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环境污染的税收手段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税务硕士论文.docx
《治理环境污染的税收手段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税务硕士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理环境污染的税收手段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税务硕士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治理环境污染的税收手段分析结论与以下为参考文献,税务硕士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第4部分】【第5部分】【第6部分】【第7部分】 治理环境污染的税收手段分析结论与以下为参考文献 结 论 自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国家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排污收费制度。固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排污收费制度对于污染的调节力度逐步减小,主要是由于排污收费制度存在刚性缺乏、收费标准不科学、收费范围偏窄及费用使用不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税收是国家调控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各国希望运用税收手段来控制和改善环境状况,而当前我们国家在治理污染上缺乏专门税种
2、,本文结合我们国家国情阐述了开征排污税的可行性,在借鉴国际经历体验的基础上,设计出比拟全面、详细的排污税制。 排污费改税应在渐进式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指导下进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点阶段,第二阶段为排污税制度取代排污收费制度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经过。排污税在试点阶段以工业污染主体为纳税人,以工业废水、废气、噪音、垃圾、固体废物等征税对象,对于废水废气类能够将其排放量作为计税根据,对于固体废物、垃圾类污染物应以产品产量为计税根据,对于噪音污染应以噪音分贝数为计税根据。在税率设计方面,根据东、中、西三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污染达标能力不同,采用差异不同税率,对于工业水污染税,东、中、西部适用税
3、率约为 3.9 元/吨、2.9 元/吨、2.2 元/吨,对于其他污染物的税率计算采用此种方式方法能够类推。由于排污者的经济行为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排污者应该承当责任,所以不应该对排污者实行任何的优惠政策。 任何一种改革都需要经历一个经过,排污费改税也不例外。在排污税施行经过中可能会伴随一些征管、技术难题,由于本人能力和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在这里不能进行具体叙述,在以后将会做进一步的研究。 以下为参考文献 1高树婷,龙凤,杨琦佳。水污染物排污收费政策评估与改革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20,12. 2韩广,杨兴,陈维春等。中国环境保卫法的基本制度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9. 3毛应
4、淮。排污收费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4国家环保总局。排污收费制度试用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6. 5曼昆着,梁小民译。经济学基础第二版M.上海:三联书店,2003. 6韩德培。环境保卫法教程M.法律出版社,2003. 7卢现详。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8国家环境保卫局编着。排污收费制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9邓力平。经济全球化、WTO 与当代税收发展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10杨金田等。中国排污收费制度改革与设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11王金南。排污收费理论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5、,6. 12高培勇,王传纶。现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5. 13陆新元。排污收费制度试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14任婷婷。我们国家水资源税制的设想与设计D.沈阳大学,2018. 15王鑫鹏。中国环境税收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6王德香。完善我们国家环境税制的考虑D.山东大学,2005. 17樊杏华。多元视角下排污费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J.生态经济,2020,11。 18袁向华。排污费与排污税的比拟研究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20. 19胡绍雨。基于清洁发展的中国排污收费政策分析J.现代经济,2018,9。 20李存才。 十二五 税收体系更
6、趋绿色和公平J.中国财经报,2018. 21靳东升,龚辉文。排污费改税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方案选择J.财政研究,2018,9。 22任红梅。基于环境保卫的排污费制度改革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7。 23王德高,陈思霞。排污费政策取向:基于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8,5。 24高萍,樊勇。我们国家污染排放税设立的必要性与制度设计J.税务研究,2018,4。 25司言武,全意波。我们国家水污染税税率设计研究:以工业废水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6。 26司言武,李珺。我们国家排污费改税的现实考虑与理论设想J.统计与决策,2007,24。 27伍世安。改革和完善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