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越冬灰鹤和白枕鹤种群数量分布的系统监测,动物学论文.docx
《鄱阳湖越冬灰鹤和白枕鹤种群数量分布的系统监测,动物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鄱阳湖越冬灰鹤和白枕鹤种群数量分布的系统监测,动物学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鄱阳湖越冬灰鹤和白枕鹤种群数量分布的系统监测,动物学论文灰鹤( Grus grus) 为国家级重点保卫动物,是当前世界上分布最广的 15 种鹤类之一。湿地国际估计 2006 年全球灰鹤种群为 36 万 37 万只。 灰鹤主要在我们国家的长江中下游、华北平原和云贵高原越冬,中国大陆越冬种群为 1. 0 万 1. 2 万只,2018 年 12 月在鄱阳湖记录到灰鹤 8 408 只。 白枕鹤( Grus vipio) 为国家级重点保卫动物,全球种群约有5 500 6 500 只。白枕鹤主要在我们国家的江苏洪泽湖、安徽菜子湖和江西鄱阳湖越冬,估计中国境内越冬种群有 1 000 1 500 只,2018
2、 年 12 月在鄱阳湖记录到 885 只。近年来,不少学者已对越冬灰鹤的数量与分布、食性、行为和栖息地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白枕鹤越冬生态研究较少,仅见少量有关数量分布和取食行为的研究。 鄱阳湖越冬灰鹤和白枕鹤数量已分别占中国境内总数的 70%和 58%以上,鄱阳湖是灰鹤和白枕鹤特别重要的越冬地及理想的研究场所,因而,在鄱阳湖开展这 2 种鹤类种群数量分布的系统监测,对其保卫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鄱阳湖灰鹤和白枕鹤的种群分布动态、集群特征和年龄构造等进行系统调查,旨在揭示这 2 种鹤类在鄱阳湖不同子湖泊之间的分布动态、迁移规律和集群特征等,为这2 种鹤类的保卫和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1
3、 研究区域大概情况 鄱阳湖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南岸( 28 24 29 46 N,115 49 116 46 E) 。鄱阳湖属于季节型湖泊,夏季丰水期湖泊通江水面面积最大为 4 078 km2,冬季枯水期多年平均水面面积为 1 290 km2。鄱阳湖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偏南风; 冬季盛行偏北风,气温低而降水少; 多年平均气温为17. 6 ,最冷月( 1 月) 平均气温为 5. 1 ,年平均降水量为 1 450 1 550 mm。冬季水落滩出,构成了诸多的浅水洼地和洲滩,湖区湿地面积为 2 698km2,约占全湖正常水位总面积的 82%,每年吸引
4、着约 40 万 60 万只留鸟来此越冬,是东亚迁徙水鸟极其重要的越冬场所,支持了很多珍稀濒危物种。笔者选择鄱阳湖湿地 4 个保卫区,即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卫区( PYH)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卫区( NJS) 、都昌留鸟省级自然保卫区( DC) 和鄱阳县白沙洲自然保卫区( BSZ) 的 34 个湖泊( 或农田) 开展调查,主要对灰鹤和白枕鹤的种群动态和集群特征进行研究。 由于鄱阳湖保卫区被分为吴城( PYH-WC) 和恒丰( PYH-HF) 2 个调查点,调查时在该保卫区选择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沙湖和蚌湖 5 个湖泊;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卫区选择 11 个湖泊,包括战备湖、三
5、湖、常湖、凤尾湖、三泥湾、白沙湖、棱湖、上北甲湖、下北甲湖、北深湖和神塘湖; 都昌留鸟保卫区选择 10 个湖泊( 或农田) ,即矶山湖、中坝、新妙湖、马影湖、黄金嘴、滨湖、输湖( 农田生境) 、花庙湖、横港湖和西湖; 鄱阳县白沙洲保卫区选择 8 个湖泊,即内珠湖、车门、荣七村、四十里街、四望湖、小鸣湖、大鸣湖和表恩村( 农田生境) 。 2 研究方式方法 2020 年 10 月至 2020 年 4 月,借助双筒望远镜( 8 倍) 和单筒望远镜( 20 60 倍) 记录各湖泊内灰鹤成鸟和幼鸟数量、集群类型和集群大小。由于白枕鹤成鸟和幼鸟在野外不易区分,故只记录白枕鹤数量和集群大小。根据群体中个体数
6、量和组成,将灰鹤活动群的集群类型分为家庭群、聚集群和孤鹤。华而不实,家庭群由亲鹤和幼鹤组成,分为 2 成、1成1 幼、2 成1 幼和2 成2 幼4 种形式。聚集群为个体数量 5 的群体。该次记录有 3 成 1 幼和 4成的集群,但其不属于该文定义的家庭群和聚集群,故未计入灰鹤集群类型集群数,计算集群大小时则包括 3 成 1 幼和 4 成的集群数。每个保卫区调查 6 次,每次调查 1 2 d,2 次调查时间间隔为 20 30 d。根据鄱阳湖鸟类迁徙动态,将越冬期划分为越冬前期( 10 至12 月) 、中期( 1 至 2 月) 和后期( 3 至 4月)。鄱阳县白沙洲保卫区表恩村第 1 次调查时未牵
7、涉。每个湖泊选择1 5 个相对固定的样点。 采用 Kolmogorov-Smironov 法检验灰鹤和白枕鹤集群大小数据的正态性。若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 方式方法,并采用LSD 法进行组间多重比拟; 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 Kruskal-Wallis H 法进行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 1 鄱阳湖灰鹤和白枕鹤的数量分布 在 4 个保卫区的 34 个湖泊( 或农田) 中,各地记录的灰鹤和白枕鹤数量见表 1 5。第 1 6 次调查的灰鹤总数分别为 81、215、452、599、525 和 5 只,白枕鹤总数分别为 0、10、102、112、60
8、0 和 3 只。灰鹤数量在 1 月中下旬最多( 599 只) ,主要分布在鄱阳县白沙洲保卫区( 326 只) 和鄱阳湖国家级保卫区( 吴城,109 只) ;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数量最少( 5只) 。白枕鹤数量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最多( 600只) ,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卫区( 恒丰,361 只; 吴城,237 只) ;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上旬没有记录到白枕鹤种群。【表1-2】 在4 个保卫区34 个湖泊( 或农田) 有18 个湖泊记录到灰鹤,最早观察到的时间为 10 月 28 日,最晚为 3 月 18 日。华而不实 1 月初、1 月底和 3 月初观察到的灰鹤数量较多
9、( 表 1 5) 。灰鹤在鄱阳县白沙洲保卫区出现较多,该区域的荣七村、大鸣湖和表恩村屡次记录到较大的种群,表恩村灰鹤种群数量连续 4 次在 100 只以上,华而不实 1 月 9 日单日观察到灰鹤数量为 294 只,大鸣湖 1 月 25 日单日观察到灰鹤数量为 125 只,车门灰鹤种群数量较少。鄱阳湖国家级保卫区( 吴城) 的大湖池屡次记录到较大的灰鹤种群,1 月 16 日单日观察到灰鹤数量为 109只。都昌留鸟保卫区的输湖屡次记录到较大的灰鹤种群。鄱阳湖保卫区( 恒丰) 的沙湖屡次记录到较大的灰鹤种群。共有 12 个湖泊记录到白枕鹤,最早观察到的时间为 11 月 19 日,最晚为 4 月 13
10、 日。2 月底至 3 月初白枕鹤数量到达高峰。绝大多数白枕鹤集中在鄱阳湖国家级保卫区。白枕鹤在鄱阳湖国家级保卫区( 恒丰) 出现较多,该区域内的蚌湖屡次记录到较大的种群,华而不实 3 月 7 日单日观察到白枕鹤数量为 361 只。鄱阳湖国家级保卫区( 吴城) 次之,该区域朱市湖屡次记录到较大的种群,2 月 25 日单日观察到白枕鹤数量为 182 只。【表3-5】 3. 2 鄱阳湖灰鹤和白枕鹤的集群大小及灰鹤的集群特征 3. 2. 1 集群大小 灰鹤平均集群大小为( 8. 50 19. 84) 只( n =148) ,Kruskal-Wallis H 检验显示各时期集群大小差异不显著( F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