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工业经济论文.docx
《淮海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工业经济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海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工业经济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淮海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工业经济论文【题目】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淮海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 【第五章】 【以下为参考文献】 第 4 章 淮海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研究 4.1 产业发展基础与制约因素 4.1.1 发展基础 4.1.1.1 工业发展态势良好 淮海城市群是我们国家工业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十分是重化工业产业基础雄厚,近些年来城市群的产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表 4-1。截止到 2020 年,徐州、济宁、连云港分别以 8882.29 亿元、4353.09 亿元和 3413.38 亿元排在工业总产值的前三位。 4.1.1.2 产业门类齐全
2、淮海城市群初步建立了以能源、化工、医药、机械、建材、纺织、服装、食品为支柱,门类比拟齐全、配套协作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工程机械、电子、汽车零部件及农用汽车、煤炭与石油化工等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从服务业来看,淮海城市群的商贸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徐州、济宁的物流产业发展领先一步,各城市文化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 4.1.1.3 产业构造不断优化 上世纪 90 年代之前,淮海城市群的产业经济以煤炭和电力工业为支柱,产业构造初步实现了由 一二三 向 二一三 比例的转换;上世纪 90 年之后,淮海城市群产业经济以轻重工业并举为特征,机械、食品等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构造又实现了向 二
3、三一 位序的调整;进入新世纪后,淮海城市群在保持了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当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4.1.1.4 产业优势领域突出 淮海城市群产业体系完好,部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在全国,乃至世界保持领先水平,构成了一定的比拟优势。徐工机械、维维股份、洋河股份、山推股份一批把握行业核心技术、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成长,已成为带动城市群内上下游相关企业协同发展的 领头羊 . 4.1.2 制约因素 4.1.2.1 第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 固然近年来淮海城市群积极推进经济构造调整,三次产业对 的
4、奉献率实现了第二、第三、第一布局,但产业构造优化还有很大空间。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不高,2020 年全国第三产业的 占比初次超越第二产业,到达 46.1%,淮海城市群八市的第三产业表 5-2比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更强,消耗能源少,对环境污染轻,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增加绿色 ,对于经济构造转型和产能优化都有重要意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淮海城市群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 4.1.2.2 产业雷同现象明显 淮海城市群各地市根据要素禀赋,逐步发展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各城市主导优势产业同质化现象明显。如表 5-3,徐州、连云港、淮北、宿州、济宁和商丘均把
5、农副产品加工作为主要产业;徐州、淮北、宿州、济宁和枣庄把煤化工作为主要产业;宿迁、淮北、济宁、枣庄、宿州把纺织服装作为主要发展产业。 4.1.2.3. 产业创新驱动能力不强 近年来淮海城市群工业发展获得了很大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各市的支柱产业多是位于产业链低端的农产品加工、能源化工等产业,固然积极发展高端制造、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但规模还不大,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还不强。 由于产业创新驱动能力弱,导致产业利润不高,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偏低。 4.2 重点任务 发挥淮海城市群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
6、移,提升整体产业发展水平;同时,通过加强城市群的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合理分工和优化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稳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和当代服务业中心。 4.2.1 协同发展当代农业 加强农业流通领域的区域合作,突破资源和空间制约,促进农业资源要素有效流动,建立若干具有特色优势的区域农产品和农资交易中心,不断改造提升区域内传统农业经营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开发、特色农业开发,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合作。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当代化步伐,共同打造淮海城市群国家当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共同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整合区域资源优势,重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
7、系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区域间农业科技推广和沟通,促进农资连锁配送,加强农机跨区作业协调合作,提高区域间农业社会化支撑服务水平。针对区域内农业生产构造和布局上存在的 分布散、小而全 现象,应进一步培育壮大和提升已具备基础和优势的粮油、畜牧、蔬菜、果品等农业支柱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农业资源配置集中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当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推进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整合区域内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沟通平台,构成农业综合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农民以及相关经营者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农业信息服务。 4.2.2 合力推进新型工
8、业 4.2.2.1 稳固提升传统产业 -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淮海城市群内农业基础雄厚,原料供应充分,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已经初具规模。在这里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值、竞争力。鼓励区域内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根据市场规律,走联合、联营、联盟的道路,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建立食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尽快构成自主开发的技术气力。 -矿产资源加工制造业。作为沿海煤炭富集区,淮海地区长期以来是我们国家着名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基地。要着眼于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在煤炭开采中大力推广应用脱硫、脱氢、除尘等新工艺和干净技术;发展煤化工,拓展产业链,逐步摆脱单纯的
9、一次性能源形象。在徐州、淮北、宿州、枣庄、济宁等地推动构成煤化工产业集聚。同时,对于区域内具有比拟优势的矿产资源,要进一步开展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其附加值。 -建材工业。作为淮海城市群的重要产业,突出表现为 大而不强 ,应从改造落后工艺、减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生产集中度、提高科技含量等等方面入手,推动建材生产的规模化和经过自动化,做大做强建材工业,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将绿色建材作为推动本区域建材行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冶金工业。充分挖掘钢铁冶炼及铝加工产业的发展潜力,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引领构造升级,重点采用国内成熟的生产工艺,施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
10、区域内产业集聚度,构成城市间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新格局。 -纺织服装业。充分利用本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十分是无锡、常州、镇江等苏南地区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打造知名服装品牌,加快规模扩张和产业延伸。 4.2.2.2 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把大力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淮海城市群支柱产业。立足淮海城市群内装备制造业现有基础,充分考虑各城市比拟优势,促进装备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构成区域发展新格局。严密依靠本区域装备制造业现有的
11、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坚持突出重点和特色的战略取向。 -石化产业。在淮海城市群临海地区连云港发展大型石油化工产业,依托沿海深水港口,结合周边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市场需求大的高附加值石化深加工产品。在连云港发展石化产业,为城市群提供成品油及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缓解区域内石化产业原料短缺的矛盾。通过发展临港石化产业,带动腹地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淮海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2.2.3 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新能源产业。在稳固区域内传统煤电能源优势基础上,把发展光伏光电、生物质发电、风电等非化石清洁能源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太阳能利用技术开发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推进光伏光电产业做
12、大做强。大力发展风电设备、燃控设备和生物质能利用装备,推动风电设备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开发建设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将新能源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努力提升徐州太阳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效整合济宁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利用、电动汽车、LED 等新能源应用产业加快构成聚集效应。依托连云港的临海优势,积极推进连云港的核电建设,在条件适宜的沿海地区鼓励发展潮汐能。通过优化提升传统的煤电能源和积极发展以风能、核能、太阳能为主要内容的新能源,将淮海城市群建设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 -新材料产业。顺应国内外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立足城
13、市群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和高性能金属材料等产业特色,坚持有限突破和重点培育相结合,着力发展微电子与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与绿色化工材料、新型金属与电子陶瓷材料等五大新材料领域,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龙头型企业,实现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依托徐州、济宁、连云港等城市,重点发展电子材料、新型元器件等产品,积极发展光纤、光缆、智能交换系统、光隔离器等光通信产业;依托宿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功能材料等产业;依托连云港、徐州、济宁等城市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开发硅单晶片、碳纤维及高分子材料等产业。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相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