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之路,社会保障论文.docx
《考察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之路,社会保障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察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之路,社会保障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察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之路,社会保障论文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是主要以老年人为保障对象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总称,包括公共年金制度、老年医疗保障制度、老年社会救助制度以及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等。在日本,当代意义上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于二战之后。早在 1961 年,日本就已经实现了 国民皆年金、国民皆保险 ,即实现了公共年金和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年金的给付水平逐年提高,在老年人的医疗方面也实现了免费化。进入 80 年代之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已初见端倪,经济高速发展也逐步进入尾声,日本引入了退职者医疗制度和老年保健制度,用以替代之前的老年免费医疗制度,
2、并创设了国民年金,使日本由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企业年金三层构造组成的年金制度最终构成。但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加速,经济长期低迷,老年社会保障支出快速增长,以及老年长期护理需求日益攀升,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此,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获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日本所经历的这些问题,很多都是我们国家正在或者将要面临的问题。考察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之路,对于完善我们国家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动因 一快速
3、发展的人口老龄化 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是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最根本动因。1970 年,日本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到达 733 万人,占总人口的 7.1%,进入了老龄社会。进入老龄社会之后,日本的老年人口规模快速扩大,老龄化程度急剧加深。到 1990 年,日本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增加到 1489 万人。二十年间老年人口数量增长了近一倍,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上升到了 12.0%。到 2000 年,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又增加到 2200 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上升到了17.3%。最新数据显示,2020 年日本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 3000 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上升到
4、24.2%。估计将来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会继续加深,到 2021 年、2025 年和 2055 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分别上升到 20.8%、30.3% 和 39.4%。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的同时,日本 75 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也快速上升。2018 年 75 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已经到达 1511 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 11.8%。估计到 2021 年、2025 年和 2055 年,这一比例将分别上升到 13.0%、18.1% 和 26.9%。 日本人口老龄化逐步呈现出了 程度高、规模大、速度快、高龄化 的特征。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影响了日本的经济发展,迫使日本对
5、原有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二老年社会保障支出急剧增长,经济长期低迷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使得日本老年社会保障支出急剧增长,十分是公共年金和医疗保险支出的增长态势尤为突出。1970年,日本公共年金和医疗保险支出仅为 0.9万亿日元和 2.1 万亿日元,两项支出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仅为 4.9%;但到 1990 年,这两项支出已经快速增长到了 24 万亿日元和18.4 万亿日元,两项支出的总额在二十年间里增长了 14 倍,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也上升到 12.3%;而到 2000 年,这两项支出已经到达了 41.2 万亿日元和 26 万亿日元,占到国民收入的 18.1%。老年社会保障支出的急剧
6、增长导致了日本老年社会保障的收支赤字。 例如,从 1993 年到 2018 年,日本老年人介入率最高、由全国健康保险协会掌管的医疗保险,除了少数年份之外几乎年年都是收支赤字,2002 年赤字最高达 5535 亿日元。 从2005 年到 2007 年,日本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的资金积累总额也分别减少了 0.4 万亿日元和5.6万亿日元,即分别减少了3.7%和4.2%武锐等,2018。在老年社会保障支出急剧增长甚至出现收支赤字的情况下,1973 年的石油危机结束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到了 90 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一蹶不振,甚至在 1997 年初次出现了负增长。经济的长期低迷使日本老年社
7、会保障制度所依靠的物质基础发生了动摇宋健敏,2020。 三少子化与代际奉养负担加重 从日本人口构造的变化来看,不仅仅老龄化速度很快,少子化现象也日益凸显。这与日本女性婚龄的推退,以及已婚夫妇生育子女数量的下降直接相关。1970 年日本进入老龄社会时,其 14 岁及下面的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有 24.0%,但到 1990 年,这一比例已经降至 18.2%,到 1997 年,少年人口比例已经低于老年人口比例,此后继续降低,到 2020 年这一比例已经降至 13.0%。估计到 2045 年这一比例将降至 9.9%。 在少子高龄化的背景下,20 到 64 岁这一年龄段的在职人口与 65 岁以上的老
8、年人口的比例由2000 年的 3.6:1 变化到 2005 年的 1.9:1,估计到 2050 年将进一步降至 1.4:1宋健敏,2020。人口构造的少子高龄化使得经济长期低迷的日本影响到了其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十分是在公共年金和医疗保险制度上的代际负担公平,代际奉养负担变得越来越沉重。假如不对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势必会给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带来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对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自信心。 四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日益攀升带来老年人长期护理难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日益攀升。1996 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一项预测显示,日本国内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人数在 2000 年、
9、2018 年和 2050 年将分别到达 280 万人、390 万人和 520 万人宋金文,2018。但实际上,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数量的增长速度比预期的要快得多。2000年日本被认证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仅有 218 万人,但到 2005 年这一数字就迅速增加到了411 万人,超过了 2018 年的预期水平,到2020 年又增加到了 533 万人,超过了 2050年的预期水平朱秋莲等,2020。在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日益攀升的同时,日本的家庭构造也发生了宏大变化。1970 年,日本家庭平均人口数从 1953 年的 5 人减少到 3.45人,1990 年又减少到 3.05 人,到 2000 年家庭平均人口数
10、已减少到缺乏 3 人。与此同时 65 岁及以上独居老人家庭和夫妇家庭逐年增加。1975 年、1990 年和 2000 年,这两种老人家庭形态占老人家庭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21.7%、36.3% 和 46.6%。也就是讲,到了2000 年,日本有将近一半的老人家庭属于空巢家庭。 近年来,随着家庭人口数量的减少以及空巢家庭的增加,家庭的护理功能越来越弱。怎样知足如此诸多,且日益攀升的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已经成为日本社会亟待解决的一项社会性难题。 综上所述,在日本人口构造老龄化、少子化,以及经济长期低迷的背景下,老年社会保障支出快速增长,代际奉养负担越来越沉重,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这
11、些因素的影响之下,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难以为继,怎样使得该制度得以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日本的一项重大政策课题。 二、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策略 一策略一:开源节流,维持公共年金制度的可持续性 20世纪90年代,受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以及经济长期低迷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公共年金的给付压力越来越沉重。随之日本开场推动公共年金制度向着扩大资金来源、减少资金支出的方向改革,以尽可能地维持公共年金制度的可持续性。 1. 提高缴费基数和费率,增加负担比例 为扩大资金来源,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将参加公共年金的年限由以前的 25 岁降至 20 岁 , 延长了养老保险金交纳时间,并提高了年金的缴费基
12、数,将工资收入和奖金收入同时纳入保险金交纳基数,同时规定 65 至 69 岁的公司职工也必须缴纳保险费武锐等,2018。其次,2004 年,日本在对公共年金制度改革时又提出,将厚生年金的保险费率从 2004 年 10 月的 13.58%基础上每年提高 0.35%,国民年金的保险费从 2005 年 4 月的 13,300 日元基础上每年提高 280 日元,到 2021 年分别到达 18.30%和 16,900 日元,并固定下来新川敏光,2018。再次,提高国民年金中承当的比例,2018 年之后国民年金中承当的比例从之前的三分之一提高到了二分之一宋健敏,2020。 2. 推延年金给付年龄,引入年金
13、金额自动调整机制 为了减少年金支出,日本首先提高了年金的给付年龄。1994 年,日本决定将厚生年金中基础年金部分的给付年龄,男性自 2001年到 2020 年,女性自 2006 年到 2021 年,分阶段从 60 岁提高到 65 岁新川敏光,2018。2000 年对厚生年金收入比例部分的年金给付年龄也进行了调整。从 2020 到2025 年,男性给付年龄逐步从 60 岁提高到65 岁,女性给付年龄的提高也将在其后 5 年进行宋健敏,2020。其次引入了年金金额自动调整机制。在这样的机制下,对年金金额的调整除了考虑税后工资和物价的增长率外,还要考虑被保险人数量的减少率和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由于调
14、整后的年金变动率小于人均税后工资和物价的增长率。 3. 改革公共年金的管理和运营方式,提高基金投资收益 日本基金管理和运作一直采取比拟保守和慎重的方式方法,由国家直接管理和控制年金基金的运营。2002 年日本年金基金收益率为 -8.46%,投资收益减去应支付的养老保险金后,出现了 3.06 万亿日元的巨额赤字。 2007 年日本年金再次投资亏损,亏损额度高达 5.84 万亿日元,年收益率为 -6.41%王佳丽,2018。为了解决年金基金在管理和运营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日本组建了年金经营基金会,以扩大民间人士和精英人才对基金管理和经营的介入,同时引进竞争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养老保险基金引向资
15、本市场,并特设投资专门委员会,对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资金进行严格调查和审核,还推行国际财会标准制度,将经营状况的一切信息彻底公开,接受国民及国际社会的监督尹成远等,2005。 二策略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重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 日本 1973 年施行的老人免费医疗制度提高了老年人的福利,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人医疗保险支出快速上涨。为此日本于 1982 年和 1984 年建立了老人保健制度和退职者医疗制度,取代了老人免费医疗制度。但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使得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继续大幅度上涨,日本国内要求改革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进入 90年代,日本对老年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
16、革的要旨是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平衡各医疗保险制度的负担。 1. 提高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和自费额度 1996 年日本将管理的 雇员健康保险 缴费率从 8.2% 提高到 8.5%, 由雇主和工人共同负担,被保险人和家属在门诊看病时 , 自个要负担一部分药费;同时相应降低了药价基准和医疗费用的报销标准杨晶鑫等,2018。2002 年日本提出了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整体目的,将享受老年人保健制度的对象由原来的70岁每年提高1岁,到 2007 年提高至 75 岁,并提高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限度额的上限,向高收入老年人征收20% 的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宋金文,2005。 2008 年又调整了个人负担额度,65-70
17、岁负担30%,70-74 岁负担 20%许春淑,2018,同时根据老年患者的收入水平,将门诊时的自费额上限由原来的一律 3000 日元 / 月,提高到 8000 至 40,200 日元 / 月;将住院治疗时的最高自费额,由原来的 15,000 日元 / 月至37,200 日元 / 月提高到 15,000 日元 / 月至72,300 日元 / 月王伟,2007。 2. 建立后期高龄者医疗制度 日本在 2006 年修改(关于确保高龄者医疗相关的法律时废除了退职者医疗制度,确定单独设立一项以 75 岁及以上的后期高龄者为对象的后期高龄者医疗制度,并于 2008年 4 月 1 日起施行。后期高龄者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