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不同模式铁路客运站改扩建工程的特点及重难点,大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研究不同模式铁路客运站改扩建工程的特点及重难点,大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不同模式铁路客运站改扩建工程的特点及重难点,大学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研究不同模式铁路客运站改扩建工程的特点以及重难点,大学论文内容摘要:由于铁路客运站其特殊的建筑属性,也增加了客运站改扩建工程的设计难度。以实际工程设计项目为研究素材,根据线路等级、客运站规模及重要性对复杂的铁路客运站改扩建形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将铁路客运站改扩建工程归纳为高难度大型站、高难度小型站、低难度小型站、低难度大型站4种形式,深切进入研究不同形式改扩建工程的特点以及重难点,归纳设计原则,针对性提出不同改扩建形式的设计重点。 本文关键词语:铁路客运站; 改扩建形式; 设计重点; Abstract:Because of the special architectural properties
2、,it increases the design difficulty of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passenger railway station. Through research on practical projects,according to the railway grade,the scale and importance of passenger railway station,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mode is summed up into four modes :hi
3、gh difficulty with large-scale station,high difficulty with small-scale station,low difficulty with small-scale station and low difficulty with large-scale station,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iculties of different modes of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projects are deeply studied,the design principle
4、s are summarized,and the design points of different mod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passenger railway station;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mode; design points; 我们国家铁路建设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的生活方式引发出行形式的转变,中短途及中长途出行越来越多地成为日常办公、生活及旅行不可或缺的部分。伴随出行需求的增加,我们国家铁路建设发展呈现出普通线路改造提速,高速线路在全国范围内大量
5、新建两大主要特点,由此也掀起全国范围内铁路客运站改扩建的浪潮。 1 我们国家初代铁路客运站的发展特点分析 建国以来,我们国家铁路事业走上了独立发展之路,铁路客运站建设也随之兴起,受时代发展的推动,铁路交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2004年,公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此为起点,2006年发布(铁路 十一五 规划,标志着我们国家进入铁路建设全面崛起的时代。在过去的10年里,人们亲眼见证了进入高铁时代的中国速度,见证了铁路客运站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于此同时,也看到了飞速发展背后遗留的问题和隐患。 1.1 初始定位与实际现在状况不符 高速铁路初始定位与国民出行实际现在状况不符。2007年,中国铁
6、路第6次提速,开行时速200250 km、到站经停时间25 min,有效缩短了中长途客运时间。高速铁路的初始定位为 即停即走、快速疏解 ,在这种形式下,旅客滞留客运站的时间短,不会聚集大量候车旅客,以京津城际、京沪高铁等为代表的初代铁路客运站设计均以小规模为主。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出行方式的转变,中长途出行频率大、人数多成为新的特点,初代铁路客运站的规模过小与候车旅客增加之间矛盾日益凸显。以苏州北站为例,当前该站日均旅客发送量已破万人,而苏州北站建筑规模仅为8 000 m2,已无法知足现在状况旅客出行要求。 1.2 铁路客运站的功能升级 城市发展引发铁路客运站的功能升级。过去10年是我们国家
7、城市迅猛发展的10年,城镇化发展迅速、城市领域不断扩张。早期承当郊区货运功能及少量客运功能的城市郊区客运站,随着城市发展逐步被划入市区,承当起市区的主要客运疏解功能。 以广西百色市田阳火车站为例,田阳站始建于1995年,为普速客货混型车站,客运站建筑规模仅1 500 m2.伴随2021年南昆客专的开通,田阳站逐步承当起主要的城市客运功能,客运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的发展,田阳县迎来 撤县改区 ,田阳站也即将更名为百色东站,面对客运站功能升级和客流增加的考验,改扩建工程势在必行。 1.3 客运站功能性改扩建 新建铁道路路引入促使客运站进行功能性改扩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 为适应全面建设
8、小康社会的目的要求,铁路网要扩大规模,完善构造,提高质量,快速扩大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 截至2020年,我们国家铁路营业里程已近14万km,且仍有多条规划线路等待建设,现代铁路客运站已从交通节点转变为交通枢纽,其服务的铁道路路也从一条向多条转变,客运站的枢纽功能越来越凸显。以北京黄村站为例,原黄村火车站为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上的普速客运站,因京雄城际的引入,为知足新老线路之间的便捷换乘、提升旅客出行候车舒适性,需对既有火车站进行功能性改扩建。 综上所述,初代铁路客运站发展至今,因初始定位、城市发展及铁道路路网逐步完善等原因,均出现不适应现代国民出行需求的情况,迫切需要通过铁路客运站的改扩
9、建工程进行改善和优化。 2 铁路客运站改扩建形式分析 近年来,铁路客运站开展的改扩建工程不在少数,对这些改扩建工程进行分析归类不难发现,所有的改扩建工程项目其改造的侧重点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2.1 铁路客运站改扩建重点分析 2.1.1 扩容 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进程快、人口诸多、地缘辽阔,近年来的旅客出行人数和出行频率同步快速增长,就我们国家铁路客运站改扩建情况来看,最主要的改扩建目的为扩容,即既有铁路客运站规模无法知足旅客出行需求,需扩大客运站规模及候车厅规模。 2.1.2 空间环境改造 随着我们国家客运交通及货运交通的不断更新换代,很多客货混用的车站转变为单纯客运站。因而,需优化
10、既有站房中的客运空间,改造货运功能空间。另外,铁路客运站设计越来越重视核心功能空间,并对附属空间采用集约化设计。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必须扩大候车空间面积,缩小附属房屋及设备用房的面积,以及对现有候车空间较小的客运站,亟须此类改造。 2.1.3 优化交通流线 铁路客运站的旅客进出站流线设计与旅客出行便捷性息息相关,也与客运站容量和规模有一定联络,在铁路客运站改扩建的实际项目中,客运站建筑规模的扩建通常伴随对交通流线的优化。而旅客的进出站跨线设施改造工程,有可能对线路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此为铁路客运站改扩建工程的难点所在。 2.1.4 交通枢纽改造 结合其他交通设施的枢纽一体化改造。早期的铁路客运站存在
11、对客站建筑以外空间缺少规划和设计的弊端,随着交通形式的转变,铁路客运站不再单独是为铁路运输服务的交通站点,而是服务于城市综合交通的枢纽中心,旅客的出行流线从客运站建筑延伸至各个换乘设施,空间和流线的组织需综合统筹,实现便捷换乘。 2.2 客运站改扩建形式分析 以上归纳总结的铁路客运站改扩建工程的侧重点,应从拆除、设施改造和定位3方面分析。 2.2.1 拆除 改扩建均牵涉一个既有客运站拆不拆的关键性问题。不同的客运站形式、规模相对应的拆除难度也不尽一样,这是进行改扩建工程首要考虑的问题。 2.2.2 设施改造 跨线设施能否进行改造,跨线设施包含进出站旅客地道、天桥及线上候车厅等设施,跨线设施的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