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西文学史和批评史的钱锺书创作论,文学理论论文.docx





《基于中西文学史和批评史的钱锺书创作论,文学理论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中西文学史和批评史的钱锺书创作论,文学理论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中西文学史和批评史的钱锺书创作论,文学理论论文钱锺书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中较早肯定中西文艺理论比拟研究( 即比拟诗学,comparativepoetics) 的一位。他强调中西文论的互相阐发与对话,并将其视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最基本的途径。(谈艺录中论李贺,曾谈及文艺创作中的模拟自然与修饰自然。他由李贺 笔补造化天无功 一语引申开来: 夫天理流行,天工造化,无所谓道术学艺也。学与术者,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人心之通天者也 顾天一罢了,纯乎自然,艺由人为,乃生分别 。1( P 154) 对此,古今中外很多批评家都有过自个的考虑,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以及继承希腊罗马批评传统的英国古典
2、主义批评家,如菲利普 锡德尼( Philip Sidney) 、约翰 德莱顿( John Dryden) 、亚历山大 蒲伯( Alexander Pope) 和塞缪尔 约翰逊( Samuel Johnson) 。钱锺书根据中西文学史和批评史的实际,把创作分为两大宗: 一为师法造化,以模写自然为主; 二为功夺造化,以修饰自然为主。从钱锺书的分析中,我们能够发现所谓师法自然与修饰自然并非泾渭分明,两者其实是存有内在相通性的。 一 模写自然与修饰自然看似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方式方法,有关此两者的阐述古今中外已有很多。钱锺书对中西文学批评非常熟悉,也很了解模拟讲的渊源。他申明,在西方,模拟讲始于柏拉图,
3、发扬于亚里士多德,重申于西塞罗,其焰至今不衰。亚里士多德的模拟论影响深远,其有关艺术模写自然的观点也为西方很多作家和批评家接受,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便言 持镜照自然 。钱锺书以为莎士比亚此言通于韩愈(赠东野诗 文字觑天巧 一语。他在谈诗论画的时候也注意到模拟的问题,经常由此及彼,将诗画并行阐述,时有共性的揣测和差异的提醒。(管锥编中,他引谢赫(画品论 六法 ,指出 传移,模写是也 盖 写 与 传移 同义,移于彼而不异于此之谓。移物之貌曰 写 ,拟肖是也; 移物之体亦然,转运是也。2( P256) 艺术模拟自然其实是很复杂的,模拟的方式方法能够分为多种,钱锺书提出绘画的 拟肖 可分为两种: 同
4、材曰复制( copy) ,殊材曰摹类( imitation) ,凡 象 者莫不可曰 写 。他注意到复制和摹仿是不一样的,所以用英语中对应的 copy 与 imitation 两词来做区分,讲明两者功能有别。类似于画,钱锺书注意到模写自然的方式方法在中西诗文中也多有运用,常见的一种手法即是信景直叙法: 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纪昀批为 信景直叙法 者,能够相参。后世院本中角色一路行来,指点物色,且演且唱; 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一节类似,特陶辞叙将来而若如今,更一重一掩矣。绘画有长卷、横批,其行布亦资契悟。 经生拘迂,以为谑浪调情之际,无闲工夫作诗,诗必赋于事后,而 尔 、
5、 我 之称,则类当时面语,故误解为追溯之记言。 夫诗之成章,洵在事后,境已迁而迹已陈,而诗之词气,则自如应机当面,脱口答应,故西方论师常以如今时态为抒情诗之特色。2( PP 1226 1227)钱锺书注意到,中西诗歌中写景无论过去将来用的都是如今时态,生动活泼,已成为抒情诗的一个特色。(谈艺录中他分析陆游的诗作,归纳出陆游的诗歌擅于模山范水,专务眼处生心,景随眼现,工于写景叙事; 但他又指出陆游诗夺于 外象 ,而颇缺 内景 。1( P329) 模写自然的同时,是不能遗忘 内景 的,但 内景 参与了,势必会逾越 模写自然 和 修饰自然 的界限。在钱锺书的眼中,创作一味追求细致真实描摹 外象 ,而
6、疏于 内景 也是一种缺失。其实他的潜台词是在强调模写自然与修饰自然的密切关联。 英国古典主义诗学批评家中提倡模拟论者颇多,如锡德尼、德莱顿、蒲伯和约翰逊等。锡德尼在(为诗辩护中沿用亚里士多德的模拟讲说明自个的诗学观点,他把诗视为一种 模拟的艺术 ,以为 模拟不是搬借过去如今或将来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是在渊博见识的控制之下进入神明的考虑,考虑那可然的和当然的事物 。3( PP11 12) 他强调模拟不是对客观事物依样画葫芦,而是要求人把 渊博的见识 和 神明的考虑 结合起来,把诗教的目的( 教育与怡情悦性) 同创造性手段结合起来。锡德尼所言的模拟,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模拟。他肯定自然之于人类的重大意
7、义,意识到没有哪一种教授给人类的技艺不是以大自然的作品为其主要对象,但也看到了模拟中人类的创造性才能。 蒲伯的(论批评( An Essay on Criticism) 主要论题也是阐述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 一) 自然是艺术模拟的对象。他以为诗 应该追随自然,按照他的永远恒久、公正的标准,建立你的判定 。4( P33) 把自然视为文艺批评的至高无上的准则。( 二) 自然与荷马是一致的,古时的创作规律是发现而非发明自然,自然是条理化的自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文学模拟的是自然或人生。蒲伯虽也成认文学是模拟的艺术,但他把模拟的对象确定为古人的作品,以为模拟自然就是模拟古代准则。他重视继承古代的文艺传
8、统,并将此视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因此蒲伯的模拟讲不可避免地带有形式主义的成分。蒲伯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的秩序井然,所以他所信奉的 自然 是一种永远恒久的自然法则( natural law) ,包括古人立下的艺术创作和批评的规则。蒲伯的这种模拟论可能是最僵化的一种,最终被塞缪尔 约翰逊批评为盲目崇拜古代遗产。在(遨游者中约翰逊谈及时人模拟斯宾塞的弊端时也讲: 固然后人能够通过不懈努力接近斯宾塞的风格,但是新的生活赋予我们更高层次的目的,而不仅仅仅是收集古人已经废弃的,或者学习那些毫无价值已经被人遗忘的东西。 5( 中所描绘叙述的。可是,在中国的形而上理论中,诗人被以为既非有意识地模拟自然,亦非以纯粹无
9、意识的方式反映 道 而是在他所到达的主客观的区别 已 不 存 在 的 化 境 中 自 然 地 显 示 出 道 。 14( P73) 三 对模写自然追求真实这个问题的深切进入追查,势必要牵涉文学的真实与虚构问题,但这需要辩证的理解。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屡次阐述了这种深奥玄妙的辩证关系,他以为作品中的虚构也会营造一种真实的诗境: 据实构虚,以想象与怀忆融会而造诗境,无异乎(陟岵焉。分身以自省,推己以忖他; 写心行则我思人乃想人必思我,如(陟岵是,写景状则我视人乃见人适视我 2( P 114)模写自然旨在追求真实,但忠实客观世界并非唯一标准; 由于除了外在世界的真实之外,还有一个内在世界的真实问题。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