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机场的交通组织设计探析,航天工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机场的交通组织设计探析,航天工程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津机场的交通组织设计探析,航天工程论文根据预测,天津机场2020年高峰小时将生成8663辆/小时的车流量,需要建立快速的集散通道系统。因而本文提出天津机场交通组织设计原则: 1 交通功能完善,知足各类车辆的行驶需求。2 公共交通优先。3 到发分离,动态管理。4 近远期结合。 2交通组织内容与目的 要充分发挥机场衔接设施的成效,需要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一般机场陆侧交通组织设计可分为空间资源整合设计和时间效益优化设计1. 1 空间资源整合设计: 通过设计整合各种交通设施,尽可能增加各个单元的利用效率,缩短乘客的步行距离,减少交通流间的互相干扰,使得人流在机场陆侧有序、安全、畅通地流动。交通换乘空
2、间整合设计由里及外可分为三部分: 航站楼内交通组织、陆侧各个单元之间的衔接组织以及道路疏散。2 时间效益优化设计: 通过对机场陆侧内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关系和相关方式的运输特性和占用时间资源进行优化设计。使机场陆侧几种交通方式的交通流线组织到达: 人车流明确有序,减少或消除冲突,几种交通方式的时间衔接愈加严密; 换乘服务信息全面准确,换乘步行距离短,换乘的衔接效率提高; 确定合理的换乘设备需求量,既能够知足旅客换乘的需求,又能够将设备的经济成本降到最低。 3车辆交通流线组织方案 机场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在有限的区域内聚集大量的客流,由于旅客的出行需求,使机场区域道路吸引大量交通流,而且旅
3、客出行方式的不同,使得机场航站楼体系前的交通组成混杂。分析大型机场的客流类型的OD分布,及交通构成进行交通流程的组织设计,可分为社会车辆接送客交通流程、出租车接送客交通流程、机场专线公交大巴接送客交通流程。进出航站楼的车辆严格根据单向行驶,在航站楼范围内将临时停靠、过境、进出停车库的车辆进行分流,并对不同车中布置不同的车道边。天津滨海机场各种车辆的组织流程如下。 3. 1社会车辆 送客的社会车辆从机场大道驶入航站区,通过上行高架路驶入T1、T2航站楼前出发层车道边下客。以后分两种情况: 1 一部分驾车者通过下行高架路驶离机场驶回到市区; 2 另外一部分驾驶者下高架路后通过航站楼前的环形道路进入
4、位于地面交通中心地下一层的停车场,停靠车后,步行进入T1或T2航站楼送客,然后返回停车库驾车驶离机场。 接客社会车辆经机场大道驶入航站区,直接驶入地面交通中心地下一层的停车场: 1 驾驶者停靠车后留在车内等待被接者,然后驶离机场; 2 或部分驾驶者通过垂直换乘系统步行进入T1或T2航站楼接客,之后返回停车场驶离。天津滨海机场社会车辆接送客交通流。 3. 2出租车 送客的出租车从南北进场的机场大道路进入航站区,通过上行高架路驶入T1、T2航站楼前出发层车道边下客,乘客下车后,一部分出租车下高架桥驶离机场回到市区,另一部分出租车通过地面交通中心北侧的环形道路,进入出租车蓄车场等待接客。接客的出租车
5、在机场的统一调度下从出租车蓄车场,驶入T1、T2的航站楼的出租车到达车道边上客,然后驶向旅客目的地。 3. 3机场公交和巴士 机场公交和巴士经机场大道驶入航站区,上行高架路驶入T1、T2航站楼出发层车道边下客,乘客下车后,经北侧的环形道路驶入一层到达层车道边,在公交首末站点和巴士停靠点等待离开的旅客; 接客后沿一层的到达层道路向东驶离航站区。天津机场公交、巴士流线。 4行人交通流线组织 4. 1离港流线 1 乘坐社会车辆客流。离港旅客能够乘坐社会车辆直接到达二楼出发层进入T1、T2航站楼办理手续登记; 或乘坐社会车辆进入机场交通中心地下停车场,在等候区外下车,去往T1航站楼的离港旅客能够通过地
6、下连接通道进入T1航站楼; 去往T2航站楼的旅客能够通过换乘通道到达集散大厅,去往T2航站楼办理登机手续。2 乘坐轨道交通客流。乘坐轨道交通离港旅客,出站后即可到达交通中心的换乘大厅,前往T2航站楼的离港旅客直接通过集散大厅到达T2航站楼; 而去往T1航站楼的离港旅客需要通过换乘通道到达与T1航站楼连接通道进入T1航站楼办理登机手续。 4. 2到港流线 1 乘坐社会车客流。T1航站楼的到港旅客,能够到达地下停车场乘坐社会车辆,可以以通过垂直交通设施到达地面停车场乘坐社会车辆;T2航站楼的到港旅客能够通过集散大厅到达换乘通道继而进入交通中心东西两端的地下停车场乘坐社会车辆,可以以通过集散大厅到达
7、地面交通中心的换乘大厅,再经过竖向交通设施到达地面停车场的候车岛,乘社会车辆离开。2 乘坐出租车客流。需要乘坐出租车的到旅客能够通过设在集散大厅或与T1航站楼连接通道内的竖向交通设施到达地面出租车等候区搭乘出租车离开。3 乘坐轨道交通客流。T1航站楼的到港旅客能够进入T1链接通道,通过换乘通道,到达交通中心的换乘大厅,再进入付费区换乘轨道交通;T2航站楼的到港旅客能够通过集散大厅到达交通中心的换乘大厅,再进入付费去换乘轨道交通。 5总结 大型机场在其快速发展中,陆侧交通组织会碰到很多问题和挑战。本文结合天津机场二期建设的实际工程开展,根据天津机场的路网格局、功能要求、用地布局等进行的,优化交通流线组织设计,使机场陆侧交通愈加合理、顺畅。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张兰芳。机场陆侧交通系统若干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7. 2秦灿灿。大型机场旅客集疏运体系规划硏究D.上海: 同济大学,2007. 3万利。深圳机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J.公路与汽运,20186 :46 -50. 4谈至明,赵铎,张兰芳。机场规划与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5亚历山大T韦尔斯,机场规划与管理M.北京: 中国民航出版社,2003. 6柳伍生。机场陆侧客运交通衔接系统规划理论与方式方法研究D.上海: 同济大学,20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