是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英美诗人在借月抒情时,也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其内涵远没有我们国家诗歌那么丰富,如英国诗人勃朗宁的(夜会 又大又黄的半月挂得低,梦中惊醒的浪花在蹦跳 表现了在明月下诗人迫切会见爱人的欢欣之情。除此之外,
5、还有雪莱的(问月、华兹华斯的(我有过阵阵莫名的悲伤痛苦中都通过月亮意象来衬托情境并表示出思想感情。 2 多义性 人类语言的产生一定离不开其民族文化,必定蕴含着该民族的各种文化要素。因而,意象除了其本身的概念意义外,往往还包含着在这里基础上所引申的多种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文化含义。4如风是自然景象之一,英汉诗歌中有不少以 风 为意象的作品。在中国诗歌中, 东风 一向是中国人崇尚的,诗人们多以 东风 来描写春意,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如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以及朱熹的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等。在英语诗歌中,
6、 west wind 则经常表示出 美妙、欢乐 之意。最知名的当属雪莱的(西风颂 狂暴的西风将枯死的落叶横扫,将一切腐朽打破 ,在这首诗里,西风已经成了一种象征,一种打陈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精神。 而英国诗人乔叟的长篇诗歌(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 zephyrus 即是 西风 ,象征着春风下田野复苏、万物生长的景致。又如梅斯菲尔德(西风 这暖和的风是西风,它充满着鸟儿的叫唤 ,歌颂了西风带来的生气和活力。 除此之外,诗歌意象的多义性还具体表现出为同一时代,甚至是同一作家的诗歌中同一意象的不同涵义。如李白的(劳劳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春思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以及(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
7、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这三首诗中的 春风 分别代表了离别之苦、爱情之思和思乡之切。有时,诗人为了避免落入俗套,还赋予了 春风 全新的语义,如贺知章的(咏柳中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 , 春风 被比作一把拿在勤快又乖巧的姑娘手中的剪刀,这样的比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诗歌鉴赏中最基本的审美单位,意象的多义性具体表现出了诗人对同一意境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 3 模糊性 诗歌意象是由象意义与情感详细化的物质媒介,是人的主观思想意识通过隐喻的方式传递和表示出出来的,因而意象本身就有一种朦胧的美感,也就带有一定的模糊性。究其原因,一是语义的模糊性是由承当意象语言主体的意象的语义不确定性构成的。如人类日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