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分析,宏观经济学论文.docx
《人口老龄化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分析,宏观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分析,宏观经济学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口老龄化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分析,宏观经济学论文随着预期寿命提高和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将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从联合国人口数据能够看出,将来几十年,世界各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都将有所提升。2021-2050年全世界老年抚养比平均水平将提高约12个百分点。我们国家当下的老年抚养比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相比,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将来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将特别迅速图1。根据联合国预测,2030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将到达23.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将到达16.2%,高于发达国家当前的水平,2050年将超过发达国家。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基本和最重
2、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人口老龄化不仅会降低全社会的劳动力供应,还会通过经济主体储蓄、消费、投资等行为的变化对通货膨胀、产出、就业、国际收支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构成长期、持续的影响。深切进入分析上述影响,并分析其背后的政策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口老龄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首先,老龄化将提高人们对通胀的关注度,提升物价稳定在银行货币政策目的中的重要性。只要价格稳定才能确保养老金和储蓄实际价值的稳定。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预期寿命的提高不仅使退休人口增加,也促使人们平均持有的财富量增加,十分当降低公共养老金水平常,更是如此Trichet,20071.由于老年人愈加厌恶风险,他们倾向持有固定收益类金融资
3、产,尤其对债券的需求增加,对风险程度更高层次的权益类资产的需求减少。债券通常以名义价格计价,由于家庭财富的较大部分投资于名义资产,人们对保持低通胀的诉求愈加强烈。因而,银行对稳定通胀的承诺和有序的金融环境都对居民保持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 从菲利普斯曲线的角度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即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在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人们愈加在乎通胀率。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老年人更多地依靠养老金或积蓄生活,应对通货膨胀的能力相对较弱;而年轻人的收入水平处于上升期,能够更好地抵御通胀压力,但他们的就业压力较大,对失业问题愈加敏感。高见20182利用中国数据实证
4、检验了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研究结果与Miles2002、Bean2004的分析一致,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菲利普斯曲线变得愈加平坦,通胀率与失业率之比不断下降,即一定的失业率所替代的通胀率比拟少,讲明在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人们愈加在乎通胀率,以为通胀率所带来的经济代价更大。也就是讲,在老龄化经过中,人们对通胀的容忍度在降低,银行需要愈加坚定地应对通货膨胀的挑战。 其次,人口老龄化会降低通胀预期。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停滞可能抑制企业和家庭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企业预期产品和服务市场会收缩,家庭预期将来收入会长期保持低水平。 经济增长不景气预期对需求方的影响会通过企业部门降
5、低投资和家庭部门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显现出来,这会降低长期通胀预期,进而对实际价格产生向下的压力Shirai,2020。因而,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全社会对通胀的变动也更为敏感,可能需要银行在进行货币政策调控时,给予物价稳定更大的权重。与此同时,由于老龄化本身会导致温和的通货紧缩,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所面临的治理通胀的压力。 二、人口老龄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 一老龄化对劳动供应的影响 老龄化带来最直接、最显着的问题是劳动力供应数量的减少,以及劳动力年龄构造的逐步老化。 众所周知,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口年龄构造比拟年轻的社会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高,具有较强的生产
6、能力,丰富的劳动力供应和较高的储蓄率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额外的动力,也就是通常所讲的 人口红利 .过去30多年,充分供给的便宜劳动力所构成的 人口红利 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突出奉献。然而,2018 年,我们国家人口构造出现了一个标志性变化: 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74.5%下降至74.4%,尽管只是0.1个百分点的微小降幅,却代表中国劳动力供应结束了长期上涨的趋势,且这一趋势性转折在这里后的2020-2020年得到了进一步确立.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和老年人口加速增长,使我们国家人口抚养比结束了长期下降的趋势,意味着 人口红利 已经开场消失.当人口红利的窗口关闭后,劳动力供应
7、数量下降,在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绝对数量的增减将对总产出造成同方向变动。图2和图3显示了日本和德国劳动力年龄人口占比与长期经济增长在趋势上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2-3】 二老龄化对资本构成的影响 一方面,老龄化会显着降低储蓄率,使得构成资本的资金来源减少。大量研究结果和实践经历体验表示清楚,人口年龄构造是影响国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 国民储蓄是国民可支配收入减去最终消费支出后的差额,包括储蓄和私人储蓄,华而不实,私人储蓄又能够进一步细分为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在储蓄方面,由于老龄化会显着增加的养老金支出和医疗支出,在财政收入没有显着提高的情况下,将直接导致储蓄率下降。在私人储蓄方面
8、。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们试图在一生中平滑消费,由于年轻时和退休后的收入相对较低,因而,储蓄呈现典型的驼峰型分布,即工作阶段的储蓄率较高。而老龄化将增加储蓄率较低的老年人口占比,导致居民储蓄率下降。固然在老龄化的初期,由于预期寿命增长,工作人口需要为退休后更长的生存期进行更多储蓄,总储蓄可能会上升。但是,从长期看,当上述工作人口退休后,他们将不再储蓄,总储蓄将会下降Bean,2004。基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和不同计量方式方法所得到的经历体验证据均非常稳健地讲明人口老龄化会降低私人储蓄率陈彦斌,20203.日本是老龄化的典型国家,与中国具有相近的文化传统和居民生活习惯,在1970年开场步入老龄化社
9、会时也具有高储蓄特征,其储蓄率变化情况对中国具有较强参考价值。1970年,日本国民储蓄率为4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而此后,日本国民储蓄率呈总体下降的态势,到2020年已降至21.82%见图4,低于24.94%的世界平均水平。就私人储蓄率来讲,1970 年,日本私人储蓄率高达23.5%,而到1992年仅为11.8%.日本居民储蓄率的变动趋势更是符合典型的生命周期假讲。1955-1975年,也就是日本进入老龄化之前和刚刚进入老龄化的初期,居民储蓄率基本呈稳定上升趋势,1955年为11.9%,1976年到达最高值23.2%,而此后,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日本居民储蓄率开场进入长期
10、的下降通道,1996年降至11%,2005年已降至3%左右,还不到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日本2020年底颁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日本的居民储蓄率近60年来初次出现了负值,为-1.3%.除此之外,微观数据也为生命周期假讲提供了支持性证据。调查显示,日本居民在一生中储蓄最多的年龄阶段为30-50岁,65岁以上人口的储蓄率极低,大约从70岁开场进入负储蓄阶段。经历体验研究与微观调查均验证了生命周期假讲对日本的适用性,对我们国家有一定借鉴意义。【4】 另一方面,老龄化会对投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资本构成。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是预期回报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供应减少,生
11、产经过的资本密集程度随之提高,进而导致资本的边际产出下降,预期回报率减少,投资率随之下降,导致资本存量增长率不断降低,直到与相对稀缺的劳动力相适应。Higgins19984运用10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人口年龄构造与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示清楚,年轻人口占比越高,投资率越高。该结论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判定,即较为年轻的人口构造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投资率以保持人均资本水平不降低,而老年型人口构造则同更低的投资率相联络祝丹涛,20085.中国数据也显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与储蓄率、投资率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图5。【5】 三老龄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一般来讲,人的体能和认知能力都会随年龄的增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