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提升管理水平研究,生态学论文.docx
《评估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提升管理水平研究,生态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估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提升管理水平研究,生态学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评估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提升管理水平研究,生态学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评估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卫区保卫成效、提升管理水平研究【】【】 生物多样性论文:评估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卫区保卫成效、提升管理水平研究 内容摘要:生物多样性监测是自然保卫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需要,是自然保卫区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是自然保卫区实现数字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主要途径。根据安西自然保卫区资源状况和监测目的,挑选适宜的监测指标,结合国内外自然保卫区保卫成效评估的相关研究案例,初步构建了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卫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包含4类17项40个详细指标。通过规范持续的生物多样性
2、监测,把握保卫区资源现在状况、物种个体数量的消长情况,说明生物多样性现在状况和监测指标间的互相关系,讨论影响保卫区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而为科学客观评估荒漠类自然保卫区保卫成效、提升管理水平提供重要参考根据。 本文关键词语:荒漠;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安西自然保卫区;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宏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1。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与日俱增,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的威胁2。为了保障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保卫,一些国际性公约,如(二十一世纪章程(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都要求缔约国对其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同时这些国家都
3、制定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程度的目的,凸显了全球、国家、区域层次上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的重要性3。生物多样性监测就是在一定时限和区域对生物多样性进行重复监测,它通过获取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质量、物种的组成与分布以及生长环境因素等方面的数据,说明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揭示自然或人为引起的环境发生变化所产生的效应4。通过建立区域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能够了解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状况与变化规律,揭示优势物种、生物群落动态演变规律和生态经过的变化机制,了解物种的生态需求和种群动态,了解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效应,辨别威胁因素,确定重点保卫地点,减轻外来干扰。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是一些简化的生物或环境特征参数
4、,可用于获取生物多样性现在状况和变化趋势的信息,以反映人为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5。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生物多样性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众多探寻求索工作,获得了有效进展,华而不实有些指标已经成熟应用于实际监测工作。荒漠生态系统以干旱多风的气候、水资源缺乏、地表以物理风化为主且土壤成土历程缓慢、植被种类单一且盖度低、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以及食物链简单为特征,是陆地上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6。但是荒漠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积占比拟大,与其他的生态系统同样在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和安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卫区是以保卫极旱荒漠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
5、荒漠生态系统类型保卫区,具有广泛的区域代表性和地域分界特点,在保卫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施行,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穿越保卫区域,如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兰新铁路二线、西电东送750 k V、800 k V工程等,这些开发活动的持续开展,势必给保卫区内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变化。因而,加大生物多样性监测力度,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为评价保卫区保卫效力,提高保卫区管理水平势在必行。保卫区自1987年建区以来,先后于1987年、2002年、2020年围绕保卫区的地理地貌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类型、气候气象特征、水资源、生物资源进行了3次综合性的本底调查
6、和物种编目。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观测指标后,参考森林、湿地、草原等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观测指标,针对安西自然保卫区荒漠生态系统的独特环境特征,以准确、快速、客观反映区内生物多样性及环境质量为目的,提出并建立了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卫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为我们国家西部其他区域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了参考。 1 保卫区大概情况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卫区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省瓜州县境内,总面积8.0 105hm2,海拔13003300 m,分南北两个片区,地貌主要由低山丘陵、剥蚀准平原地形和山前冲积平原3种组成。保卫区属典型的大陆干旱荒漠气候,降水极少,蒸发量大,空气
7、相对湿度低,日照时间较长,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风大沙多。年平均温度在7.810,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 940.43 171.9 h,多年平均年日照率为73%,多年降水量均在52.0 mm下面,年蒸发量平均为2 754.9 mm。保卫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63科210属455种,主要以典型的中亚4大荒漠植物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为代表性的植被为主要保卫对象,华而不实国家级重点保卫植物有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植物区
8、系的主要成份是亚洲中部成份。区内分布有脊椎动物29目65科210种,国家重点保卫动物有36种,华而不实国家级重点保卫动物有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雪豹Uncia uncia、北山羊Capra ibex、金雕Aquila chrysaetos、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白唇鹿Gervus albirostris等9种;国家级重点保卫动物有盘羊Ovis ammon、岩羊Pseudois nayaur、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猞猁Lynx lynx、大天鹅Cygnus cygnus等27种。区内昆虫有10目95科261属387种含天敌昆虫7,
9、8,9。当前保卫区内有各类植被定点监测样方94个;鸟类、哺乳类调查样线15条,总长175 km;红外触发相机监测点4处,相机120部;地下水位观测井3处,气象站11处。同时,保卫区被原环保部南京环境研究所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野外观测示范基地。 2 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的挑选原则 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是监测生物多样性保卫近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评估生物多样性保卫成效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境、生态系统等4种不同的尺度,并且在各个层次上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构造,所以选择的指标要尽量全面反映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监测指标提出了一些挑选标准,例如要具备代表性、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