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差异及其监管思路,基因工程论文.docx





《国内外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差异及其监管思路,基因工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差异及其监管思路,基因工程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内外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差异及其监管思路,基因工程论文当今世界,转基因的大力发展似乎已成大势所趋,而转基因技术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却又引起了极大争议,由于科学的不确定性,转基因的争论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平息。面对种种争议,中国应该怎样应对? 面对外国强势的技术和资源抢占,我们国家又应该怎样进行自我保卫? 面对大势所趋的转基因技术应用,又应该怎样监管,以期望控制潜在风险? 笔者以为,转基因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正确处理科学与政治、技术与产品的关系,找到更适宜的应对策略,是我们国家应对转基因问题的努力方向。 一、国外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与中国的比照 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向受体转入外源基因的方式方法,改变生物
2、体性状,以到达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抗逆性,或丰富营养等目的的一项技术。它的出现,似乎使世界饥饿、污染、营养不1的应用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宏大进步称为 绿色革命 ,以为这将深入地改变我们原有的农业和产业。 因而,转基因及其应用也成了各国重点研究与发展的对象,下面将通过比照,来认识转基因技术层面上我们国家与国外的差距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一 转基因的产生与发展比照 从科学技术上讲,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理论起源于美国,在 1953 年 4 月 25 日,英国的 (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科学家沃森 James DeweyWatson 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 Francis Crick的研究成果,确定了 DNA 双螺
3、旋构造的分子模型,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也是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1978 年,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美国被发现,这种酶能够选择性切开双链DNA,无疑这让不同物种间基因的转移成为了可能,也让转基因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发现者阿尔伯 Wemer Arber 、内森斯 Danien Nathans和史密斯 Hamilton O. Smith 3 位博士荣获了197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紧接着,美国人梅里菲尔德 Bruce Merrifield 发明基因合成技术,获得了 1984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93 年美国科学家穆利斯 Kary Mullis 发明DNA 扩增技术 PCR 技
4、术 ,并于该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此可见,几乎每一项技术的实现都是突破性的发明,转基因技术的实现,包含了很多诺贝尔奖级的发现,这些发现几乎都发生在美国,美国是当之无愧的转基因技术的开路者和领导者,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和理论上的遥遥领先地位,早在 20 世纪便已确立。1983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例转基因烟草, 同年,转基因马铃薯也在美国问世。随后,美国又研发了一系列转基因产品比方转基因耐储存番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等等。如今大规模种植的 4 大转基因作物大豆、玉米、油菜、棉花中很多关键性技术都是由美国公司或科研机构发明实现的。 我们国家转基因科研开场较晚,但在国家的大力支
5、持下,总体进步较快。1985 年,国家出台 七五 规划,该规划的 8 大新技术中的 1 项就是生物技术,这是我们国家初次将生物技术列为重大战略技术。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星火 计划、 攀登 计划、 973 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相继启动。中国制定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发挥我们国家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重大需求,施行生物产业专项工程,实现生物产业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 这一系列政策的提出和施行,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国家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当代生物技术一直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我们国家专门针对转基因技术也制定了 转基因生物
6、新品种培育科技的重大专项 ,专项投资 100 多亿元。在国家各方面的支持和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我们国家转基因技术得到较大发展,中国科学家于1988 年将人工合成的抗黄瓜花叶病毒导入到烟草系作物的细胞中,获得了抗病毒能力很强的新品系。1989 年,中国科学家将人类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到鲤鱼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了转基因鲤鱼。转基因鲤鱼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我们国家科学家自主研制的转基因抗虫棉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2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 (基因组学与世界卫生的报告,在该报告中,以为中国、巴西、印度、亚太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的4 个大力发展基因组学的典型,是具备世界级科研气力的地区,且突出强调了
7、中国的作用,肯定了中国在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做出的奉献,尤其是在介入人类基因组测序方面所做的工作。该报告肯定了中国在科研方面的潜力,也赞扬了中国在科研方面做出的努力。但是,我们国家在转基因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表如今核心技术的突破、已有技术专利数量和全社会对待生物技术的态度上。 第一,现有核心技术产生于美国,美国早已在技术上领先于世界。美国杜邦公司现已开发出第二代转基因技术,即通过表观遗传修饰的方式方法,实现对于生物性状的改变,进而避免转基因对于生物原有基因的毁坏,可以以避免一些伦理争议。 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仍然甚少,在学术搜索 第二代转基因技术 时,相关科研性
8、论文几乎为零。可见,如今美国凭借着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全方位的科学优势,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第二,在基因技术专利方面,美国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以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的Illumina 公司为例,Illumina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一家主攻基因测序的技术密集型公司, 通过一系列并购和专利措置,如今已经成为了基因测序的龙头企业,截止到 2020 年,仅其一家公司便拥有专利 1 061 件, 成为美国媒体评出的 2020 年度全球创新企业 50 强 之首。 反观我们国家,生物公司并没有哪一家走到如此前列,更没有哪一家公司拥有如此多的专利数量。我们国家生物技术公司或者一些生物科研单位会大量
9、购买国外的仪器设备,建立所谓 最大 最先进 的 中心 ,这些 中心 实际上只是一副躯壳,其内部的设备、仪器均来源于国外。 第三,我们国家与国外的差距还具体表现出在全社会对于生物技术的态度上。我们国家的生物学科作为理科一直被边缘化,被称为 背多分 ,即只要努力背就能考高分的学科。在就业方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也被亮起了就业红牌,由于生物产业的技术密集性,生物相关学科就业往往需要较高学历,学习生物的学生没有专心于科研的决心,一心想着就业或发财致富,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就纷纷转向金融、管理这些市场需求量大的所谓 高薪 速成 专业。而美国生物学的学生就业,一项很强大的支撑就是其发达的生物产
10、业化系统。甚至一些科学家自主创业,开创办理了一系列把握核心技术的公司。 二 转基因商业化的差距 中国人口诸多,国土广袤,解决 14 亿人的吃饭和健康问题都需要生物技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技术产品消费市场非中国莫属。 如今获得我们国家进口安全证书的只要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油菜和转基因玉米 4 种作物。华而不实只要转基因棉花允许种植,其他 3 种转基因作物只能作为加工原料,不能改变用处,进口的转基因粮食作物在我们国家尚未得到种植的批准。 我们国家科学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杂交水稻品系 华恢 1 号 和 Bt 汕优 63 获得安全证书,即将迈入产业化应用的阶段。1994 年,美国食品药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