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后西方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动态,政治经济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美国次贷危机后西方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动态,政治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次贷危机后西方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动态,政治经济学论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国次贷危机后西方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动态,政治经济学论文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经过一系列的演变与扩散,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影响力和毁坏力远超过1929 1933年大危机,当下我们仍处于危机中。在这场危机的影响下,西方主义经济学各个学派表现得异常活泼踊跃,诸多主义经济学家对危机进行了解读,推动了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不仅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西方非主义经济学也开场借鉴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式方法,并得出一些颇有影响力的结论,这足以讲明主义经济学的理论魅力和现代价值。处于全球化分工体系的中国,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问题,更是世界问题。所以,系统梳理和总结危机后西方政治经济学的新
2、进展,对当下我们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西方主义经济学对危机的解释 (一)阶级分析学派对危机的解释。史蒂芬 莱斯尼克(Stephen Resnick)、理查德 沃尔夫(Richard Wolff)以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的争论在这次危机中得以再现,这两个学派对于解释和解决危机都是无效的。由于自从1930年以来,西方经济学理论界对于危机的理解,始终摇摆于上述两个学派之间,要么强化 国家干涉 ,要么 去调节化 。但是,不管哪个学派及其政策主张都没有铲除资本主义危机的发生。 莱斯尼克和沃尔夫以为,主义经济学对于危机的理解与上述两个学派根本不同,
3、它是把资本主义危机和资本主义独特的阶级构造之间的矛盾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的阶级构造系统而反复地诱发经济危机,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危机,就必然要求转变阶级构造。这两位学者的理论特点,在于把阶级分析引入对当下资本主义危机的解释框架中。他们分析了美国产业工人的实际工资、生产率和个人债务怎样在这次危机中到达顶峰,并提供了一个代替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新解释。 他们指出,美国资本主义的这次危机,有着长达120年(1890 2007年)深入的阶级根本源头。华而不实,20世纪70年代末是分水岭,此前产业工人的实际工资和生产率协同增长;此后实际工资和生产率的差距日益扩大。这两位学者是以美国
4、制造业产业工人的实际产出与实际报酬之间的比拟,来近似衡量剩余价值率。 第一阶段(19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产业发展中有两个重要趋势:一是制造业工人的实际工资年增长率为1.8%;二是制造业工人的生产率以2.3%的年增长率稳步提高。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7年),美国制造业的生产率以3.26%的年增长率继续提高,同期工人的实际工资不仅停止上涨,甚至以-0.37%的速度在下降,两者之间的缺口有显著扩大的趋势。 实际工资停止上涨,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这表示清楚美国资本主义发生了深入的变化,实际工资和生产率协同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此后,工人阶级无法像以往那样共享生产率提
5、高带来的好处,剩余价值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涌向资本家手中。总之,美国资本主义前后两个时期的发展表示清楚,相对于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速,十分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资本家阶级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了剩余价值。这讲明,不管工人的实际工资能否上涨,剩余价值率都在持续稳步提高,劳资矛盾日趋紧张。 由于美国历史上已经构成 消费主义 社会,工人阶级及其家庭为了赶上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不断上涨,不得不增加 劳动支出 和 信誉支出 ,这是工人阶级抵抗实际工资下降的被迫选择。 实际工资停止上涨,使得美国工人家庭陷入严重危机之中。一方面,为追赶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就得想办法增加收入,工人阶级不得不延长劳动时间,男劳动力
6、兼职两份以上的工作,妇女也走出家庭,投入到劳动力市场,但这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家暴、离婚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当工人的实际工资停止上涨,劳动生产率仍持续提高,工人阶级为实现 消费主义 社会所要求的新水平,不得不使用了美国异军突起的金融行业提供的金融产品。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联络,表现为债务关系。工人对信誉的需求是美国剥削率上升的必然结果,工人债务的上涨取代了实际工资的上涨,才能保证相应的消费水平。 遗憾的是,莱斯尼克和沃尔夫没有在世界分工体系下考虑美国对中国便宜商品(十分是生活资料)的进口,这些商品降低了美国工人的生活费用,是实际工资能够持续走低的一个重要条件。若没有中国便宜商品的
7、供应,美国工人阶级家庭要保持现有的消费水平,就会付出更高层次的代价。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莱斯尼克和沃尔夫提出了改变资本主义阶级构造的详细方案。他们主张在每一个工业企业中,工人既承当该企业剩余价值的 第一接收者 (first receivers)的角色,工人也将成为剩余价值的 第一分配者 (first distributors),从事剩余价值生产的工人将成立自个的董事会,这就是消除资本主义阶级构造的内涵。他们以为,这将成为每一个生产性企业实现 阶级民主化的新形式 (a new kind of class de-mocratization)所迈出的关键一步,企业中的员工将会平等地
8、决定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通过吸纳与企业共生的社区居民来扩大经济民主,工人与居民将在企业生产分配产品和剩余价值的经过中,共享民主的气力。 他们也指出,以这种方式改变阶级构造,并不意味着在新经济中不会产生矛盾或危机。但是, 后资本主义 的危机将不同于现代危机,而且会以不同的方式被理解和对待,这是由 后资本主义的阶级构造 所决定的。在美国历史上,发生在南部奴隶制的危机和给奴隶带来的苦难,对其有时 加强调节 ,有时 去调节化 ,反反复复都没有解决奴隶制本身的问题,最后大家发现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在于废除奴隶制。资本主义危机的解决,何尝不是这样? (二)积累的社会构造学派对危机的解释。自1980年以来,
9、由美国主义经济学家大卫 戈登(DavidGordon)等学者所开创建立的 积累的社会构造 (SSA)学派,对于严重而长期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构成进行了解释。该学派主张,要想对资本主义的周期性长期经济危机进行解读,就必须把资本主义的某种制度形式(他们视作一个积累的社会构造)考虑在内。 资本主义已存在几个世纪,但它在不同时期呈现了不同的制度形式,该学派把美国资本主义历史划分为三大阶段:一是古典自由主义形式的资本主义(1930年以前);二是具有国家调节性质的资本主义(1930 1970年代末);三是新自由主义形式的资本主义(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大卫 科茨(David Kotz)指出,某个SSA应
10、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制度因素,它在该期间内会促进资本主义的盈利和积累,但最终其矛盾会瓦解这个SSA的持续存在。这是一种构造性危机,它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无法自动消除,它要求资本主义进行大的制度调整,重新建立一个新的SSA。 科茨运用SSA分析框架,以为这次危机是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新自由主义形式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美国新自由资本主义具有九大特点:(1)对国内、国际的商业和金融 去调节化 ,让 自由市场 统领一切,以获得资本的自由流动性;(2)对诸多国家事业进行私有化;(3)放弃那些用于缓和商业周期和保持低失业率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4)大幅缩减国家的社会支出;(5)对商业
11、和富人减税;(6)大企业和国家对工会组织的攻击和削弱;(7)劳动经过中的转变,用更多的临时工、兼职工来取代以往的正式员工;(8)不受限制的恶性竞争,取代了大公司在战后调节性资本主义时期所实行的 独立性合作行为 (co-respective behavior);(9)在大公司内部引入市场原则,这包括从原来公司内部员工选择CEO向公司外部市场雇佣CEO的转变。 上述制度设计导致了三大结果,它们共同促成了一系列的长期经济扩张,并蕴涵着诱发系统性危机的种子:(1)工资和利润之间,以及整个社会所有家庭之间的不平衡在扩大;(2)金融部门越来越多地吸收了投机和冒险行为;(3)产生了一系列大的资产泡沫。 例如
12、,对工会的攻击,削弱了工人对工资的集体会谈能力;对金融行业的 去调节化 ,使得它们敢于从事一切能够获取高额利润的金融活动,而它们在1980年以前高度监管的金融构造中是不被允许的;从公司外部市场聘请的CEO们容易采取短期行为,他们只关注任期内股市的华美表现,目的在于改聘另一个公司以提高本身薪酬。利润相对工资的增长,收入日益向富有家庭集中,产生了大量可供投资的基金,其规模超过了生产性投资时机,它们涌向不动产以及有价证券,这创造了资产泡沫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需要指出,上述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制度构造,具体表现出了与市场关系的失衡,为劳动与资本关系的长期失衡创造了外部条件,这使得劳动者无法共享经济增长
13、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好处,这段时期的积累是显著偏向资本的,这种积累形式注定不可持续,由于它潜藏爆发总需求缺乏危机的可能性。 科茨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1979 2007),计算了非农业私有制部门每小时的产出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为1.91%,非管理层的工人实际平均小时收入增长率为-0.04%。 他以为从1979年开场的新自由资本主义,构成了三个明显长期扩张:1982 1990、1991 2000、2001 2007。在这三个扩张期中,小时产出增长要比非管理层的工人实际小时收入增长快得多,两者在2000 2007年中的差额比1990 2000年中的差额大,这意味着收入从劳动向资本的转
14、移。与此相对照,在1948 1973年具有调节性质的资本主义时期,小时产出增长率为2.4%,非管理层的工人实际小时收入增长率为2.2%,两者相互相近。再把管理层包括在内的所有从业人员的实际小时报酬作为考察对象,上述结论仍然有效,每小时的产出增长率为1.9%,实际小时报酬为1.1%。 在三个扩张期中,生产率增速都比报酬增速要快,两者差额在2000 2007年中到达最大值1.3%。此差额在1948 1973年具有调节性质的资本主义时期,只要0.1%。 科茨在剩余价值率概念的启发下,通过测算工商部门的实际利润和员工实际报酬的增长率,揭示了新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在1979 2007年间,
15、实际利润的平均增长率为4.6%,实际报酬平均增长率为2.0%。两者之间的缺口也随着三个扩张期的更替逐步变大,在2000 2007年间到达最大差额为7.2%,其间的利润增速为8.2%,报酬增速为1.0%。金融机构所持利润占全部企业利润总额的比例,由1979年的21.1%,提高到2002年的41.2%,在2006年为37.2%。 利润相比工资的快速上涨,讲明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但它加大了剩余价值的实现困难。由于工人实际工资停滞甚至萎缩,他们的消费遭到限制;由于削减社会福利、对企业和富人减税,支出的扩张也遭到限制。所以,这样的资本主义积累形式不可能自个创造出充分增长的总需求,来保证一个长期的经济扩
16、张,新自由资本主义面临着总需求无法充分增长的问题。 然而,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在新自由资本主义下找到了自个的解决途径:某些社会群体进行超过其收入的消费,长期经济扩张是通过借贷增长来实现的。借贷增长要求用于借款的抵押品价格同时增长,资产的泡沫化发展恰恰充当了增长着的抵押品价格的角色。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泡沫,以及2000年以来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均充当了解决剩余价值实现问题的角色。美国经济分析局2020年的数据显示:在1979 2007年,的增长率为3.0%,消费支出增长率为3.3%,消费支出占的比重从1979年的62.1%增长到2007年的69.7%。与此同时,家庭债务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
17、比重,从1982年的59.2%,增长到2007年的峰值125.5%,此后稍有下降,2018年为106.3%。 科茨提出了一个问题,消费支出何以超越的增速来不断扩张?他指出,这是通过提取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中的房屋净值来完成的。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预示着家庭可支配收入之外有更多的资金,这以宏大的房屋净值具体表现出出来。新自由资本主义下的金融部门,使人们能够在不卖掉不动产的前提下,获得贷款来花费不动产增长着的收益。当长期的利润率上涨、实际工资停滞或下降、家庭收入之间差距扩大,这样的新自由资本主义本应产生消费需求缺乏或实现危机,但新自由资本主义作为一个SSA,它的制度构造特点使其较长时期避免和延缓了
18、总需求缺乏危机。 但是,危机的延缓,并不意味着危机的消除。科茨以为,我们面对的不只是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和衰退,而是新自由资本主义形式的危机。新的经济扩张,假如能在新自由资本主义下继续构成,这必然要求以新的、更大的资产泡沫的构成为条件,这种可能从当下来看已不复存在。科茨利用SSA学派的分析框架,总结讲: 当某个特殊形式的资本主义进入其危机阶段时,最终要么产生资本主义的一个新形式,要么向着超越资本主义的方向过渡。假如前方是资本主义的调整,而不是取代资本主义,历史将会向我们证明,美国将出现一个愈加具有国家调节性质的资本主义(state-regulated capitalism),确切是哪种形式,这依
19、靠于不同阶级和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果。 他同时指出,假如当下危机是一个长期而严重的危机,将有助于群众运动的复兴,可能构成社会民主形式的资本主义;更进一步来看,这次危机若结合资本主义的其他矛盾,将来或许能够复活社会运动,将开启结束资本主义的现代。 (三)调节学派对危机的解释。法国调节学派经济学家罗伯特 鲍瓦耶(Robert Boyer)指出,调节学派讨论的是介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般规律和经历体验规则之间的中间地带, 积累方式 (modes of accumulation)和 调节方式 (modes of regulation)构成中观层面的分析对象,它研究的是 积累体制 (accumulation
20、regime)的问题。 与此略有不同,米歇尔 阿格列塔(Michel Aglietta)把它称之为 增长体制 (growth regime)。 需要指出,调节学派把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积累形式称为 福特制 ,SSA学派则把它称为 具有国家调节性质的资本主义 这次危机被前者称为 自由主义 生产形式 (liberal pro-ductivist model)危机,SSA学派则称之为新自由资本主义危机。 在调节学派看来,在一定时期内的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发展形式都具有相对稳定的资本主义积累途径,尽管其社会关系充满矛盾。在福特制中,社会需求是由群众需求来驱动的,这依靠于工资增长与生产率同步提高;在 自由主
21、义 生产形式 中,生产率增长和世界范围内的工资削减之间的缺口,导致了利润份额的扩张。在福特制中,资本家的存在依靠于工人消费群众商品;在 自由主义 生产形式 中,工人的存在依靠于富人消费工人提供的服务以及高质量商品,但这无法保证足够的社会需求。为了创造更多的需求,金融服务创新为那些没有归还能力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宜信誉。 鲍瓦耶以为,对陷入危机的发达经济体来讲,有几种可能的演变途径:一是统筹宏观经济监管(macroeconomicre gulation)、货币和财政政策,当局能够采取强有力的反周期、反投机政策,进而有效降低来自金融领域的主要风险。国家负责设计审慎宏观监管政策,并成立相关机构;货币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