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会计领域的意义及启示,财务会计论文.docx
《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会计领域的意义及启示,财务会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会计领域的意义及启示,财务会计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会计领域的意义及启示,财务会计论文利益相关者理论是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英等国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形式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是一个从利益相关者 影响 、 介入 到 共同治理 的经过。20 世纪 80 年代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广泛吸收借鉴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及社会学等学科营养,得到了迅速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成为分析影响企业组织行为的一个既定理论框架郑海东等,2008,广泛应用于公司治理、企业战略管理、伦理管理、财务管理及绩效评价等领域,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会计学研究领域,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企业会计提供了一种思路,无疑会对我们
2、国家企业会计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当代意义上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思想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1963 年,美国斯坦福研究中心将 利益相关者 定义为: 对企业来讲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假如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 这是当代意义上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概念的初次界定,即狭义的利益相关者概念。1984 年弗里曼提出了一个经典的广义的利益相关者概念 那些能影响企业目的的实现或被企业目的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 Freeman,1984。它包括股东、债权人、经理人、雇员、供给商、顾客、社区和环境等。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大大促进了该理论的发展。但采用这一广义的利
3、益相关者界定方式方法,在进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实证研究和应用推广时存在难以详细操作的缺陷;除此之外,对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 等量齐观 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所得结论令人难以信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多种类别,不同类别的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利益诉求不同,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国外学者在对利益相关者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分类方式方法以便于研究。当前国际上比拟通用的分类方式方法是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Charkham1992根据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能否存在交易性契约关系,将其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与公众型利益相关者两类。1997 年美国学者 Mitchelland Wood 提出米切尔评分法,将
4、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结合起来,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合法性和紧迫性三个特征将其分为潜在型利益相关者、期望型利益相关者及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三类。西方学者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经历了一个 窄定义 宽认识 多维细分 属性评分 的经过。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学者们广泛采用的定量化评分法大大促进了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也使该理论具有了可操作性贾生华,陈宏辉,2002。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了国外很多学者的支持,通过布莱尔、多纳德逊、克拉克森及米切尔等学者的不懈努力,该理论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建立了比拟完善的理论框架刘利,2008。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大的奉献在于:提示企业经营者应更多地
5、关注股东以外其他类别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Jones1995以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助于解决企业经理人的 时机主义 问题,企业在互信和合作的基础上与利益相关者签约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该理论也遭到了反对者的抨击,以为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过于广泛化,平衡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意味着企业经营者需要兼顾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导致企业目的的泛化。从当下的利益相关者治理实践和企业所有权理论的研究现在状况来看,股东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类利益相关者,但并不能因而得出股东是企业唯一的一类利益相关者的推论。股东与其他类别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将是一个趋势。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
6、所做的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成果较多,比拟深切进入。同国外研究成果相比,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多数是规范性研究,缺乏实证研究成果,理论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缺乏可操作性,当下国内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还处于进一步发展阶段。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会计领域中的必要性分析 尽管当前利益相关者理论面临不少的挑战,尚未发展成为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但这并不阻碍我们借鉴其重要观点来探寻求索发展我们国家现行会计理论体系。 股东至上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以为企业价值增值的来源仅仅仅是股东最初投入的物质资本要素,不能促进企业总体财富的有效创造。利益相关者理论以为,企业不仅要为股东服务,而且要为诸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企
7、业的竞争优势源于其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华而不实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最重要源泉,利益相关者导向形式能够促进企业总体财富的创造。 因而,应对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权益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维护,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物力、人力与社会资本所有者共同介入企业价值增值共享,调动增值创造者的积极性,有助于实现 企业价值增值增大 各方收益大 鼓励力大 价值增值更大 的良性循环张智霞,2018,增进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与合作,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们国家会计发展与改革的几点启示 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并未达成共鸣,但不管是狭义的利益相关者界定还是广义的界定,均为我们讨论企业与利益
8、相关者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不同的分析角度。企业是 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 。 笔者以为,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者、员工等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价值链上的供给商及客户等。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对企业目的的重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维护股东的利益,还要兼顾员工、债权人、供给商、客户、社区居民等其他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的目的应由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变为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会计是企业的一个子系统,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企业目的的变革必然影响会计的发展。因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对企业会计的发展产生
9、深远的影响。企业会计的发展应密切关注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知足其信息需求,维护其权益,并将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变化看作促进会计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进而变革会计理念和会计行为。 一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考虑会计目的的定位 21 世纪利益相关者治理将成为公司治理的发展方向,企业目的由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取代股东价值最大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张智霞,2018。会计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目的的,因而,在企业目的变化的情况下,会计目的能否适用呢?分析如下:关于会计目的会计学界构成了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 受托责任观 ,另一种是 决策有用观 。 受托责任观 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现实的资产所有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