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美学妙悟思想的演进、超越及当代价值,美学论文.docx
《古典美学妙悟思想的演进、超越及当代价值,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美学妙悟思想的演进、超越及当代价值,美学论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典美学妙悟思想的演进、超越及当代价值,美学论文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进程中逐步构成了重视心灵 妙悟 、追求内在超越的传统,在古代大量与诗词文赋、书法、绘画乃至园林建筑有关的理论批评文本中,都有强调 开悟 神悟 颖悟 证悟 等的思想; 能够讲,妙悟是一个牵涉传统艺术创作、鉴赏与批评实践等众多环节的核心概念。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现代华裔学者叶维廉先生曾提倡一种审美的 纯粹经历体验 ,他们以为 纯粹经历体验即无知识之经历体验 ,排除 知性的干扰 ,即庄子所讲的 去知 心斋 理论。其实,这种未经思虑的、详细直接的 原初经历体验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有非常突出的具体表现出,而且叶维廉先生阐述
2、纯粹经历体验的思想资源也主要集中于道家学讲与古典山水诗; 因而能够讲, 纯粹经历体验 就是古代 妙悟 讲的当代变种,不同的是, 妙悟 讲的内涵和外延比 纯粹经历体验 丰富复杂得多。作为古典美学的特殊体验方式,妙悟与华夏民族长期以来侧重内省的文化心理构造和珍视表现 抒情的艺术精神传统是分不开的。 一 古典美学妙悟思想的演进 妙悟 ( 顿悟) 一词固然出自fo学经典,但 悟 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如明季儒生陆桴亭在(思辨录辑要中云: 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 他还指出: 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只是古人不唤作悟,唤作物格知至。古人把此个境界看作平常。 假如将 妙悟 视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体验方
3、式,那么它并不神秘,一切 体验有得 即是妙悟。日本禅宗学者铃木大拙曾讲: 禅假如没有悟,就像太阳没有光和热一样。禅能够失去它所有的文献、所有的庙宇以及所有的行头,但是,只要华而不实有悟,就会永远存在。 这是讲 悟 在平常中又有不平常性,它是禅学的根本( 智慧) ,也是人生意义确实证。 悟 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实践和审美意识中有一个孕育、演变和发展的历程。在fo教中国化尤其是禅宗兴起以后,妙悟思想进一步被激发出来,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及艺术理论中的主要思想范畴,所谓 学道学诗,非悟不进 。不仅在证道学诗需要 悟 的本领,在自然审美和其他艺术活动中也都重视 妙悟 论,尤其在中国绘画、书法、园林
4、等艺术门类中,妙悟思想有精粹的具体表现出。 妙悟 作为普遍化的审美与艺术批评术语主要出如今唐代,但其源头能够追溯到先秦时期,譬如(大学中的 虑而后能得 、孔子的 默而识之 、孟子的 养气 讲、老子的 虚静 ( 致虚极、守静笃 )理论、庄子的 心斋 坐忘 及 解衣盘礴 讲、(庄子 田子方中的 正容以悟道 思想、管子的 虚壹而静 讲、荀子所谓的 真积力久则入 等,都孕育了一种重视心灵默参、直接洞彻本质、不求外在理路的体验认知方式,这是妙悟思想的先导。东晋僧肇在(涅槃无名论中讲: 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 释僧祐在(长阿含经序中云: 晋公姚爽质直清柔,玄心超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 这是妙悟作为
5、哲学认知思维概念的正式出场及其应用。随后,妙悟成为fo学的常用语汇,大量出如今隋唐时期的fo教经典中,并成为禅门修行证道、直指本心的重要法门,如唐代德诚禅师在(拨棹歌中云: 不是功深兼妙悟,怎样能到点头时 ,推崇妙悟为证道之法。 在审美意识全面觉悟的汉末魏晋六朝时代,山水游观、文艺创作和批评中开场自觉运用 悟 一词,并以 悟 来表示出艺术创造与欣赏时的心理经历体验,如谢灵运的山水诗有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之语,以及画家顾恺之的 迁想妙得 讲、宗炳的 应目会心 讲,文论家钟嵘的 直寻 讲、刘勰的 神思 讲等,都牵涉与 悟 有关的问题。东汉书家蔡邕在(笔论中讲: 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
6、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只要进入凝神静思、意在笔先的妙悟状态,才能创造出 纵横可象 的书作。成公绥以为,隶书创作须 应心隐手,必由意晓 ,即通过以心传心的意会妙悟来把握。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指出书道玄妙, 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 。陶弘景也用 悟 来阐述书法创造问题: 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 隋唐以后, 妙悟 讲在文苑艺坛已广为流行,在诗论、书论、画论乃至园林鉴赏中大量出现。作为艺术美学范畴的 妙悟 首先在唐人的字画理论中正式出场。孙过庭先生在(书谱中讲: 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 只要书法笔法技巧的学习以 悟 为上
7、, 心悟 才能 手从 。李嗣真先生在(续画品录中讲: 顾生思侔造化,得妙悟于神会。 即是讲,以心( 思) 融会自然,从精神体验中获得绘画的妙悟之境。张彦远先生在(历代名画记中讲: 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 张彦远先生以为,顾恺之能以 迁想妙得 之笔绘 传神写照 之像,使人在绘画鉴赏中 凝神遐想 ,体验自然之象,进而到达 物我两忘 的审美境界。初唐书家虞世南讲: 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能够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能够目取也。 必在澄心运思至深奥玄妙之间,神应思彻。 虞世南指出,书法的妙道要通过 神遇 ( 精神契合) 才能把握,书法的
8、技巧也靠 心悟 而不是目取,前辈书家的精微之境都是自我 开悟 的结果,由此强调了心灵妙悟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因而,黄庭坚论书以为: 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康有为也讲: 书法亦犹fo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其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这些论书之语讨论的主要是怎样深化书法创作的技巧问题,同时也牵涉书法创作中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关系。 两宋时期开场了以禅喻诗、参禅识画的重要风气,诗评家严羽曾提出 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之讲。古典诗学中的 妙悟 讲虽非严羽首创,但他却以 妙悟 为核心建立起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以 妙悟 为当行本色,以 妙悟 作为诗歌创作与欣赏的根本途径,
9、并排挤其他认识方式到达艺术创作最高境界的可能性,因而他的 妙悟 讲对后世影响最大。宋代戴复古讲: 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个里稍关心有悟,发为言句自超然。 严羽和戴复古以禅悟比较诗歌欣赏的心理活动。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 身即山川而取之 的绘画创造方式方法, 即 就是靠近、体验,暗涵 妙悟自然 之意。范宽的 师人、师物、师心 讲也指出了艺术妙悟的三种方式。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提出 气韵生知 讲。他评武宗元画时讲: 自非灵心妙悟、感而遂通者,孰能与于此哉! 而艺术必以 妙悟精能 取重于世。邓椿在(画继中讲: 自昔妙悟精能,取重于世者,必恺之、探微、摩诘、道子等辈。 北宋韩拙以为,绘画
10、要 默契造化,与道同机 ,以心运笔,潜藏万象。陆游以为,宋高宗的书法 妙悟八法,注意古今 。这些阐述都讲明,两宋是艺术妙悟理论的全面深化时期,并在元代文人的艺术实践中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和应用。 自王维以后,宋代黄庭坚大力提倡以禅论画的风气,他讲: 余初未尝识画,然参禅而知无功之功,学道而知至道不烦。于是观图画悉知其巧拙工俗,造微入妙。 画禅相通主要是指绘画与禅学都强调妙悟,禅以悟为不二法门,明心见性,即心即fo;画以悟为创造的根本法则,因心造境,即象即理。明代董其昌提出南北宗理论和 画禅 讲,尤其强调南宗董、巨、米三家师法造化天机, 一超直入如来地 的妙悟精神。以禅论画和南北分宗,主要区别在于妙
11、悟的方式不同,清代画家方薰有精辟的分析: 画分南北宗,亦本禅宗 南顿 、 北渐 之义,顿者概性,渐者成于行也。 南顿和北渐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强调绘画要以 悟 来创造。不仅如此,清代画家华琳提出 字画通禅 讲,以为禅宗的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道出了 画中之白 和 画外之画 石涛也断定诗、画、禅三者相通,以为画即诗中意,诗是画里禅。 明清时期, 妙悟 讲在诗字画等艺术领域得到继续拓展,如: 明代谢榛以为诗歌 非悟无以入其妙 清初叶燮指出诗人 妙悟天开,从至理实事中领悟,乃得此境界 ,妙悟是一种情理交融的审美体验活动。王夫之提出 现量 讲。他以为: 现量,现者。有如今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
12、如今,不缘过去作影; 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 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若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 现量 即当下的审美直觉( 妙悟) ,是不假思考、直截了当地显现真实的艺术世界。清人沈宗骞曾描绘叙述了妙悟在艺术创造中的 机神 之用: 当夫运思落笔时,觉心手间有勃勃欲发之势,便是机神初到之候,更能迎机而导,愈引而愈长,心花怒放,笔态横生,出我腕下,恍若天工,触我毫端,无非妙绪。 清代龚贤以为,学画不能泥古不化或囿于师讲,而要在 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 中妙悟创造。 由此可见,作为古典美学概念的 妙悟 讲在隋唐时期的艺术理论中普遍流行,并且由于禅宗提倡直指本心的妙悟体验方式对中唐以后的艺
13、术演进方向发生了深入影响,导致中唐至宋元时期 诗禅互渗 以及 画禅相通 现象的逐步深切进入,以及元明清时期士大夫文人推动妙悟思想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广泛实践,进而使得妙悟学讲逐步演变成为中国古代审美体验与中国古代艺术批评的核心范畴。 二、 妙悟境界的三重超越 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审美的妙悟活动与艺术意境的创构是严密关联在一起的, 妙悟的结果只能通过透彻玲珑的境界来显现 ,即妙悟即境界。陆桴亭曾讲 妙悟境本平常 ,妙悟之境有 单刀直入 般的 平常性 ( 生活经历体验) 的一面,但此个 平常 是在日常经历体验的基础上升华而来,因而,妙悟境界亦有 向上一路 的超越性( 不平常) 的一面。因而,简单地讲
14、,妙悟既是对境的超越,又是对境的创造; 若成认 悟 有等差之分,则境的创造也有高低之别。 古典美学关于悟境的等级之分大约始于宋代的严羽。他指出诗歌的开悟有等级之分,即所谓 悟有深浅,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深与浅、分限与透彻、一知半解与直截根本源头,表示出的不仅仅是妙悟在 量 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 质 的不同,也是境界指向的高低之分。明代诗人谢榛也曾指出诗之悟有大小深浅之分: 诗固有定体,人各有悟性,夫有一字之悟,一篇之悟,或由小而扩乎大,因著以入乎微,虽小大不同,至于深化则一也。 这讲明 悟 的等差主要是由于个人的 悟性 ( 智慧觉悟) 不同造成的。既然 悟境 等差,那
15、么怎样到达最高的审美体验境界呢? 这就需要通过读书储学、博采通观、开拓视野以及开掘心灵世界的方式来实现艺术境界的向上超越。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讲: 夫 悟 而曰 妙 ,未必一蹴即至也; 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 可见悟境的深切进入是一个不断修炼的经过,不可一蹴而就。元代儒家学者刘埙在(隐居通议中提出要以 慧觉 ( 妙悟) 不断开拓人生境界。 他讲: 世之未悟者,正如身坐窗内,为纸所隔,故不睹窗外之境。及其点破一窍,眼力穿逗,使见得窗外山川之高远,风月之清明,天地之广大,人物之错杂,万象横陈,举无遁形,所争唯一膜之隔,是之谓悟。 这里讲的是 未悟 与 破悟 的分别,也是悟前与悟后在人生境界上
16、的等差。 道家追求的 天人合一 的超越之路是审美悟境超越讲的先声。(庄子 大宗师有一段南伯子葵与女偊关于悟道的对话,华而不实讲: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 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 朝彻,而后能见独; 见独,而后能无古今; 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在庄子看来,学道的经过就是静参悟入的艰苦经过,它要分别经过 外天下 外物 外生 朝彻 见独 无古今 直至 不死不生 这般弯曲复杂艰辛的心路历程。 外 就是摒弃、隔断、忘却的意思, 朝彻 是灵府洞开、确立悟道心胸的阶段,之后逐步进入 见独 无
17、古今 不死不生 的心理境界,心灵恍然大悟如朝阳普照,体悟到不将不迎、无时无空的物化境界。庄子这种从隐晦到开朗、从蒙蔽走向澄明而最终体验到生命的本真世界,与禅宗通过 三学 ( 戒、定、慧) 来见道成fo的思想极具相通性,庄禅的悟道思想共同对中国美学和艺术实践有着宏大的影响。 禅悟的超越思想对审美妙悟超越亦有深入启发。禅宗里的吉州青原惟信禅师有关于禅悟 三关 的描绘叙述,他讲: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惟信禅师所讲的参禅悟道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参( 悟) 前境,参( 悟) 入境,参
18、( 悟) 后境。悟前境是常人之境,是本性遮蔽的色相世界; 悟入境是进入悟的经过,是对色相世界的否认,转而寻求真性的经过; 悟后境是对参悟经过的升华而非终结,是妙悟体验的最高层次,能否定之否认的大彻大悟,真正进入智慧观照的境界,一种恢复本然的自由自得的境界。 这三种参禅体验中的见解,固然有别,但相互相关或由此及彼,代表不同阶段的不同感悟水平。 这三个阶段也是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由相互分离而打破藩篱间隔,进而冥合为一的经过。 另外,禅宗好以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 韦应物诗) 为第一境,以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 苏轼语) 为第二境,以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 崇慧禅师语) 为第三境。第一境以
19、 寻 这一动作点题,讲明世界是人的审视对象,人是世界的探寻者,人与世界是分离的,这是妙悟活动的起点。在第二境中,人的主体地位隐去,物我两忘,人与境谐,进入 水流花开 的自在兴现境界。第三境则是无时无空、霎时永远恒久的最高体验境界,极具超越性。 庄子的 三外 照彻与惟信禅师以及禅宗三境超越的禅悟思想具有美学的意蕴。受其影响,在古代文艺思想中有类似的三境讲,如蔡小石先生在(拜石山房词序中讲: 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杳而弥深。始读之则万萼春生,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再读之则烟涛泓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卒读之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