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名言50句-精品文档资料整理.doc





《儒家经典名言50句-精品文档资料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经典名言50句-精品文档资料整理.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儒家经典名言50句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
2、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大意:
3、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大意: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4、。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大意: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大意: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
5、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用心认真地复习了吗?13.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大意: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大意: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大意: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大意: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大意: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
6、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大意: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大意: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且不感到耻辱。20.三思而后行。论语大意: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大意: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大意:三人一路同行,其中
7、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大意: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大意: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大意: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大意: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2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
8、之端也。孟子大意: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2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大意: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会先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2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大意: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3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大意:脑力劳动者统治
9、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大意: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大意: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33.
10、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大意: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34.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大意: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之情不可无尽。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大意: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36.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大意: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大意: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就要效法大地的包容,增厚美德,容载万物。3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大意:积累
11、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享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39.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大意: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4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大意: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4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大意: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4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大意: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4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2、周易大意: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45.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周易大意:处在尊贵的位置上不要骄傲,处在低下的位置上不要忧虑。4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大意:君子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47.多行不义,必自毙。春秋左传大意:多行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招致灭亡。48.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春秋左传大意: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4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春秋左传大意: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5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春秋左传大意: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
13、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佛家经典名言50句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
14、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4.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金刚经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金刚经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8.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金刚经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
15、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1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
16、是著魔了。1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14.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15.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
17、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南怀瑾: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17.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18.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19.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金刚经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
18、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20.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21.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2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儒家 经典 名言 50 精品 文档 资料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