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计算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计算机教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师计算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计算机教学论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师计算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计算机教学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第一章】【第二章】【3.1 3.2】 中师计算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3.3 3.4】【4.1 4.2】【4.3 - 4.5】【结论/以下为参考文献】 第 3 章 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理论分析 本章针对中师计算机学科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分析,首先分析了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与原则,根据目的和原则,提出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教学策略,阐述了在中师计算机课中小组合作形式的施行经过及评价方式方法。 3.1 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与原则 3.1.1
2、 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目的 在学习经过中,同学之间通过合作促进交往,有利于他们的主体性发展,更能促进他们的社会化进程。计算机学科中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他们的互相帮助,互相沟通,互相共享来实现扬长避短,共同提高,这样就很容易的把要学的知识建构起来,又能唤醒学生们的主体意识,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融洽开放,学生的沟通和合作积极主动,学习经过中没有思想压力,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时,心情放松,动手实践的时机多,即便出现错误也不担忧、紧张,加强了学生的自自信心,有利于他们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优 生得到了发展,所
3、谓 差 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同样得到了发展,更好的培养他们成人成材,将来成为合格的小学老师。 3.1.2 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原则 1.全面性原则 中师生要全面发展,合作学习是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创造条件和时机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时机。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育人性原则 学校的目的是育人,中等师范学校更承当着育人的任务,由于中师生将来要成为小学老师,所以中师的育人目的是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 .合作学习正是以这个目的为出发点,实现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在全面发展的理念下,把中师生培养成为符合
4、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3.和谐性原则 在中师计算机学科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要求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教室环境整洁、优美;课堂管理合理、科学。总之学生要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学习,才能使他们学习主动,有利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4.鼓励性原则 在中师的计算机课上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抛弃传统的讲教,以表扬、鼓励、引导来替代,在学习的经过中要有成功的喜悦,在发展中寻找到乐趣,在渴望中得到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树立 人人都能成功 的自自信心、自强心和进取心,进而促使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发展。 5.主体性原则 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为主,老师为
5、辅,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得依靠教师来调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介入教育教学活动。要让学生有时机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知识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本身的反应来构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20.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不管不问,任其发展,更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应该对老师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从传统的讲教中解放出来,主要精神放到教学活动上,要把教学活动设计好,活动经过组织好。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观念、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素质,挖掘学生的潜能。 6.互补性原则 中师生的差异水平较大,主要表如今对计算机的操作熟练程度、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表示出能力等方面。小组合作的优势在于各个层
6、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在学习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 学困生 同样被带动起来。老师要注意小组内成员的角色,经常纠正角色固定的小组,使小组成员角色轮流转换,要学会表示出自个观点,还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表示出,扬长避短,构成互补特色。 7.平等性原则 在课堂上使用合作学习,小组内成员都有平等介入的时机。小组长角色很关键,但不能长期由一人担任,要改变强者统治小组的局面,使每一个成员都有时机担任小组长,其他角色也要人人时机均等,每人都能感遭到成功的喜悦。 3.2 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多种,最常见的有三种,即生生、师生和师师的合作学习,笔者所使用的小组合
7、作学习主要是生生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也主要是生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所谓生生合作学习就是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的代表是欧美等国研究的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理论以为,生生互动潜力宏大,教学经过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系统中重要的资源,只要生生互动起来讲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生生互动是教学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利用好生生互动,使生生互动在合作学习中占主导地位。相应的,在测验和反应阶段也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笔者对于生生互动的重要性有独特而科学的认识,因而才敢大胆的用生生互动这一在传统教学中被视而不见、弃而不用的互动形式。 在课堂上,学生之
8、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互相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 事实上,与同伴的互相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 3.2.1 教学策略一:互助预习法 1.基本内容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预习阶段也应用生生互动。与传统的 单人 预习法相比,互助预习法的不同在于 互助 .第一步要做的是在笔者的指导下,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互助小组,第二步是把预习的任务分给小组,同时利用目的互赖和奖励互赖来激发小组成员的预习积极性,小组成员为了目的与奖励在预习经过中互相帮助、催促、监督。所以互助预习法通过改良预习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预习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
9、交往和合作的能力。 这种预习法的施行,笔者在本校 09 级的 2 班 3 班做了实验,主要用了三个基本要素: 小组的组建、预习任务、预习结果及评估。 1小组组建 小组规模大小要适中,一般为 24 人,规模过大不能保证学生能充分互动,也不好管理。还考虑学生的成绩、人际交往等因素,尽量优、中、差协调搭配。 2预习任务 笔者根据将要讲授教学资料中的相关章节,选择便于和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或任务,在上课的前一天布置下去。值得注意的是,制定的预习任务要详细、可行,便于小组执行操作。预习任务要精简,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本节教学资料内容的基本问题和思路有所了解,可以以温习一下与之相关的旧知识。 3预习结果及
10、评估 预习结果主要是个人的预习结果,由于在预习中也存在合作,根据互赖理论,这种结果肯定也带有小组的成分。预习结果的评估主要以个人为主,以小组为辅,包括测验和计分。 2.教学流程 在合作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开发了一套互助预习流程,此流程共分四个阶段:组建小组-布置预习任务-小组互助预习-评估。 1组建小组 开展小组学习前,笔者和科代表根据班内学习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编号,然后根据编号进行好、中、差搭配分组,再考虑学生的性别、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做局部的微调,最终每个小组由 3 名同学组成。小组成员尽量相对固定保持不变,小组成立之初小组长的任用不能随意,一定要用有责任心且还有组织能力的同学,但
11、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成员均要有时机担任。小组组建完成后,再对学生讲解评估机制,令每个成员接受 荣辱与共 的观念。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为小组活动尽自个的全力,还要全力去帮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在学业上互相支持是特别重要的,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经过中的相互关心和尊重,有利于互助预习的顺利进行。 2布置预习任务 笔者根据将要讲授教学资料中的相关章节,选择便于和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或任务,制定出预习提纲,在提纲中列出要求学生在预习时需要把握的内容、关注的论题及开展进一步讨论的考虑题,在上课的前一天布置下去。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责任保证小组内的其他成员把握预习的内容,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对需要关注的论题和考虑题提
12、出自个的看法,并通过组内讨论,构成组内相对一致的看法。 3小组互助预习 小组内能够对预习任务进行再分配,使每个成员在小组任务的基础上有其主要任务,这种再分配能够由小组长随机指定,可以以由组内成员约定,可以以由笔者介入选定。这样有利于防止有的成员出现 搭车 现象。这样,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个的任务自主地开展预习。半小时或一小时后,小组成员碰头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共同讨论,互教互学,最终使全组同学共同把握预习时需要把握的内容,并通过讨论构成关于需要关注论题和考虑题的相对一致的看法,并找出本课的重难点。最后,组内汇总,确定完成预习任务。 假如时间允许,各小组间可以以进一步地沟通与讨论,进而使各小组
13、完成的任务愈加完善。 4评估 每次互助预习后,都要进行测验来评估小组和个人把握情况。测验的方式能够是个人独立完成的小型笔试测验,可以以是老师口头提问。测验的结果用来计算学生的个人得分和小组得分。学生个人的实际得分要是个人笔试得分,小组成员个人得分的平均分做为小组的得分。对于小组口头提问的情况,个人得分和小组得分是一样的。最后,笔者根据前后两次小组互助预习的情况给予小组提高分,并公正客观的对小组或成员提出希望和表扬。学生的最后得分为个人得分、小组得分和小组提高分的总和,如表 3-1.评估结果的互赖也确保学生在预习时的高度互赖性,能有效促进学生下一次合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 3.扼要评
14、价 在互助预习法中,小组成员的成绩有很大的互赖性,要想自个和所在的小组得到奖励,除了自个尽最大努力按要求预习外,还要帮助其他成员按要求预习,也要鼓励其他成员尽自个最大的努力。假如自个不认真,不仅自个的成绩不好,还会连累整个小组,会遭到小组其他成员的抱怨,因而,会促使组员间的相互鼓励、相互催促和相互监督,通过这种积极互动,学生不仅学会了预习,还学会了合作。 4.教学实例 互助预习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预习策略,下面结合本校实际选取一个详细的教学实例来讲明这一策略。 教学案例展示: 网络传输介质内容出自教学材料(计算机网络与 Internet第四章第一节,系山东省五年制师范学校统编教学资料 1自学教学
15、材料 113 页(网络传输介质章节,同时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我们机房组网用的是什么介质我们家庭的有线电视信号线与教学材料上的哪种传输介质类似每种介质的工作原理每种介质各有什么优缺点假如要在一个微机室内组网你会选择哪种传输介质,一幢楼、整个校院、一座县城呢 2小组合作学习,沟通预习情况,老师巡视指导 小组长负责组内成员轮流阅读教学材料上的内容,标出重点。 组内同学互相沟通,看标的重点有何不同,讨论确定本课的重难点。 组内成员各自发表自个对预习考虑题的理解。 讨论并对预习考虑题做出共鸣。 3以小组为单位讲述本组的学习成果,老师要组织好秩序,必要时加以指导,全班同学能够加以评价 孙秀丽同学汇报本节重
16、难点吴秋平同学围绕本节内容总结四种传输介质的主要内容范萌萌同学汇报本小组对预习考虑题做出的共鸣同学评价: 我看好孙秀丽同学,她的普通话讲的好,表示出的也好。 我欣赏范萌萌同学,她汇报地很投入,我送她五颗星。 我想提醒吴秋平同学,在其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眼睛不要四处乱看,我只能送她三颗星。 笔者评价: 吴秋平同学在上次小组汇报时得了两颗星,这次又得了三颗,这讲明这次进步了,大家掌声鼓励鼓励,希望她今后再接再厉! 教学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中,笔者采用了互助预习法,改变了传统的以自个为中心的预习方式。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合作预习,自主汇报沟通、检查,使学生能有时机尝试合作,享受成功的喜悦。在
17、小组的多种形式汇报展示中,讲台上的同学发表小组的见解,其他同学补充提醒,形式了一种生生互动积极学习的气氛。学生在互动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伙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本案例中,笔者使用的评价方式方法即有学生互评,又有老师评价,这样学生即能指出别人的缺乏,又能汲取别人的长处,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欣赏,笔者在评价时注意要肯定学生的成绩,给予鼓励,十分对后进的学生,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3.2.2 教学策略二:互助学习法 1.基本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最主要的形式就是互助学习法,它针对的是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这是与互助预习法最大的不同。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运
18、用所学知识进行发现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这种策略主要用来解决问题,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互助学习法的经过一般是在老师的启发下,先通过自主探究,然后再合作沟通,得出问题的本质。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能力-学会学习。互助学习法分为两种形式:正式性互助学习法和非正式性互助学习法。这两种形式即有共同要素,也有不同之处,共同要素主要表如今下面几个方面: 1课堂授课 在课堂上要想用这种教学策略,笔者往往是用在课堂上讲授或直接教学的方式把所要学习的材料呈现出给学生,有时也用讲授讨论的方式。所讲授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所要学的单元,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学生意识到
19、假如不认真听讲就不能在测验中获得好成绩,假如自个得分低就直接影响到小组的成绩。 2互助小组 小组已事先组建好,并且相对固定,3 人一小组,必要时小组之间进行一下微调。 3学习任务 笔者事先把学习任务设计好,内容与要学习的一致,不局限于教学资料,适当放宽范围,难度中高等。学习资源除了教学材料上的内容外,笔者也把相关的一些于课前给学习准备好,可以以让学生自个上网或查阅相关书籍来收集。 4学习结果评估 学习结果包括手段和目的,二者都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并且具有依靠性,学习结果的评估也包括个人和小组。小组的报告和小组的设计都作为小组的成果。 2.教学流程 互助学习法主要适用于课堂教学,是小组合作学习最主
20、要的形式。笔者在教学时根据需要组织正式性互助学习法。前者主要用在教授详细的学习内容,解决较为复杂和抽象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和较高水平的推断能力,学生合作的时间也较长。 后者主要是在学生听课时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学生合作的时间一般短,往往不超过五分钟。下面介绍正式性互助学习法和非正式性互助学习法的一般程序。 1正式性互助学习法 组建小组 上课前,笔者先根据教学目的、材料和设备的数量及任务的特性等情况确定小组规模,小组规模一般较大,这时就要把原先的小组两两结合,变成 6 人一小组,可以以原有小组不动。假如在教室里上内堂,布置小组的活动空间时,小组成员之间要做在一起,距离
21、不能太远,以便于成员共用材料及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组员之间交谈时能保持平静而不干扰其他的学习小组;组与组之间也要有一定的距离。课前,学生就要按各自的小组要求就坐。假如在机房上课,要是 6 人一组,就要两两面向而坐,便于沟通。 集体讲授 正式性互助学习法在集体讲授的时候,要在传统的集体讲授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笔者在讲授时,只是主导,准确、简练、充分地把教学内容讲完,并讲明所学内容的重要性。 然后布置任务,讲明评定优秀小组的标准。 互助学习 把要合作学习的条目以文件的方式发到学生机上或呈如今大屏幕上,并把学习经过中需要的材料发给学生,通过这些材料或小组自个收集的材料来完成任务,一般是一个小组只给一份
22、材料,目的在于通过对材料的依靠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 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布置的任务,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经过中,笔者成为学生的指导者,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巡回监督指导,观察学生的行为,把握学生合作的情况,了解哪些易懂哪些不易懂,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小组,在提供帮助时,笔者的做法是不直接1问题,笔者一般不会参与学习小组的活动,只要有时间和耐性,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找出自个独特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呈现结果 在正式性互助学习法中能够根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采取两种呈现结果的方式:报告和测验。要是小组合作的任务是把握一个章节的知识点,以测验方式来呈现比拟好;要是小组合作的任务是总结归纳一些知识
23、或方式方法,则以报告的形式为最佳。 测验:新课标理念重视当堂达标,在小组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并通过检测来反应课堂讲授与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缺乏之处,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完善。检测题目不要超出本节课所学范围,用以确定教学和小组学习的效果。笔者把事先准备好的测试题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但是不允许小组内或小组间再互助讨论。小组成功与否的标志能否所有的小组成员对本节的知识点或技能都理解并消化和把握了,这也是唯一的途径。 要想节约时间,笔者往往是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对测试卷进行评定,这样能够保证个人得分和小组得分能及时得出,要是由老师自个来评阅的话,耗时过多,困
24、难太大。评定结束后,一般留出几分钟让小组内部成员进行反思,促使其在下一次能有更好的表现。 报告:报告是小组合作所得的成果,在合作经过中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共同努力总结的结晶。一般是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出现,书面的报告要有小组的观点,运用自个的语言,不能生搬硬套、重复别人的东西。这种方式一般不是当堂完成的,给学习小组留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报告提交后,我一般是略微阅读一下主要内容,防止学生在报告上出现大的错误。在各小组派代表为全班做报告时,倾听的学生不能随意打断发言,仔细听做好记录,以便在结束后积极主动地提出自个的意见或建议。 做报告也不能一节课完成,一个班即便 6 人一个小组,也有七八份报告。一般在一个
25、时间段内以完成三到四份报告为宜,分两次来完成所有的报告呈现,以便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处理。 评估的方式 评估的方式与呈现结果关系密切,评估的方式要以呈现的结果为根据,随着呈现的结果不同而不同。 测验结果的评估方式:测验必须计算出个人得分和小组得分。假如进行的测验要求必须由个人独立完成,那么个人的实际得分就是笔试的分数,小组得分是小组个人实际得分的平均分。对于小组口头提问的情况,个人得分和小组分是一样的。最后,笔者根据前后两次小组互助预习的情况给予小组提高分,并公正客观的对小组或成员提出希望和表扬。 学生的最后得分为个人得分、小组得分和小组提高分的总和。评估结果的互赖也确保学生在合作时的高度
26、互赖性,能有效促进学生下一次合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 报告的评估方式:报告的评估方式较复杂,不好准确的实现。由于小组的探究全经过时间较长,笔者无法清楚地看到,只能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对自个小组的探究经过加以讲明或具体列出他们采取的每个步骤。这种评估方式有助于学生对自个的学习经过构成一种不同的视野和反思意识,提高他们在以后的探究项目中做好计划的能力,对于中师生较合适。有的时候可以以让学生介入到评估中去。 2非正式性互助学习法的一般程序 集体授课 笔者在集体授课时,时刻关注着全班学生的反响,灵敏的运用非正式性互助学习法,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它们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构成一种积极的
27、学习态度。 小组组建 小组规模比正式性互助学习法小,最好是 2 人。我一般还是用固定的 3 人小组,通过个人责任和评价结果促进小组成员互动沟通、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 小组讨论 在讨论的经过中,每个学生要把自个的答案:与组内成员共享,同时要认真听取其他成员的答案:,通过沟通,扬长避短,合成一份组内共同的答案:。 呈现结果并评估 随机抽取几个小组来呈现其结果,并对该小组的结果进行评估。评估没有定式,其他小组对本组结果的认可、教师的赞许或肯定都是小组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动力源泉。 3.扼要评价 互助学习法与互助预习法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这种策略主要是在课内进行,现场有老师的指导,更有利于学生合作技能的提
28、高,也为互助预习法和互助温习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教学实例 根据实际教学,对于正式性互助学习法和非正式性互助学习法两种方式方法,通过两个案例进行具体讲明。 案例一:正式性互助学习法的教学实例和分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MS Office 教程2018 年版(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第二课时(十进制与 R 进制的互相转换合作学习教学案例1合作学习:二进制要转换成十进制,同学们都知道是用按权展开求和法,而反过来转换即十进制到二进制则是使用 除 2 取余 .这种法则同样适用于八进制与十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互相转换,那么推而广之,能不能总结出十进制与 RR 大于等于 2不等于 10进制之间互
29、相转换的通用公式呢?请再把5647O、B2DH转换成十进制,382D、9680D转换成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再分析通用公式。 2教学目的: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个经历总结归纳十进制与 R 进制之间互相转换的通用公式,感悟数制之间的区别与联络,进而理解一个数值用不同的数制表示的方式方法。 3设计思路:根据 从特殊到一般 的教学规律,即构建一个从详细的数值互相转换的实例,分析转换的规律,从详细问题的解决到一类通用问题互相携手并进的 详细-通用 学习链,在这个经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 发现者 和 创造者 ,使教学经过成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发展能力的经过,体验教学经过中成功的乐趣。首先要
30、搞清楚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问题,再分析八进制和十进制、十六进制和十进制互相转换的问题,通过分析得出这两个转换问题和十进制与二进制的互相转换规律一样,引导学生利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最后推广归纳,通过合作学习,把 R 进制与十进制互相转换的基本公式总结归纳出来,落实学习目的。 4教学经过: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计算机在处理信息的时候采用的都是二进制,问题是计算机怎样把常用的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输出的时候又采用什么规律转换成我们熟悉的十进制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学生一脸的求知欲师:我们首先分析计算机输出信息时把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的方式方法,非常简单,就是 按权展开求
31、和法 . 生:怎样按权展开求和?教师,请给我们举个例子吧! 师:好,例如:把二进制数 10011 转换成十进制数,我们这样按权展开,首先要知道各位上的权是多少,二进制数的基数为 2,那么权的格式就是 2n,华而不实 n 的数值与所处的 生:教师,二进制与十进制互相转换的规则我们懂了。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个规律也适用于八进制、十六进制分别与十进制互相转换,只要把相应的二进制换成八进制或十六进制就能够了。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5647O、B2DH转换成十进制,382D、9680D转换成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再分析通用公式。 根据二、八、十六进制分别与十进制互相转换的规律,请同学总结归纳一下,小组合
32、作讨论,看能不能写出十进制与 R 进制之间的通用公式。 合作指导: 弄清楚各进制数的基数和各位的权。 十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余数大于等于十时,会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组员先独立计算,然后组内沟通,把表 3-2、表 3-3、表 3-4 填写正确。 组员各持己见,归纳总结出 R 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通用公式。 合作结果: 归纳总结: R 进制转换成十进制:详细的方式方法是先将其并列形式的数写成其多项式表示形式,然后,经计算后就可得到其十进制的结果。这种方式方法被称为按权展开法。对于一个任意的R 进制数 N 都能够写成如下形式:N=dn-1dn-2 d1d0=dn-1 Rn-1十 dn-2 Rn-2十 十
33、 d1 R1十 d0 R0华而不实,R 为进位基数,Ri是对应位的权值,di为系数项,各项求和计算之后,即能够完成 R 进制数对十进制数的转换。 十进制转换成 R 进制:详细方式方法是 除 R 取余法 ,即将十进制整数连续地除以 R取余数,到商为 0 时结束,把所得的余数按先后顺序从右到左排列起来,第一个余数排在最右边,最后得的余数排在最左边,俗称 倒序取余 . 此案例基本遵循了正式性互助学习的基本步骤。在小组合作经过中,同学们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沟通,扬长避短,了解其他成员在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纠正自个起初错误的认识,丢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正式性互助学习法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自
34、我反思,深化对自我的认识。 案例二:非正式性互助学习法的教学实例和分析 教学案例:(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四节第一课时(计算机的用处 1导入新课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我们国家从 1956 年开场研制计算机,1958 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103 机,1959 年夏成功研制出每秒运行 1 万次的 104 机, 如今,我们国家超级计算机研制水平世界领先,成为具备独立研制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国家之一。那么计算机发展如此迅速,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2下面通过一个视频短片来了解一下。 3师生共同分析分析计算机用处。 第
35、一步:通太多媒体出示个问题。 计算机只是用来计算的吗? 计算机能处理哪些数据? 在自动控制中,计算机有什么作用? 1计算机在网络与通信中有什么作用? 人工智能能用到计算机吗?数字娱乐呢?购物呢? 第二步:学生分组,根据视频讨论问题,时间为 5 分钟。 第三步:呈现讨论结果,并再次讨论。 第四步:老师做最后的点评4翻到教学材料第 3 页,同学们阅读书上对计算机用处所做的总结。 5老师小结:如今,计算机几乎和所有学科相结合,包括 、移动通信在内的当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各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的计算机事业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引入人才、新技术,逐步缩小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当前,我
36、们国家的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我们国家的交通、金融、企业管理、教育、邮电、商业等的发展做出了宏大的奉献。同学们,我们当下应如何去做?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案例分析:在教学经过中,通过采用非正式互助学习法,能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知识上,学生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考虑问题的积极性,能确保错误的观点、错误的理解以及理解上的差异不同被纠正,能立即吸收学习所得。 3.2.3 教学策略三:互助温习法 1.基本内容 互助温习法:小组成员积极配合、互相合作,通过老师的指导来提高温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在互助温习法中,小组成员要注重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温习任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
37、们的合作技能。 互助温习法主要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1学习任务 笔者在施行这种教学策略时,出具的学习任务往往与学过教学资料中的某一章节或某些章节相一致,有时会有少量的内容高于教学材料,有助于学生在温习稳固已学过知识的同时有新的提高,起到 温故而知新 的效果。 2互助小组 小组规模大小要适中,一般为 24 人,规模过大不能保证学生充分互动,也不好管理。还要考虑学生的成绩、人际交往等因素,尽量优、中、差协调搭配,这样小组成员会从活动经过中深切地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个的长处,也都有自个的缺乏,这样就会促使成员互帮互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学习结果的评估 笔者对学习结果的评估可分两部分:根据个人和小组
38、分别得分,进行表扬和奖励。学生努力学习获得了好成绩,奖励必不可少,包括教师、父母或同学的奖励,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有时教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肯定的微笑对他们来讲可能都是非常大的鼓舞,都能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合作。 2.教学流程 笔者根据互助温习法的基本内容,结合教学实际,使用了一种可行的教学流程:布置任务、互助温习、测验评估。 1布置任务 固定分组保持不变,根据互助的要求小组成员靠近就座。把事先设计好的温习材料分发到小组。温习材料包括温习的范围和重点、练习题、答案:等。分配材料时还要注意如何才能利用材料使小组内成员 荣辱与共 .为了使学生都积极温习、互帮互助、相互催促监督,最终能到达温习目的,一
39、个小组只给一份材料,这样他们为了获得成功就不得不一起合作,能充分提高学生的互赖性。 2互助温习 上课伊始是集体授课,笔者的主要任务是讲解或介绍新内容,同时激发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兴趣。讲课完毕发给每组一份有限的学习资源,任务是要求所有小组成员都能把握刚刚进过的新内容,并且要帮助小组其他成员把握。在这一阶段能够指导学生利用一些详细的方式方法来互助温习,例如:小教师法、抽卡法、练习法、竞赛法、互查法等。 3检测评估 互助温习结束后,采用测试卷的形式进行评估。并要求学生以个人身份参加测试,不允许再互助,并且在测试前预先设定一个标准分。测试完后,同桌交换尽快统计出分数,比拟小组成员是不是都能到达或超过设
40、定的标准分,假如小组内所有成员都能到达则再获得一个奖励分,假如有一个成员达不到,则所有成员都不能获得奖励分。这样学生的分数就有个人得分和奖励分两部分组成。 3.扼要评价 互助温习法与互助预习法相类似,主要是在课外时间来完成。设立标准分和奖励分能约束一部分散慢的学生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奖励分不能随意获取,只要所有小组成员都到达标准分才能得到,这样做的优点是,即能保证责任到人,又能保证合作积极互相依靠,还避免了成绩好的学生遭到打击。 4.教学实例 利用这种温习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把握知识。 教学案例展示: (计算机网络与 Internet中(IP 地址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教学实例。 1温习内容:IP
41、 地址的规则和分类。 2温习流程: 互助小组:采用以往的固定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适当调整,利用民主的原则确定本次的小组组长。 分配任务:分发温习重点、练习题和答案:,温习重点和答案:每组一份,练习题每人一份。 小组温习:首先,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根据温习重点对本节课的知识重新学习,讨论后列出温习提纲,布置小组成员轮流讲解提纲框架内的知识。碰到不懂的地方,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保证每个成员对所有知识点把握牢固。然后,小组成员单独完成练习题。最后,小组成员核对答案:,并互相帮助讲解不懂的题目。 测验:小组活动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测验,这时不能再互相沟通,所有题目都是自个独立完成,评估个人把握情况,测验的内容就是刚刚温习的内容。到规定的时间停止答题,给每个桌上发送标准答案:,同桌互换测试卷评定成绩,填写个人成绩单。老师再根据每个小组的情况给奖励分。 教学案例分析:在小组互助温习经过中, 小教师 的出现,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温习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评估阶段采用了奖励分,既保证了责任到人和互相依靠,又没有打击成绩好的学生的积极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