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试题部分)-精品文档资料.docx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试题部分)-精品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试题部分)-精品文档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十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备考篇提纲挈领【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近5年高考对本专题的内容考查频繁,属于高频考点。试题多以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其演变过程为背景,通过提供图文或数据资料,考查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解释实际地理现象的能力。注重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的考查备考时要关注小区域水系(湖沼、河流)的萎缩与保护、森林的开发与利用、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等相关问题。选取典例,强化学生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地理问题能力的训练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
2、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一条支流。读不同时期头道拐龙门区间(简称头龙间)水沙变化表,完成下面两题。年份(年)头道拐龙门水量(亿m3)沙量(亿t)水量(亿m3)沙量(亿t)2005150.20.404169.21.2142006174.90.635199.61.82007189.30.719205.91.442008164.10.476177.60.5842009169.60.457178.30.56819701979(均值)233.121.15284.548.681.2006
3、2009年间,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答案B2.2006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沙发生明显变化,与其形成的原因无关的是()A.打坝淤地,拦沙蓄水B.退耕还林,保持水土C.毁林开荒,过度放牧D.采砂取土,疏浚河道答案C知识2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图分别
4、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气候温和湿润B.地形平坦开阔C.土壤水分充足D.泥炭土层深厚答案B2.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A.年均降水量B.太阳辐射量 C.地表下渗量D.气温日较差答案D3.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A.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C.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D.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答案C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集训】考点一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防治 (2019重庆部分区县诊断,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黄土高
5、原水土流失具有形式多样、地表受侵蚀时间集中的特点,主要侵蚀力包括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区各级沟道内修建的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它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淤地坝不同时期的变化图(1)从气候因素角度,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什么具有侵蚀时间相对集中的特点?(2)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资源损失。(3)简述沟道中修建多座淤地坝所起的作用。(4)分析黄土高原开展的防护林、经济林、人工草地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答案(1)原因: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一年中的土壤侵蚀常由几次大暴雨造成;冬春季节北方冷空气南
6、下,风力强劲,土壤遭风蚀。(2)损失:大量泥沙淤积于干流的水电站,导致其库容减小,削弱水电站的发电能力;为减轻河床和库区泥沙淤积,需用大量水冲沙入海(或水土流失导致下渗量减少,水资源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海洋),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减少。(3)作用:拦泥保土,蓄积地表径流;淤地造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以坝代桥,改善交通(坝顶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利于沟谷防灾减灾,保护下游村民生产生活安全。(4)生态效益:拦截降水,涵养水源,调节地表径流;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固结土壤;改善局部小气候,促进农、林、牧业多种经营。考点二森林
7、、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在森林群落中,由于某一上层林冠树木死亡而在林地上形成不连续的林中空地,称为林隙。研究人员发现,与周边林冠下相比,林隙下草本植物的种类较多。下图为某红松阔叶混交林生长季林隙、空旷地、郁闭林地面最高温和最低温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9河北保定二模,9)图例a、b、c分别表示()A.林隙、空旷地、郁闭林B.郁闭林、空旷地、林隙 C.空旷地、林隙、郁闭林D.空旷地、郁闭林、林隙2.(2019河北保定二模,10)林隙下草本植物种类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林下温差增大 B.空气流动性增强C.林地蒸发量增大D.林下光照增强3.(2019河北保定二模,11)林地内林隙产生会(
8、)A.促进林木更新B.降低土壤肥力C.促进生物进化D.增加林地降水答案CDA应用篇知行合一探究鄱阳湖的生命智慧:那人,那鱼,那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应用集训】(2020届湖南长沙周南中学月考,34)潘塔纳尔湿地位于巴拉圭盆地,范围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湿地,也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湿地水域面积在一年当中变化明显,在一段时期内,游客乘船在植物稀少的水面上自由穿行,欣赏在树枝上嬉戏的各种飞鸟和无数只聚集在高地上的珍奇动物。其余时间形成一个个面积不同,形状各异的湖泊和一条条河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周围高原台地被开垦
9、的农田有成千上万亩,牧场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滥捕滥猎时有发生。时至今日,湿地只有不到2%的区域被划为政府保护区域。根据卫星图像资料显示,潘塔纳尔湿地正在以每年2.3%的速度减少。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45年以后这块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将在地球上消失。下图为“南美洲局部示意图”和“潘塔纳尔湿地景观图”,下表为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的气候资料。读图表及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的气候资料表月份123456气温()282625.622.819.817.6雨量(mm)15812214415611072月份789101112气温()1818.620.523.22526雨量(mm)42768.6116
10、152132(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潘塔纳尔湿地水域面积在一年当中变化明显的原因。(2)分析潘塔纳尔湿地成为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的原因。(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潘塔纳尔湿地面积变化给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4)请你提出为保护潘塔纳尔湿地生态系统应该采取的合理措施。答案(1)湿季: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流域内降水量大,径流量大;地势低平,容易积水;水位上升。干季:流域降水量小,径流汇入量减少;湿地外泄水量增加;气温高,蒸发量大;水位下降。(2)水域面积大,湿地范围广;水位季节变化大,湿地类型多样;陆地径流的注入携带大量营养盐类及植物种子;纬度低,降水较多,气候湿热;人口密度
11、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3)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调节径流能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差;土地次生盐碱化加剧;生态环境趋于恶化。(4)流域内禁止开垦,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禁止滥捕滥猎;建设自然保护区;加强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之间的国际合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湿地观光旅游业;加强居民环境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创新篇守正出奇【创新集训】(2019安徽淮南模拟,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3年9月3日,广西崇左市“市长信箱”收到一封网民来信:这几年,我市在大力发展桉树种植,虽然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经济见效快,但危害更严重。种植桉树导致地下
12、水位下降、土地肥力下降、水质恶化、原有植被无法存活、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老百姓都说它是“抽水机”“耗肥机”“毒树”和“生态杀手”!希望政府能多为子孙后代考虑,好好管理一下吧。市长回复:感谢您对我市发展的关注!就您反映的问题,现答复如下:专家研究表明,桉树没有毒性,其单位重量干物质合成所需水量远小于针叶林、黄檀、马占相思等树种,肥力消耗也小于玉米、咖啡等农作物。我市桉树种植有如下误区:每亩植株多在300棵以上(推荐每亩100棵左右);砍伐周期34年(巴西约78年);大量使用除草剂去除林下“杂灌木”;“炼山”,即砍伐后放火烧山。所以,我市一些地方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桉树之过,通过合理种植是可以
13、避免的。另外,我市贫困地区较多,利用桉树发展相关产业(如木材加工、造纸等),对我市扶贫工作开展有重要意义。材料二崇左市位置示意图。(1)分析过去崇左市桉树种植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2)试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为崇左市桉树的合理种植提出建议。(3)说明如何借助桉树产业的合理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其脱贫致富。答案(1)桉树生长速度快,种植密度过大,砍伐周期短,水分和土壤肥力过度消耗,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生产力下降;化肥、除草剂过度使用导致水质恶化、土壤污染;除草剂的使用及烧山除草去杂,导致原生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地山区降水丰富,原生植被的退化导致植被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
14、(2)控制桉树种植密度,合理调整桉树种植面积;禁止烧山,保护原生植被;合理使用化肥及除草剂;延长桉树砍伐的时间间隔;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种植。(3)桉树苗及木材出售增加农民收入;桉树种植带动造纸、木材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桉树林发展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扶贫资金,促进扶贫工作开展。【五年高考】考点一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防治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面
15、三题。1.(2018海南单科,16,3分)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固定表土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降低风速A.B.C.D.答案A2.(2018海南单科,17,3分)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答案D3.(2018海南单科,18,3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答案C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十四 区域 生态环境 建设 试题 部分 精品 文档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