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交际中的冗余分类及其语用功能比较,英语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英汉交际中的冗余分类及其语用功能比较,英语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交际中的冗余分类及其语用功能比较,英语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英汉交际中的冗余分类及其语用功能比较,英语论文冗余,这一术语源自申农( C E Shannon) 信息论,原指在信息传递的经过中,由于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噪音等各种因素的干扰,为了确保信息接收者能够接收到有效信息,信息发出者往往会发出比实际需要更多的信息,多出来的这部分信息就是冗余信息。冗余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言的三大特性之一。但人们易将冗余等同于 赘言 、 废话 、 啰嗦 等这些具有负面色彩意义的语言现象,进而竭力避免。然而,随着语用学研究的深切进入,冗余的积极作用也逐步被人们开掘,并不断加以关注,人们不再片面认识这一语言现象。美国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 奈达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
2、次将语言的冗余特点运用于翻译理论与实践,很好地将信息论与翻译理论相结合; 我们国家学者胡庚申( 1993: 59-66) 、吴天 佑 ( 1998: 21-22) 、魏 在 江 ( 2000: 30-32) 、杨 铭( 2002: 59-63) 、徐鹏( 2007: 359-374) 等也对冗余做了相关的研究。他们大都从修辞和翻译的角度对冗余进行研究,对冗余的语用功能却研究甚少。本文基于前辈们的研究成果,从语用学的角度,比拟英汉白话交际中冗余的语用功能。 2 英汉交际中的冗余分类 根据交际方式的不同,能够把交际分为白话交际和书面语交际。以白话形式传递信息、情感、思想的方式叫白话交际。以书面语形
3、式传递信息、情感、思想的方式叫书面语交际。 本文只比拟分析英汉白话交际中的冗余。 关于冗余的分类,国内外学者见仁见智。徐鹏( 2007: 364-374) 以为,英汉冗余大致能够分为 重复( repetition) 、 迂讲( circumlocution,periphrasis) 和冗笔( pleonasm) 、 填充词( verbal fillers) 和口头禅( pet phra-ses) 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在白话交际中表现尤为明显,下面我们根据徐鹏的分类对英汉白话交际中的冗余进行讲明。 2 1 重复 英汉语言中最常见的冗余是重复。重复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受话人收到所需信息或出于其他目的。
4、例如: ( 1) Stop! she cried, Don t tell me! I don twant to hear; I don t want to hear what you ve come for Idon t want to hear ( 李树德、冯奇 2003: 119) I don t want to hear 重复了三次。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出强烈的情感以及紧迫的呼吁。 ( 2) 甲: 下个月初三,也就是新历的 3 月 8 日,你带老二来我新居,也就是东街 18 号,聚一聚,到时一定来,啊,一定来,啊! 乙: 好 的,好 的,一 定 去,一 定 去! ( 吴 天 佑1998: 2
5、1) 这是一段 对话,对话中的重复语言是为了确保受话人获得所需信息。 2 2 迂讲和冗笔 在谈话时,有时为了避免伤害对方或者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讲话人往往不直接表示出要讲的意思,而往往是采用绕弯子、委婉其词的手法来表示出。例如: ( 3) A: I was wondering if we could meet again on the24th B: As a matter of fact,I am afraid that might be abit difficult as I have to contact one or two colleagues who Ido know are out
6、 of the country at the moment Perhaps wecould give ourselves an extra week It is quite important thatI have a word with them Wouldn t the following Thursday,the 31st,be better? ( 徐鹏 2007: 368) 这是一段外交对话。A 实际上是想讲 I want to meetyou on the 24th,B 则想讲 That s not suitable I want the31st。然而,在会谈中,他们都得遵循特定的谈
7、话方式,即用冗长的外交语言婉转表示出自个的意思。 ( 4) 有人指责英国首相丘吉尔 做事总不能尽善尽美 ,这显然是吹毛求疵。假如正面辩驳,要费很多口舌。丘吉尔却对指责他的人讲了一件事: 一次,在普利蒙斯港,有一位船夫救起了一个即将溺死的少年。一个星期后,一位太太来找这位船夫,问: 上星期救我孩子一命的是不是你? 是的。 船夫讲。 哦,我找你好几天了,我孩子的帽子呢? 那位太太讲。说到这里,那位爱挑缺点的人满面通红,悄悄离去。( 郑南生 2008: 14) 丘吉尔没有用简短直白的语言,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巧妙地回击那些爱吹毛求疵的人的指责,形式不可谓不冗长,然而正是这种回答的方式显示了他的良好修
8、养,又使得回击愈加有力,同时也给对方留了一定的面子。 2 3 填充词和口头禅 人们在讲话时,经常使用一些填充词和口头禅,如汉语的 嗯、呀、这个、那个、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 等,英语 的 um,em,er,you see,you know,anyway,Imean,well 等。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这些填充词和口头禅属于冗余,由于它们本身不带有任何信息,只是起到为讲话者博得时间来继续其谈话,或让受话者有时间来消化或理解谈话内容的作用。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其使用频率的高低能反映讲话者的身份地位、谈话内容的难易以及谈话人的真实想法等( 徐鹏 2007: 372-373) 。例如: ( 5) I
9、think we could um live with that ( 徐鹏 2007:374) 句中 um 表示讲话者的迟疑、无奈,甚至不满,暗示他( 她) 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结果。相比之下,假如不用um,那么讲话者显然心情更好,觉得问题不大,只是有一些细节尚待解决。 ( 6) 撒贝宁( (今日讲法节目主持人) : 阮教授,您好,您在(今日讲法做了这么多期节目嘉宾,华而不实牵涉到诈骗的也不少,( 诶) 您以为这个骗子他这个骗局花样百出,中间是不是也能够找出一些有特点有规律的东西? 阮齐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 ( 这个) 诈骗手段( 嘛) ,比拟多的( 这个) 有这么几种,一个就是以小利(
10、 吧) ,以这个利益项的诱惑( 吧) ,来( 这个) 使别人( 这个) 受骗受骗,比方讲投资啊! 有高的汇报率啊。( 郑南生 2008: 15) 这是一段 采访录音,中国政法大学的阮齐林教授在 里接受了(今日讲法节目主持人撒贝宁的采访,由于事先没有太多的准备,所以在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时出现了很多 这个 、 吧 、 嘛 之类的填充词,而相比之下,主持人撒贝宁的话语就要流畅很多,这一是由于在节目播出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再一个则是由于主持人有较高的素养。 3 英汉冗余语用功能比拟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英汉冗余也是如此。固然从信息量来看,冗余确实没有传达多少新信息,但从语用的角度来看,冗余在
11、白话交际中具有表示出礼貌、寒暄应酬、表示出情感、诙谐挖苦、加强语义、解释讲明、避免歧义、完好信息、修正信息、产生会话含义、反映人际关系等功能。 3 1 礼貌功能 冗余信息的恰当使用能够使语言表示出显得愈加礼貌。利奇( Leech) 提出了礼貌原则,它包括 6 条准则: 得体性准则、慷慨性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及同情准则。遵守这 6 条准则是成功交际的基础。通过语言来表示出礼貌是交际成功的主要手段,冗余现象则为交际者表示出请求、讥讽、责备、不满、敷衍搪塞和推诿回避等思想提供了一种礼貌的表示出方式。例如: ( 7) A: Are you coming to my party? B: N
12、o,I ve got an exam tomorrow ( 魏 在 江2000: 31) 根据 Lecch 的礼貌原则,对别人的邀请作出直截了当的否认回答往往被看作是不合作的,甚至是侮辱性的。因而,在回绝别人邀请时,更为适宜的回答应该是在否认之后讲明一下回绝的理由,这便采用了 冗余信息 的语用策略。假若上例 B 的回答只用 No,肯定是极不礼貌的,所以 B 再补上一句。 ( 8) 主人: 啊,怠慢了,怠慢了。 客人: 谢谢,谢谢,打搅了,打搅了。 主人: 哪里,哪里,欢迎有空常来。 客人: 好了,好了,请留步,请留步。 主人: 那您走好,再见,再见! ( 徐鹏 2007: 366) 这段送客的
13、对话中有不少重复使用的话语,人们读后不仅不感到负担,反而主客双方都彬彬有礼,非常亲切自然。假如去掉那些重复的话,反倒觉得不对劲了。 3 2 寒暄应酬功能 寒暄的本义是严寒与暖和,后来专指人们见面时谈天气冷暖、起居、饮食、生活琐事和互相致意的应酬话,是社会交际的一种手段。寒暄的目的不是为了传达信息和讲话人的思想,而是要建立关系和实现话语过渡,表示出 人际含义 即对交际者双方的关系的认可和建立、保持以及加强其关系。 ( 9) A: It s really a nice day today,isn t it? B: It is Looks likes spring is coming soon A:
14、 Yeah It ll just be a few more weeks ( 曾祥娟,田踊 2000: 68) 这一段对话并非是为了传递天气信息,而是在沟通感情,从信息角度来看,这是冗余的信息,但在人际交往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是维持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起到了加强沟通、增进感情的积极作用。 ( 10) ( 商店里) A: 买东西? B: 买东西。 ( 影院里) A: 看电影? B: 看电影。 ( 车站上) A: 等车? B: 等车。( 魏在江 2000: 31) 上面是三组不同语境里打招呼的例子,日常生活中明知故问的情况很多。上述例子 A 的问话显然是明知故问,从信息论角度看实属多余。可从语用
15、角度看是必要的,它起到了一个寒喧应酬的功能。 3 3 表示出情感功能 利用冗余策略,提供太多的信息有时并不是为了保持信息的畅通,而是为了抒发人的情感。例如: ( 11) And my poor fool is hang d! No,no,no life!Why should a dog,a horse,a rat have life,and thou nobreath at all? Thou ll come no more,never,never,nev-er,never! ( 吕煦 2004: 283) 当 King Lear 得知爱女 Cordelia 被缢死在狱中时,顿时陷入极其悲伤痛
16、苦之中。他呼天喊地,痛不欲生,一连用了三个 no 和五个 never 来抒发自个的歉疚、悔恨、悲戚和绝望的心情。 ( 12)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 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 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 能让我的一口面包从嘴里抢走,让我的一滴活水从我杯子里泼掉吗? 你以为,由于我穷、低下卑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 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如今跟你讲话,并不是通过风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 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讲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 由于我们是平等的! ( 夏洛蒂 勃朗特 199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