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母细胞成熟中MAM的重要性分析,生理学论文.docx
《卵母细胞成熟中MAM的重要性分析,生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卵母细胞成熟中MAM的重要性分析,生理学论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卵母细胞成熟中MAM的重要性分析,生理学论文摘 要: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 MAM)是细胞内线粒体与内质网间的物理偶联合构,在调节线粒体动力学、钙信号传递、脂质加工与运输、线粒体自噬以及内质网应激等经过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MAM的这些生理功能对于卵母细胞的成熟是特别重要的。近年来研究发现,MAM上的多种蛋白介入了卵母细胞的成熟经过。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MAM相关蛋白介入卵母细胞成熟经过的研究进展,为了解卵母细胞成熟调控机制、卵母细胞质量鉴定以及提高辅助生殖成功率提供新的考虑方向。 本
2、文关键词语 :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卵母细胞成熟;线粒体动力学;钙离子转运; Abstract: The specific sites of physical association between endoplasmic reticulum(ER) and mitochondria are known as 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MA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dynamics, calcium
3、signaling, lipid processing and transportation,mitochondrial autophagy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Thes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MAM are very important for oocyte maturation. It has recently become clear that many proteins in MAM are crucial for oocyte matur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
4、esearch progress of MAM involved in oocyte matur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direc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oocyte maturation,oocyte quality identifi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assisted reproduction. Keyword: 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
5、c reticulum membrane(MAM); Oocyte maturation; Mitochondrial dynamics; Calcium transport;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MAM)是指线粒体与内质网之间距离很近但并不融合的区域,使细胞器既能够保持独立又能够相互沟通。由于细胞内这一特定区域中多种蛋白能够发挥不同的功能,MAM在线粒体动力学、钙信号传递、脂质加工与运输、线粒体自噬以及内质网应激等经过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研究发现,MAM相关的多种蛋白介入了卵母
6、细胞的成熟经过,这可能为监控卵母细胞成熟经过以及鉴定卵母细胞质量和发育潜能都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卵母细胞的质量越来越遭到人们重视,本文扼要讨论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与卵母细胞成熟之间的关联并共享相关进展。 1 、MAM概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发现,真核细胞中的内质网作为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的很多细胞器构成接触位点,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过氧化物酶体、内质体、溶酶体、脂滴以及质膜等(Elbaz,Schuldiner,2018;Friedman,Voeltz,2018)。细胞器之间的接触位点被以为是细胞器之间距离很
7、近但并不发生本质融合的区域,因而每个细胞器既能够保持自个的特性又能够与其它细胞器互相作用,协同调节细胞代谢、信号转导和基因表示出等。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 能量工厂 ,与内质网的接触位点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门。在动物细胞和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都能够观察到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的接触位点,其接触位点上的蛋白也已被广泛地研究,如线粒体融合蛋白(mitofusin,Mfn)、三磷酸肌醇受体蛋白(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IP3R)、电压依靠性阴离子通道蛋白(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8、,VDAC)、线粒体分裂蛋白1(mitochondrial fission 1 protein,Fis1)、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31(B cell receptor associated protein 31,BAP31)、酪氨酸磷酸酶互相作用蛋白51(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interacting protein 51,PTPIP51)和囊泡相关膜蛋白B(vesicl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associated protein B,VAPB)等(Iwasawa et al.,2018;Merkwirth,Langer,200
9、8;Szabadkai et al.,2006)。 线粒体与内质网之间的距离不是恒定的。例如粗面内质网上由于存在核糖体,线粒体外膜与粗面内质网之间的距离(约2035 nm)就大于线粒体外膜与滑面内质网之间的距离(约1015 nm)(Filadi et al.,2021)。MAM在调节线粒体动力学、钙信号传递、脂质加工与运输、线粒体自噬以及内质网应激等经过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线粒体与内质网之间的距离很可能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Rowland,Voeltz,2020;Vance,Jean,2020;Kornmann,2020)。 2 、MAM的主要生理功能 MAM接触位点由多种蛋白构成,通过不同蛋白
10、发挥其各自的功能,MAM介入调节了线粒体动力学、钙信号传递、脂质加工与运输、线粒体自噬以及内质网应激等经过(Rowland,Voeltz,2020;Vance,Jean,2020;Kornmann,2020)。 2.1、 介入调节线粒体动力学 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和形态是动态变化的,在细胞的不同时期以及细胞的各种生化反响经过中,通过调节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能够使细胞发挥不同的功能。线粒体融合与分裂之间的相对平衡对维持线粒体质量及功能特别重要,动力学相关GTP酶在这一经过中起着关键作用(Gao et al.,2021)。 MAM介入调节线粒体的融合经过。在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中发现了一种主要位于线粒
11、体外膜上的GTP酶Mfn,Mfn包括Mfn1和Mfn2两种亚型(Rojo et al.,2002)。内质网膜上的Mfn2与线粒体外膜上的Mfn1或Mfn2凭借蛋白本身的构象可塑性互相缠绕,构成同型或异型的构造复合体,由此构建了内质网与线粒体之间的桥梁(de Brito,Scorrano,2008)。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Mfn1/2与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另一种线粒体融合GTP酶,视神经萎缩蛋白1(optic atrophy 1,OPA1)共同介导了线粒体的融合(Cipolat et al.,2004)。 MAM介入调节线粒体的分裂经过。在MAM中发现了Fis1和BAP31的互相作用(Iwasawa
12、et al.,2018)。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Fis1将主要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募集到线粒体外膜的裂变位点上,Drp1通过寡聚化构成环状构造,然后通过自组装和GTP水解使线粒体膜发生断裂,介导和调节线粒体的分裂经过(Stojanovski et al.,2004)。BAP31是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能够调控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的降解和凋亡途径(Wakana et al.,2008)。当Fis1与MAM中的BAP31结合时,细胞凋亡信号被传递至内质网,进而启动细胞凋亡途径(Iwasawa et al.,2018)。 2.2 、
13、介入调节钙信号 内质网和线粒体在细胞钙信号的传递中起着核心作用,华而不实MAM是钙信号传递的特殊微区。内质网被以为是细胞内钙离子储存的主要区域。肌浆/内质网钙离子ATP酶(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SERCA)是一种将钙信号从细胞质转运到内质网的蛋白质,并富集于MAM处。SERCA的过度表示出使内质网中的钙离子超载,也增加了内质网与线粒体间的钙信号传导,导致线粒体的功能缺陷(Pinton et al.,2001)。跨膜蛋白IP3R能够使钙离子从内质网释放,导致细胞质内钙离子迅速增加,线粒体通过与内质网的密切接触而吸收大量的钙离子。Sig1R也定位于M
14、AM,Sig1R与Bi P构成一个对钙离子敏感的伴侣复合物,能够稳定IP3R的构象,保障内质网与线粒体之间的钙信号能够正常传导(Hayashi,Su,2007)。内质网释放的钙离子通过VDAC通道穿过线粒体外膜,到达线粒体内膜,再通过线粒体单向转运蛋白(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MCU)复合物使钙信号从线粒体内膜进入到线粒体基质中(De Stefani et al.,2020)。然而,当线粒体基质内的钙离子浓度过高时,会导致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使细胞色素c等促凋亡因子被释放到胞浆中,进一步引发细胞凋亡(Bonora et al.,2021)。 2.3、 M
15、AM的其他功能 MAM还介入磷脂代谢与转运、内质网应激反响、线粒体自噬经过等。研究发现MAM中相关蛋白Mfn2、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PERK)等均介入内质网应激的调控(Hern ndez-Alvarez et al.,2022)。VAPB-PTPIP51是MAM上的连接蛋白,通过特异的si RNA干扰其蛋白表示出发现MAM构造变得疏松,自噬体构成增加,表示清楚VAPB-PTPIP51可能影响细胞内自噬经过(Gomez-Suaga et al.,2021)。MAM外表富集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yl coenzyme
16、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ACAT),ACAT是细胞内唯一催化游离胆固醇和长链脂肪酸合成胆固醇酯的酶,在体内胆固醇代谢平衡经过中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提示MAM可能是胆固醇与磷脂合成的重要位点(Rusi?ol et al.,1994)。 3 、MAM介入的相关功能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 在MAM介入的相关功能中线粒体动力学及钙信号传递对于卵母细胞的成熟经过至关重要。已有大量研究报道钙离子作为一种内源性信号的信使介入了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经过的调控,钙信号在卵母细胞阻滞恢复及胞质成熟中不可或缺(Machaty et al.,2021;Tosti,2006;Orreniu
17、s et al.,2003)。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中心,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经过的中心体构成、纺锤体的微管运动、蛋白分子水平的磷酸化及去磷酸化等活动均需要线粒体提供大量的ATP (Sun et al.,2001)。 3.1 、钙信号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 钙离子是一种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信号分子,介入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在细胞的多种生理经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erridge et al.,2000)。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钙信号在卵母细胞的成熟经过中也至关重要。Paleos和Powers (1981)发现体外培养液中不添加钙离子固然不会影响小鼠(Mus musculus)卵母细胞的生发泡破裂(germina
18、l vesicle breakdown,GVBD)经过,但是这种环境下的卵母细胞无法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除此之外,还发如今一定的钙离子浓度范围内,随着培养液中钙离子浓度增加,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也更高层次。Carroll和Swann (1992)初次报道了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经过中存在自发的钙振荡,这种钙离子浓度的波动可能与卵母细胞的胞质成熟有关。Homa (1993)等通过向卵母细胞中显微注射钙信号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发现细胞内游离的钙离子作为一种内源性信号的信使介入调控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经过。Mehlmann (2005)还指出钙离子螯合剂使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生延迟。Liang(201
19、8)等发如今牛(Bos taurus)卵母细胞中,钙离子浓度从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期开场不断增加,在M期到达最大值,之后下降到相对稳定的水平。钙离子在GV期主要分布在卵母细胞皮质区,在GVBD期仍主要分布于皮质区并趋向细胞中心扩散,M期逐步从皮质区转移至染色体区,M期大量的钙离子聚集于极体中。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调控着卵母细胞生发泡的破裂、第一极体的排出和受精卵母细胞的活化。适当增加钙离子的浓度能够促进处于M双线期阻滞和M中期阻滞的卵母细胞从阻滞中恢复,而超出生理范围的钙离子会诱导卵母细胞的凋亡(Machaty,2021;Tosti,2006;Orrenius et a
20、l.,2003)。 3.2、 线粒体动力学变化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 在卵母细胞成熟的经过中,线粒体的数量、形态和空间分布都处于动态变化中,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经过中的中心体构成、纺锤体的微管运动、蛋白分子水平的磷酸化及去磷酸化等活动均需要线粒体提供大量的ATP。在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沿着微管在细胞内移动,在特定区域发挥功能(Yu et al.,2018)。在G期,线粒体主要分布于卵母细胞的皮质区,这可能与此时期皮质区的高能量需求有关,卵母细胞在这个阶段需要卵丘细胞支持。G期卵母细胞的线粒体为圆形,嵴少或呈管泡状嵴。在GVBD期前,线粒体逐步向卵母细胞核周聚集,一方面可能是为了
21、提供ATP,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调节游离钙离子浓度,由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是卵母细胞GVBD发生的先决条件。在M期,线粒体在核周区域继续聚集,这可能与减数分裂的高能量需求有关,如纺锤体组装、染色质凝聚和运动以及极体释放,此时线粒体数量增加,呈长梭形,嵴呈板层状(Sun et al.,2001)。然而,在细胞分裂时,线粒体并不是均匀地分离,而是向卵母细胞定向的纺锤体极移动,这种有利于卵母细胞的不对称遗传保证了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得以保存,为哺乳动物早期发育提供ATP (Dalton,Carroll,2020)。卵母细胞成熟后,线粒体在卵母细胞胞质中均匀分布。线粒体动力学也在卵母细胞成熟经过的细胞器
22、重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MAM相关蛋白与卵母细胞成熟 MAM中介入钙信号调节与转运的蛋白质IP3R和VDAC,以及介入线粒体融合与分裂的蛋白质Mfn和Drp1都与卵母细胞的成熟密切相关。华而不实,IP3R介导钙离子从内质网释放,使细胞质内钙离子迅速增加;VDAC介导钙离子穿越线粒体外膜,到达线粒体内膜。Mfn通过本身构象改变构成复合体进而构建线粒体与内质网间的接触位点,同时在线粒体的融合经过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Drp1通过自组装和GTP水解能够使线粒体膜发生断裂,介导和调节线粒体的分裂经过。 4.1、 IP3R与卵母细胞成熟 IP3是由磷脂酶C催化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水解产生的一
23、种重要的细胞内第二信使分子。IP3进入胞质后与内质网膜外表的受体IP3R结合引起构象变化,使钙离子从内质网释放到胞质中,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进而启动钙信号系统,激发一系列效应(Lee et al.,2006)。IP3R家族由不同基因编码的三个亚型组成,分别是IP3R-1、IP3R-2和IP3R-3 (Joseph et al.,2000)。不同的IP3R亚型对IP3的亲和力不同,华而不实IP3R-2对IP3的亲和力最高,其次是IP3R-1和IP3R-3 (Tu et al.,2005)。除IP3外,钙离子、ATP和很多蛋白质可以以对IP3诱导的钙离子释放进行变构调节(Hedgepeth et
24、 al.,2021)。细胞内钙离子的适度增加加强了IP3R对IP3的结合能力,而过量的钙离子则对IP3R具有抑制作用(Mak et al.,2003)。这些互相制约的机制有助于细胞内钙信号的时空动态调控。 卵母细胞中存在IP3R的三种亚型,但IP3R-1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中的表示出量显着高于IP3R-2和IP3R-3(He et al.,1999)。卵母细胞从G期到M期的成熟经过中,钙离子释放的敏感性增加。在未成熟的G卵母细胞中,IP3R-1在整个细胞质中均匀分布。而在卵母细胞成熟经过中,IP3R-1的定位和聚集发生了改变,IP3R-1在质膜周围出现了直径为12 m的积聚(Mehlmann 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