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阶段选择行为对被投公司的绩效影响,投资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风险投资阶段选择行为对被投公司的绩效影响,投资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投资阶段选择行为对被投公司的绩效影响,投资学论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风险投资阶段选择行为对被投公司的绩效影响,投资学论文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风险投资以早期阶段高科技企业为主要投资目的。如今这一特征不断弱化,在新兴市场国家中,研究中的风险投资概念更多的呈现私募股权投资的特征(Bruton Ahlstrom,2003;Naqi Hettihewa,2007),1-2这种现象在我们国家表现的尤为严重 (万钢,2018;Lu et al.,2018;王元等,2020;成思危,2020;汪洋,2020)。3-7风险投资对推动科技创新、创造就业时机和平复经济波动具有显着效果 (Gompers Lern-er,1998;Lerner Kortum,2000;Kaplan
2、Stromberg,2001),8-10这些经济目的的达成,是通过风险投资的价值增值功能对被投企业产生经济后果来实现的。经济后果在财务会计理论中意 指, 会 计 政 策 的 选 择 会 影 响 公 司 的 价 值(Zeff,1978)。11 本研究以为,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阶段上的选择行为,也会最终影响到被投公司的价值。风险投资进入公司的时间不同或者选择的阶段不同,会影响到被投公司的绩效表现。 假如这一假设得以验证,意味着在躲避早期阶段项目,偏好PRE-IPO阶段投资的现在状况下,风险投资被期许的经济效用在我们国家难以实现。 一、理论分析 风险投资对被投公司价值产生影响,需同时具备两项因素:一是
3、风险投资具有提供增值效应的能力;二是风险投资具有意愿将这种能力用于提升公司价值。假如阶段选择行为,将影响到风险投资同时具备上述两项因素的可能性,则理论上来讲,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阶段上的选择行为,就具有经济后果。 本文作如下假设: 1.创业企业家是中性的;2.宏观环境是中性的;3.风险投资机构是积极介入型的。针对本文关心的问题,即使放松上述假设,也不会影响结论。 (一)投资选择与增值效应能力 增值效应包括提供资金,提供增值服务和施行监督管理。除提供资金的能力可直观的从基金规模看出,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投资机构能否具有提供增值服务和施行监督管理的能力,一般人很难获知。风险投资机构比其别人更了解
4、自个能否具备提供增值效应的能力。 由于风险投资机构能够自主选择投资与否,当风险投资选择投资某一公司,而不是暂时不投资,则讲明风险投资在偏好关系上表现为愈加偏好进入而不是放弃。根据决策理论 无论是期望效益理论、前景理论甚至是启发式,这种偏好关系都反映出,选择进入公司的风险投资对本身的能力具有高度的信念。考虑到风险投资机构的决策主体是经历体验丰富的风险投资家或者是集体决策行为,理性程度较高,其持有的信念与其具备的能力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而,能够从其偏好行为中得出结论:具有投资行为的风险投资机构具有增值效应能力 (至少针对该投资公司而言)。即,无论是选择早期阶段投资还是后期阶段投资,选择投资行为而
5、不是等待,则讲明风险投资机构具有增值效应的能力。 (二)阶段选择与提升公司价值的意愿 从企业生命周期来讲,早期阶段企业存在资金约束问题,要经历所谓的死亡期,因而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强烈。当风险投资在企业早期阶段进入时,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往往能够获得超额股权,即以较少的资金份额获得较大的股权比例,进而造成风险投资有将公司价值做大的意愿。假如以IPO为理想的退出渠道考虑,风险投资必然也要设法增加公司规模和提升盈利能力,以到达上市要求。因而,风险投资有意愿将本身资源和能力投入到扩大公司规模和提升盈利能力方面。同时,上述财务指标的达成必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所以,早期阶段风险投资一般有心理预期,要经历较长的
6、投资期。这样的时间间隔,允许风险投资考虑长远投资,放弃短期利益,比方同意或者促进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因而,早期阶段风险投资有意愿提升公司价值。 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对外界各项资源,尤其是资金需求会大幅下降。后期阶段风险投资在议价能力上会大打折扣,往往难以获得超值股权。 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不会有额外的动力提供增值服务。由于公司本身在规模和获利能力方面已有一定基础,考虑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此时即使风险投资有意愿投入这方面的能力和资源,收效也是甚微的。假如公司有上市时机,风险投资优先考虑的是怎样尽快退出,兑现收入。风险投资的主观意愿是兑现公司价值而不是增加公司价值,快速回收资金进入下一轮投资。即使这种策略
7、下公司价值较小,但考虑时间价值和资金运营的效率,以及产生的 声誉 等其他收益,风险投资尽快兑现公司价值的意愿仍然会很强烈。因而,后期阶段风险投资一般预期有较短的投资期。在较短的投资期内,风险投资不可能考虑公司长远发展,比方加大当期的研发投入。因而,后期阶段风险投资没有增加公司价值的意愿。假如提早兑现公司价值的意愿过于强烈,则可能存在毁损公司价值的可能。 综上所述,当风险投资选择在公司早期阶段进行投资时,往往既具备增值效应能力,又具备提供增值能力增加公司价值的意愿;而当风险投资选择在公司后期阶段进行投资时,固然也具备增值效应能力,但是能力相对较小,且不具备提供能力增加公司价值的意愿,甚至存在以毁
8、损公司价值实现提早回收投资的意愿。 二、研究假设 借助创业板数据,检验风险投资阶段选择行为对被投企业研发投入、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方面产生的影响。 (一)风险投资阶段选择对被投企业研发投 入的影响。早期研究表示清楚: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和产品创新 有 显 着 的 积 极 作 用 (Lerner Kortum,2000;Hellmann Puri,2000)。912 正是由于此项功能,风险投资才被各国引进,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以色列是成功复制 硅谷形式 的国家,其原因就在于风险投资集中投资于科技企业早期阶段 (Avnimelech Teub-al,2006)。13 高科技企业的创新高潮出如今企
9、业初创期,风险投资越早进入被投企业,越有可能帮助 企 业 解 决 资 金 约 束 问 题 (Fazzari et al.,1988;Bottazzi Rin,2002),14-15实现创新以及将创新成果产业化,并尽快占领市场。由于高科技产品的网络外部性特征非常明显,尽早占领市场就有可能成为同类产品的标准制定者,也就越有可能获得大量市场份额,并有可能实现资金在研发上的再投入,构成良性循环。而较晚获得风险投资赞助的企业,在早期无力投入资金实现研发和成果转换,失去占领市场先机后,更无力在随后阶段追加投资进行研发上的超越。这些企业假如能够生存下来,往往在发展经过中偏离创新发展的初衷,走上传统发展的道路
10、。随着企业成熟,企业对风险投资的需求下降,风险投资进入企业的成本上升。此时进入企业的风险投资愈加倾向于尽早收回投资,因而也没有动力促进被投企业加强研发投入,由于研发投入会降低短期效益,不利于风险投资尽快退出的目的实现。 Guo和Jiang(2020)16最近研究发现,风险投资介入并没有造成我们国家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显着提高。这一结果很可能与我们国家风险投资在投资阶段选择上偏后有关。因而,提出本文假设1: H1.风险投资机构越早进入被投企业,被投企业的研发投入越高。 H1a.风险投资在早期阶段或者更早时间进入的企业,研发投入要高于风险投资在后期阶段或者更晚时间进入的企业。 H1b.风险投资在早期
11、阶段或者更早时间进入的企业,研发投入要高于没有风险投资进入的企业。 (二)风险投资阶段选择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 大量研究 (Rosenbusch et al.,2020;Ber-toni et al.,2018;Popov,2020)17-19表示清楚: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的成长性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表现为风险投资介入的企业在雇员规模和营业收入方面要超出没用风险投资介入的企业。学术界一般以为风险投资介入的企业表现出更优的成长性,是源于风险投资的两种功能:投资前的选择效应和投资后的增值服务。由于具备专业知识和借助特殊模型,风险投资家比其他投资者更有可能选择出具有较高潜在成长性的企业(Halland
12、Hofer,1993)。20 创业融资市场本身存在信贷约束问题,也就意味着具备高成长性的企业一旦不能获得风险资本的投资,极有可能没有其它替代的融资渠道。信贷约束的严重性与企业的成立时间负相关,所以风险投资越早进入企业,就使得具备潜在高成长性的企业成活的概率越大。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对企业成长性方面的增值服务非常突出,表现为提供销售网络、人力资源、运营服务和发展战略。越是接近企业早期,风险投资家提供的增值服务越多,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越大(Lim Cu,2018)。21 因而,提出本文假设2: H2.风险投资机构越早进入被投企业,被投企业表现出越高的成长性。 H2a.风险投资在早期阶段或者更早时间进
13、入的企业,成长性要高于风险投资在后期阶段或者更晚时间进入的企业。 H2b.风险投资在早期阶段或者更早时间进入的企业,成长性要高于没有风险投资进入的企业。 (三)风险投资阶段选择对被投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获利能力由两方面共同构成:收入和成本。在控制了资产规模的前提下收入越高,成本越低,则表现为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风险投资的增值服务除了表现为增加企业销售收入外,还表现为通过监管和核证效应降低企业的成本。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创业企业家有大量时机去损害企业价值,增加个人效用 (Clercq Sapi-enza,2001)。22 风险投资家的监管活动能给被投企业建立更为有效的企业治理机制,带来高
14、质量的会计报表数据,减少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企业相关成本。 Hand(2005)23、Beuselinck和Manigart(2007)24分别在美国和欧洲市场证明了风险投资通过监管活动所产生的增值效应。同时,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向外界传递了一种积极信号,讲明被投公司具备优质发展的潜力。这种核证效应 (Megginson Weiss,1991)25除了有利于被投企业在IPO时降低中介机构服务费,在企业经营的采购和销售环节也能带来便利。 Bertoni等人 (2018)18研究表示清楚风险投资刚刚完成投资行为之后,对企业的增值效应最大,随后年度产生的效应递减,但仍然存在。因而
15、,在其它条件一样的情况下,风险投资越早进入被投企业,在发展经过中通过增值服务产生的增值效应总量 无论是通过服务建议和人力资源促进企业收入增加,还是通过监管和核证降低营运成本都会更大。所以,提出本文假设3: H3.风险投资机构越早进入企业,被投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H3a.风险投资在早期阶段或者更早时间进入的企业,获利能力要高于风险投资在后期阶段或者更晚时间进入的企业。 H3b.风险投资在早期阶段或者更早时间进入的企业,获利能力要高于没有风险投资进入的企业。 三、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 创业板市场因其设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因此在其板块上市的公司中风险投资介入的现象
16、非常突出。本文即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检验样本。数据来源分三块:一是自2018年10月起到2020年10月期间创业板上市公司首发招股讲明书。二是从万德数据库向外颁布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融资事件。三是借助互联网查询了部分公司的成立时间。 华而不实,反映公司研发投入、成长性和获利能力的被解释变量全部选用公司上市前一年的财务数据。这样做的理由有二:一是为了反映出风险投资进入企业后所带来的累积影响。 Bertoni等人 (2018)18研究表示清楚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的影响会随时间递减,但不会立即消失,因而,仅用投资随后的企业表现实际上不能反映风险投资产生的累积影响,所以必须选择一个节点,通过该节点上的财务数
17、据反映风险投资的累积表现。风险投资退出之后,其它融资渠道将接替风险资本对企业发挥财务和非财务支持 (除了清算退出)。因而,退出之前年份被投企业的财务表现可反映出风险投资的累积影响。在我们国家,IPO是风险投资最成功,也是呈现增长趋势、并且较为普遍的退出方式。应该讲,用IPO前一年的财务数据反映风险投资的累积效应最具有代表性。二是避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风险投资进入被投企业有可能会提升该企业的上述财务数据;同时,当企业表现出优质的财务特征时也会吸引风险投资的介入。选用公司上市前一年的财务数据作为被解释变量,则在因果关系上能保证财务数据特征是之前进入的风险投资对它造成的结果,而不存在相反的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