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运用,mba财务管理论文.docx
《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运用,mba财务管理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运用,mba财务管理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运用,mba财务管理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运用【第4部分】【第5部分】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运用 第一节纳税评估分析指标的运用 当前,我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在纳税评估中普遍采用的是指标分析法,即通过计算某些税收或财务分析指标,将被评估对象的各个指标值逐一进行比拟,就某方面异常情况提出问题警示,进而分析、评价被评估对象履行纳税申报的情况。 200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华而不实以附件的形式列举了一些供各级税务机关参照使用的评估分析指标。在该份文件中,国家税务总局将纳
2、税评估指标分为通用分析指标和特定税种分析指标两大类,详细指标体系如此图1所示: 通过图1能够看出,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通用纳税评估指标主要是牵涉企业收入、费用、成本、利润、资产等五类十五个指标的计算公式,特定税种分析指标则是针对四个特定税种税负指标的计算公式。在本节中,主要对通用纳税评估指标的运用方式方法进行扼要介绍。 一、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构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企业收入的计算方式方法上,财务会计和税收两者存在差异,但为便于取值与比拟,一般在纳税评估中统一采用的是财务会计意义上的收入概念。 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
3、主要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采用的是纵向比拟分析,用公式表示为: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一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X100%。 通过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的计算,并将之与相应的参照值(如预警值)作比拟,则能够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动能否正常做出初步的判定,以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估分析的方向和重点。正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应呈增长的状态,所以该指标的预警值一般为正值。假如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为正值,且在所设置预警值的浮动范围内,则可初步判定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正常;假如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为负值,或虽为正值但却远远小于预警值,则可估计该企业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等问题。
4、二、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及其他消耗损费,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与收入相一致,成本在财务会计意义上和税收意义上也有不同的定义和范畴,一般情况下也是采用财务会计意义上的成本概念。 成本类分析指标分为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和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两个指标,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侧重横向比拟,而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侧重纵向比拟,用公式表示分别为: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X100%。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一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X 100%,华而不实: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
5、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X100%。 通过对企业原材料耗用率和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的计算,并将之与相应的预警值作比拟,则能够对企业成本的列支状况能否正常作出初步的判定。一般来讲,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是相对固定的,假如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超过预警值,则可初步判定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原材料使用数量、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等问题。假如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则可估计该企业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或多列业务成本等问题。 三、费用类评估分析指标 费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纳税评估中,需要分析的费用主要是指狭义的费用即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费用类分析指标分为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营业(管
6、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成本费用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四个指标,用公式表示分别为: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费用一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X100%。 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一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X100%。 成本费用率=(本期营业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H?本期主营业务成本X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X100%,华而不实: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 一般情况下,以上四个指标的计算结果的变化应该基本一致,假如华而不实某个指标出现异常变动且超出预警值范围,则可揣测企业可
7、能存在税前多列期间费用等问题,应进一步对利润表中变化趋势较大的某项费用明细进行重点核查。 比方,对财务费用列支情况的核查,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 短期借款 、 长期借款 、 应付债券 进行配比计算,确定企业能否存在违规税前列支利息费用的问题。 四、利润类评估分析指标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收入扣除全部成本费用支出后的余额,一般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四部分构成。华而不实,营业利润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 纳税评估中常用的利润率评估分析指标主要就是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和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两个指标,用公式表示分别为: 主
8、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一基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X100%。 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其他业务利润一基期其他业务利润)+基期其他业务利润XI00%。 假如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指标超过预警值范围,出现异常变动,则税务机关可初步估计企业可能存在少计营业收入或多结转成本费用的问题。 五、资产类评估分析指标 资产类分析指标用公式表示分别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X100%。 总资产周转率二(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X100%。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X100%。 应收(付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付)
9、账款一期初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X100%。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基期固定资产折旧总额 基期固定资产原值总额乂100%o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 100%。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纳税人资产综合利用情况,假如发生异常变动超出预警值范围,则能够初步推断纳税人可能存在存心故意隐匿营业收入等问题。利用横向和纵向比拟分析方式方法,假如总资产周转率远高于平均预警值或出现大幅增长,则企业可能存在虚增收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违法行为;假如总资产周转率远低于平均预警值或出现大幅下降,则企业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收入的问题。 假如存货周转率出现忽然上升,应纳税额反而大幅下降,则税务机关需要核査企业的
10、主营业务成本的结转明细情况,查明企业能否存在违规虚增成本的问题。 假如应收账款变动率增高,而销售收入增长幅度与之不符甚至出现减少,则能够初步推断纳税人可能存在隐匿收入或虚增成本的问题;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出现忽然下降,则税务机关应对应收账款明细进行重点核实,检查企业能否存在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人为减少利润的问题。假如纳税人的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出现大幅增长,则应重点核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式方法,核查能否存在税前多列支固定资产折旧额的问题。资产负债率指标主要用来判定纳税人的偿债能力,假如资产负债率明显偏高,则税务机关有必要仔细核查纳税人负债类项目明细账簿,并充分考虑纳税人可能发生的欠税风险。 通过上
11、述对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十五个通用纳税评估指标的介绍,不难看出,这些评估指标很多是从财务比率演变而来的甚至部分直接引用财务比率的计算公式,明显带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子。 第二节财务报表项目分析方式方法的运用 纳税评估指标方式方法是当前各级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主要方式方法,即将纳税评估对象的指标计算结果直接与预警值(一般取行业平均值)进行比拟,只要指标计算结果处于预警值的正常变动幅度内,一般就做出企业已进行如实纳税申报的结论,也就是讲单凭评估指标的计算很难对评估对象的纳税申报情况做出全面、科学地认定。同时,即便通过纳税评估指标的计算发现了一些财务信息的异常情况,也无法准确定位评估对象纳税申
12、报异常的详细原因和存在问题的轻重程度。这就要求税务机关必须结合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对财务报表有关异常项目进行重点审核分析,加强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和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一、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涉税分析 (一)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是纳税人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保证,假如纳税人货币资金与行业状况、生产规模不匹配,则税务机关需要将其列为重点核查的对象。如该科目余额较大,且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余额也较大,则应评估分析企业能否通过将销售收入挂在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到达隐匿应税收入的目的;如该科目余额缺乏,则应评估分析企业能否存在现金业务收入不入账情况。 (二)应收账款(其他
13、应收款) 应注意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余额能否与企业生产销售规模基本相符,重点核查不同时期余额的变动情况。比方,年度内出现大幅增加,则应评估分析纳税人能否通过企业间往来款未结转确认销售收入,能否属于跨年度的股东个人借款或向职工发放报酬而未计算缴纳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三)预付账款 若年度内大幅增加,则应根据业务内容构成重点核查其合理性,十分是对预付款项属于关联企业的,应进一步了解交易目的和价格,检查交易合同,判定能否属于关联方非经营性用处违规占用资金。 (四)存货 应根据纳税人提供的财务管理制度、生产工艺(业务)流程及对应的财务核算流程,核查存货确实认原则和计价方式方法能否与税法规定相一致,前
14、后期的会计处理方式方法能否一致。若期末存货的余额大幅增加,则应结合预收账款项目进行分析,核查纳税人能否存在销售挂账的问题;若期末佘额大幅减少,则应结合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利润进行分析,核查纳税人能否存在隐瞒收入或有销售以外的其他用处(比方税法上的视同销售行为)。 (五)短期(长期)投资 主要评估分析纳税人投资收益与投资额能否配比合理,有无存在投资收益未入账的问题。若年末余额增加,应重点分析纳税人能否存在从被投资企业获得收益直接增加投资而未补税的问题;若年末余额减少,则应核对是收回投资还是收到投资收益,进而进一步判定投资收益能否全额计入利润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六)固定资产 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