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小浪底调水工程隧道安全监测分析,职称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西省小浪底调水工程隧道安全监测分析,职称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小浪底调水工程隧道安全监测分析,职称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西省小浪底调水工程隧道安全监测分析,职称论文内容摘要:文章以小浪底调水工程所选供水隧洞段为研究对象,了解构造活动和隧洞施工的相对关系。通过对获得的地质资料和微地震事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隧洞施工对不稳定地质体的影响,为隧洞安全施工提供数据支撑。 本文关键词语:隧道; 安全监测; 断层; 微地震; 1 引言 小浪底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属山西大水网 两纵十横 中第九横的大型骨干性引水调水工程,该项目自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库向涑水河流域调水。取水口位于垣曲县境内小浪底水库板涧河入黄口上游600m的黄河左岸处,调水工程隧洞穿越了中条山,尾部位于闻喜县境内的吕庄水库,线路全长59.6km。该工程包
2、括引水干线、灌区工程、工业和城镇供水工程3部分。华而不实引水干线的主要建筑物包括末端出水口、板涧河调蓄水库、地下泵站、输水隧洞、取水口进水塔等;灌区工程包括垣曲灌区、涑水灌区、南垣灌区和吕庄水库灌区,灌区总面积达63.58万亩,覆盖垣曲、绛县、闻喜、夏县、盐湖区5个农业县区。 经过前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隧洞经过断层F 1、F 2和F 3,华而不实F1最为活泼踊跃,属中条山山前大断裂带,因而选取F 1断层为研究对象。 2 观测方式方法 微地震指的是在外力作用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岩体等介质中会发生单个或多个局域源在一霎时以弹性波的形式快速释放能量的经过。一般来讲,微地震源于岩体等介质中的裂缝(或断
3、层等)、岩层界面的毁坏、岩体或夹矸的断裂等。微地震监测方式方法就是使用微地震数据监测仪来记录并分析微地震信号,以此来推断和研究震源特征的技术。 在地下隧道开挖经过中发生岩石破裂和地震活动,经常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由开挖诱发的地震活动,通常定义为,在开挖隧道附近的岩体内因应力场变化导致岩石毁坏而引起的某些地震事件。微地震监测正是基于微小破裂辐射出的地震波的技术手段。利用微地震监测的技术,能够对隧道建造经过中地质扰动进行评估,如监测开挖诱发的大应力集中以及岩体毁坏发展和不稳定性的分布和演化1,2,3。 F 1断层位于下柏范底村附近,属中条山山前大断裂带,断层带宽约100m,正断层。本区段断层倾角为6
4、0-75 ,走向N50-60 E,与隧洞交线成65-75 夹角;此处隧洞沿线地面高程590-630m,洞顶围岩较厚约120m。断层附近山体为稷王山,海拔一般在650m下面,丘陵垣地遍布,外表岩石出露,冻融风化作用强烈,地表岩石破裂严重,且碎裂岩石体积宏大。 本次微震监测的任务是探寻求索隧洞与断裂构造带互相影响关系,所以微地震测线根据隧洞埋深情况,采用观测半径R=100m、200m、400m的观测系统。台阵以隧洞和F 1断层交点为中心点,由26台仪器组成,除中心点放置一台S0外,分别在3个同心圆上分别放置4、9、12台观测仪。台阵中心点到圆周的距离称为观测半径R。一般来讲,探测深度是观测半径的3
5、-5倍。本次所选观测半径知足120m(F1断层附近隧洞埋深探测深度的要求。通过微地震软件模拟,此观测系统在水平和深度上都能确保较好的探测范围和精度,该区域内最小探测矩震级可达-3.6级。 微地震监测采用美国i Seis Seismic Source公司Sigma3型微地震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采样频率选取200Hz。对于采集到的连续微震数据,采用如下处理流程:根据试验段处理结果指导确定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各项参数;数据预处理工作包括原始数据查看、噪声分析、滤波方式方法选择、确认事件检测参数等工作;数据处理包括事件检测、事件属性判定、到时拾取、定位等工作。为了更好的利用现场数据、深切进入分析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