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旱利用方式下盐碱土颗粒组成及粘粒矿物差异特征,农业基础科学论文.docx





《不同水旱利用方式下盐碱土颗粒组成及粘粒矿物差异特征,农业基础科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水旱利用方式下盐碱土颗粒组成及粘粒矿物差异特征,农业基础科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不同水旱利用方式下盐碱土颗粒组成及粘粒矿物差异特征,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粘粒矿物由土壤风化和成土经过中原生矿物所构成,与土壤性质联络严密,可根据粘粒矿物的组成特征推断其构成历史。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粘粒矿物易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肥力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粘粒矿物研究在土壤肥力分析领域遭到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X射线衍射(XRD)光谱分析作为粘粒矿物研究的有效手段,具有测量精度高且不损伤样品等优点,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已有研究表示清楚,不同水旱利用方式下土壤粘粒矿物风化、结晶度等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土壤粘粒矿物组成有助于了解土壤吸收及保水保肥性能。吉林地区盐碱土普遍
2、具有水资源丰富但碱性高、作物难以生长的特点,以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水旱利用方式下其颗粒组成及粘粒矿物差异特征,探寻求索水旱利用对粘粒矿物组成及演化规律,以期为合理分配土地利用方式,有效提高盐碱地改进效果提供理论根据与技术支撑。 1、实验部分 1.1研究区大概情况 研究区域为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套浩太乡碱巴拉村长期定位试验基地。该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丰富,气候枯燥,蒸发大于降水,土壤淋溶作用弱,为典型碱性苏打盐碱区。由于过垦、过牧、过伐等原因,土壤沙碱化严重,表土pH值在8.59.5之间,阳离子交换量大,保肥能力弱。主要利用方式为旱作改进和地下水灌溉水田改进。 1.2土壤样品采集 于2008年
3、9月采集不同利用方式下(旱田3年、水田3年、10年、20年、30年、40年6个处理)耕层(020cm)土壤样品,经风干、研磨过筛后备用。 1.3测定方式方法 基础理化性质采用常规方式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法;pH值采用酸度计法;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速效磷采用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阳离子交换量采用乙酸铵法测定。 粘粒的分离与提取:采用吸管法和筛分法测定,称取30g风干土壤样品,经30%过氧化氢去除有机质及稀盐酸脱钙处理,经超声波分散处理后(150 W,3min),用筛分法分离出大于200 m粗砂,按司笃克斯定律,用虹吸法在规定时
4、间内分别汲取小于2 m粘粒和220 m粉粒,重复提取,直至悬液中不含小于2 m粘粒和220 m粉粒为止,再分离出20200 m的细砂,对各粒级经沉淀、离心及烘干后称重,计算出各粒径组分的百分含量,土壤质地分类采用国际制分类法。 粘粒的X射线衍射分析:经DCB法脱铁处理后,制成钾镁饱和定向试样,风干后用X射线衍射仪(XRD-7000)扫描3 30 (CuK 辐射、Ni滤波器、管压40kV、管流30mA、步长0.06 ),钾饱和定向试样经马弗炉300和550(2h)处理后扫描330 ,镁饱和定向试样进行甘油饱和处理后扫描3 30 。 1.4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方式方法使用 SAS(SAS Insti
5、tute,2001)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使用LSD检验(p 0.05)分析显著性差异,用Excel.Origin和MDI Jade 5.0软件进行绘图。 2、结果与讨论 2.1水旱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由表1可知,盐碱土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其理化性质存在差异。水田改进利用相比旱田而言,有机质、CEC、速效钾、速效磷分别提高了68.20%,17.01%,8.87%,5.18%,而pH值降低了4.95%,表示清楚水田利用较旱田利用可较好改善盐碱土理化性质,使之适于作物生长。 对于水田改进而言,随着利用时间延长,土壤的pH值和CEC逐步降低,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呈上升的趋势,表示清楚盐碱土经水田利
6、用后,其土壤矿物能够提供更多的阳离子交换位,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促进了土壤矿物颗粒的复合团圆,并占据了矿物颗粒的阳离子交换位,使得CEC含量降低,进而降低土壤pH值,并加强土壤颗粒沉降,到达持续改进土壤构造的效果。 2.2水旱利用方式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研究 土壤颗粒组成对土壤性质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利用方式下(图1),粘粒和粗砂含量变化不显著,而粉粒和细砂含量相对变化程度较大。粉粒含量呈现水田40年 30年 20年 10年 水田3年 旱田3年的趋势,而细砂则趋势相反,讲明水田利用的盐碱土处于物理风化阶段,并随利用时间的增加,风化强度加强,粉粒含量提升,这有利于盐碱土的构造改善,同时可以促使其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