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歌行类乐府的意蕴、特征及创作分期,古代文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陆游歌行类乐府的意蕴、特征及创作分期,古代文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游歌行类乐府的意蕴、特征及创作分期,古代文学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陆游歌行类乐府的意蕴、特征及创作分期,古代文学论文摘 要: 歌行类乐府作为宋代成就卓着的一类乐府诗,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陆游的歌行类乐府数量居宋人之首,且题材广泛、诗风多变、立意深远,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兼具唐人风神。他的乐府歌行句式错落有致,音韵和谐悦美,擅长通过独特的意象表现反映时代精神的政治隐喻、寄托微茫,于沿用、借用乐府旧题之同时赋予其新义,并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尽一样的主题意蕴和艺术风格,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歌行类乐府创作大家。 本文关键词语: 陆游; 歌行类乐府; 乐府诗; 南宋; 乐府诗作为我们国家古代韵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佳作迭出,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乐府诗之发展一
2、般以唐为界,可分为唐前乐府诗及唐后乐府诗,不同时代之乐府,其音乐属性、题材取向、艺术手法、文体地位皆各有殊异。宋代乐府诗, 不仅创获甚多,成就卓着,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个性和风采 116,系文学史上继唐代后的又一高峰。北宋的范仲淹、梅尧臣、文彦博、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南宋的李纲、范成大、杨万里、朱熹、陈造、王炎、戴复古等文人,皆有质高量大的乐府诗传世。华而不实,歌行类乐府又为宋代乐府诗中创作诗人数量最多、发展变化最快、最具个性与特色的一类乐府诗1,数量亦蔚为可观。 所谓 歌行类乐府 ,即 乐府歌行 ,唐以后对此概念之讨论代不乏人,华而不实以明人胡应麟及胡震亨的总结性归纳最为精
3、到,王辉斌先生对此论之已详2,兹不复赘述。本文所论之陆游歌行类乐府,是指(剑南诗稿中含有 歌 行 歌行 及 叹 怨 曲 吟 词 等字样的全部新旧题乐府。 陆游共有147首歌行类乐府传世,占其全部271首乐府诗的约54%3,数量超迈北宋诸家。陆游歌行体乐府名篇诸多,受后世不少诗评家肯定,为选诗者所重视4。就陆游诗体研究而言,学界多侧重于讨论放翁之律绝5,对陆诗其他体式之探究则寥若晨星,更遑论专题研讨陆游歌行类乐府者6,不免令人有遗珠之叹。迄今,唯王辉斌先生(论宋代的歌行类乐府、孙启祥(论陆游乐府诗的体裁及其他7二文提及并概述了陆游乐府歌行的思想主题、体裁等内容,然限于选题及文章篇幅,它们并未就陆
4、游歌行类乐府作更细致、全面的探析,两位先生学术视野广博、见解精到,亦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总之,迄今为止,学界对陆游歌行类乐府的专题考察仍未臻深切进入,尚须进而论之。 一、陆游歌行类乐府的多重意蕴与风致 陆游热衷于乐府诗创作,其(剑南诗稿几乎每卷均收录有一定数量之乐府诗,甚至诗人垂暮之年仍作有不少长篇乐府歌行组诗,其乐府创作时间之长、数量之多亦为其他南宋诗人所不及8。作为占据陆游乐府诗大半江山的歌行类乐府,更以其丰富之诗材、卓越之诗思记录着诗人甘苦悲欣的生命体验,刻画出诗人复杂多感的心路历程,谱写了一首首豪迈俊爽、想象奇丽、余味无穷的长歌。 (一)矢志报国与壮志未酬之歌 陆游一生以矢志报国、
5、收复中原为己任,奈何 一寸丹心空许国 (独坐闲咏二首)9、 报国欲死无战场 (金错刀行),固然残酷诡谲的政治现实总令诗人事与愿违,但这并不阻碍其于诗中上报天子下救黔首,吹响抗金复土的战斗号角。因而,托古讽今、隐喻现实且抒情性极强的乐府歌行10便成了他抒怀言志的最佳选择。试看(出塞曲: 佩刀一刺山为开,壮士大呼城为摧。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长戈逐虎祁连北,马前曳来血丹臆;却回射雁鸭绿江,箭飞雁起连云黑。清泉茂草下程时,野帐牛酒争淋漓。不学京都贵公子,唾壶麈尾事儿嬉。 时值淳熙四年(1177)冬,陆游寓居成都,心中所怀却为从戎杀敌之志,诗风豪健沉雄,捐躯赴难之想、慷慨济世之心隐然可窥。诗
6、人高义凛凛,自然与那些 唾壶麈尾事儿嬉 的 京都贵公子 有着天壤之别。 周必大称放翁为 小太白 2137,可见陆诗颇得太白风神。陆游此类乐府歌行颇得唐人豪壮瑰奇风致,最能具体表现出出 小太白 的特色。如(出塞曲 三尺铁如意: 三尺铁如意,一枝玉马鞭。笑把出门去,万里行无前。当道何崔嵬,云是玉门关。方当置屯守,征人何时还。马色如杂花,铠光若流水。肃肃不敢哗,遥望但尘起。日落戍火青,烟重塞垣紫。回顾五湖秋,西风开芡觜。 此诗语言刚健爽朗,气势雄豪, 玉门关 征人 戍火 等边塞意象在诗人生花妙笔之下不断得到重新组合,展现出如唐人边塞诗般的豪迈昂扬、壮阔飞动之美。(御选唐宋诗醇评之曰: 蟠奇气于简古,
7、着鲜华于老健,不徒作悲凉语气。体绝似太白 3849。再如(塞上曲四首其二: 将军许国不怀归,又见桑乾木叶飞。要识君王念征戍,新秋已报赐冬衣 ,则 自合唐音 3895,置之唐人别集中亦难分辨。放翁此类乐府歌行,最能具体表现出其 天才豪迈,笔势遒劲 2106之风致,诗风雄健,将灭虏豪情深蕴骨力之中,读之令人振奋。 (二)自持自适与豁达超旷之音 陆游歌行类乐府中,抗金报国、英雄失路等题材占据了大半, 誓死抗金,收复中原,是陆游诗歌思想的内核之所在,而其于歌行类乐府中则表现得尤为突出 488。事实上,陆游以为雄豪悲健之作虽然能感动读者,超越逆境后的冲和淡泊之音亦可产生佳作。其(曾裘父诗集序云: 若遭变
8、遇谗,流离困悴,自道其不得志,是亦志也。然感谢悲戚,忧时悯己,托情寓物,使人读之,至于太息流涕,固难矣。至于安时处顺,超然事外,不矜不挫,不诬不怼,发为文辞,冲淡简远,读之者遗声训,冥得丧,如见东郭顺子,悠然意消,岂不又难哉!5157 陆游以为,要想 超然事外,不矜不挫,不诬不怼 ,实现自我超越,到达自持自适的豁达心境,亦非易事。而 宋人普遍对人生有深入的理性认识,欣赏悠然自得的生命情调 6这一时代风气,亦使陆游将本身放旷通达、乐天保足的精神情质注入到歌行乐府诗的外壳中,具体表现出出直面苦难、恢廓视事的处世哲学之同时,亦有慰藉心灵、荡涤情志的功用。如(长歌行 燕燕尾涎涎中,即寄寓着诗人对世间悲
9、欢、生命无常的独到见解: 燕燕尾涎涎,横穿乞巧楼,低入吹笙院,鸭鸭觜唼唼。朝浮杜若洲,暮宿芦花夹。嗟尔自适天地间,将俦命侣意甚闲。我今独何为,一笑乃尔悭。世上悲欢亦偶尔,何时烂醉锦江边。人归华表三千岁,春入箜篌十四弦。 类似的主题,还可在(后春愁曲中窥见一二: 六年成都擅豪华,黄金买断城中花。醉狂戏作春愁曲,素屏纨扇传千家。当时讲愁如梦寐,眼底何曾有愁事。朱颜忽去白发生,真堕愁城出无计。世间万事元悠悠,此身长短归山丘。闭门坚坐愈生愁,未死且复秉烛游。 要之,陆游借助歌行体的抒情特点,以理性之考虑和豁达的智慧处理人生之忧患,身穷而心达,实现了人格的崭新陶冶与诗情的宏大激发,充分展现出宋人自持自适
10、的诗学精神。 (三)感怀民瘼与褒赞风俗之调 关心民瘼、心系苍生是歌行类乐府中常见的主题。唐元和年间,白居易、元稹以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7为己任,创作(秦中吟十首、(秦妇吟等歌咏民生疾苦之章,其后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皆作有此类佳作。宋代,歌行类乐府中出现了更多的咏叹民生凋敝之作,如梅尧臣(野田行(山村行,刘敞(田家行(荒田行,苏轼(吴中田妇叹(鸦种麦行,周紫芝(夏热叹(秋霖叹(秋蝗叹,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十首等,皆为此类题材名篇。 陆游曾评价李贺乐府诗虽词藻瑰丽、奇崛诡谲,然现实意义缺失: 或问放翁曰: 李贺乐府极古今之工,巨眼或未许之,何也? 翁云: 贺词如百家锦衲,五色夸耀
11、,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求其补于用,无有也。 8由此可见,陆游强调乐府诗当有补于世,而不应只追求笔力的雄奇与文采的斑斓。纵观陆游(云童童行(农家叹(董逃行等歌行类乐府,往往触事寓兴,直指时政之弊、忧心民众疾苦,无疑是这一诗学精神的坚定实践者。如(农家叹: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一身入县庭,昼夜穷笞。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还家欲具讲,恐伤父母情。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 诗歌描绘了某农户不堪县吏征租而被收押穷笞后不敢归告父母的不幸遭遇,并在诗末发出 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 的沉重喟叹。而每逢旱季,诗人便忧心忡忡,对下层
12、劳动人民寄予了深切同情。 陆游对鲍照乐府诗(东武吟颇为推重,指出此诗流播千载之奥秘在于 盖其山川气俗,有以感发人意,故骚人墨客,得以驰骋上下,与荆州、邯郸、巴东三峡之类,森然并传。 5150无独有偶,以歌行类乐府描摹人文景观、山川风俗,亦为陆游所擅。如(采莲曲(赛神曲(丰年行(农家歌(三峡歌(荆州歌等,皆为此类名篇。限于篇幅,此处仅以(荆州歌为例试作分析: 楚江鳞鳞绿如酿,衔尾江边系朱舫。东征打鼓挂高帆,西上汤猪联百丈。伏波古庙占好风,武昌白帝在眼中。倚楼女儿笑迎客,清歌未尽千觞空。沙头巷陌三千家,烟雨冥冥开橘花。峡人住多楚人少,土铛争饷茱萸茶。 (荆州歌非陆游首创,李白亦作有(荆州歌,然这同
13、题异作的两首歌行 内容完全不同,而且其格调、风味也迥然有别 120。李白之作写荆州妇人对在外做生意丈夫的思念与担忧,放翁之篇侧重描写荆州之风物民俗;诗风上一迂曲哀怨,一直截轻快。翁方纲评此诗曰: 放翁(荆州歌七古,仿佛竹枝 2310,讲明此作在描绘荆州社会文化及人文地理方面颇为成功。 综而言之,陆游歌行类乐府题材广泛,无所不入,无所不括,且风格多变,立意高远,诗思新奇,上追唐贤歌行, 在北南两宋的乐府诗中,乃是无人可与之比肩的 119。 二、陆游歌行类乐府的艺术特征 陆游歌行类乐府不仅弥漫着浓郁诚挚的拳拳报国情思,取材广泛,还通过地理空间书写、宫怨与侠士书写以托古明志、排愁遣忧,有着句式多样、
14、音韵和谐悦美的特点,并在沿用乐府旧题之基础上借题发挥、赋以新义,在宋代歌行类乐府中别具特色。 (一)含蓄寄托之隐喻与言志感怀之意象 陆游歌行类乐府中有两组经典意象,少见或未见于宋人歌行乐府之中,呈现出独创性与多样性之统一,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 1地理空间书写 歌行类乐府多出边塞诗名篇,如王昌龄、李白均作有(参军行、王翰(饮马长城窟行、李贺(雁门太守行等。陆游歌行类乐府中亦有不少边塞题材之作,在扩大歌行乐府题材范围之同时,还通过一些特定的地理空间书写寄予深沉的个人怀抱与政治理想。其实,诗人所作部分乐府歌行中的地理意象早已超出南宋疆域,故多为想象之辞,与岑参的西域纪实之作有本质区别。例如(长歌行
15、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中的飞狐城,时属金国西京路;(征妇怨效唐人作中 万里安西久宿师,东风吹草又离离 中的安西则为盛唐时代之疆域;诗人(凉州行所描绘的 凉州四面皆沙碛,风吹沙平马无迹 景致亦仅限于想象,因凉州于北宋时期便为西夏所占领;(焉耆行中 焉耆山头暮烟紫,牛羊声断行人止 与 焉耆山下春雪晴,莽莽惟有蒺藜生 的画面亦为诗人虚构产生,焉耆山又名焉支山,在今甘肃山丹县境内,当时并非南宋疆域;(出塞曲中 朝践狼山雪,暮宿榆关云 将军羽箭不虚发,直到祁连无雁群 中的狼山、榆关、祁连山,(将军行 天山热海在目中,下殿即日名煊赫 之 天山 热海 ,乃至(塞上曲 当道何崔嵬,云是玉门关 所写之
16、玉门关,皆系诗人之想象而非亲历。陆游借助此类汉唐空间意象,一方面流露出其对汉唐盛世的向往,另一方面亦想通过乐府歌行创作实现 九州 的完好,确立南宋王朝地德的合理性,具有极强的政治指向: 其文学世界里的地理意象与空间想象,塑造了南宋王朝时代精神的政治隐喻。 9而且,陆游在这里中所划定的国土范围, 不仅包括中原及燕赵青徐等,更到幽州、鸡鹿塞、榆关而至燕然山,西边则以超迈的想象涵括了天山、北庭、安西等 10。故此,我们不仅要读出陆游此类乐府歌行中的边塞异域风光,更要透过诗中的地理方位领悟诗人所寄予的深沉的家国意识与历史兴亡感。 2宫怨与侠士书写 唐宋为宫怨诗创作的昌盛时期,出现了不少以乐府写宫怨之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