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记》中危机发生时主人公的角色转换,外国文学论文.docx





《《路得记》中危机发生时主人公的角色转换,外国文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得记》中危机发生时主人公的角色转换,外国文学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路得记)中危机发生时主人公的角色转换,外国文学论文美国学者 Jean Lipman-Blumen 经过研究发现了社会危机与人物角色之间的互相关联, 并提出了 角色变化模型 . 该模型以为危机是促成人物角色转换最充分、最有利的条件1. 当危机出现时,现有社会系统无法依靠其传统机制或现有资源有效地消除危机,因而整个社会面临生存的威胁. 在这里种情况之下, 只要有效地利用各种机制和资源包括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潜藏的、 甚至是被有意识压制的资源,才有可能化解危机,转危为安. 而在这一经过中,人物的角色也将发生转换,以作为应对危机的一种积极回应. 详细可表现为人物角色特定的权利、责任、态度、举止行为以及某
2、种程度上被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禁忌等的变化1. 根据 角色发展模型 ,此种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角色稳定阶段(differentiation)、角色转换阶段(de-differentiation)、和角色重组阶段(reconfiguration). 在角色稳定阶段中,人物和社会角色相对固定,如丈夫、妻子、父母、子女等. 每个角色的言谈、行为、责任、权利等具有很强的特定性. 这样,一方面个体的角色趋向细分化和专门化,另一方面,各种角色又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使得整个社会体系统能有效地运作. 当危机来临时,原有社会体系无法正常动作,因此进入了角色转换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人物一方面保存了其绝大
3、多数原有的角色特质与功能,另一方面获得了一些新的角色因素,而这些角色因素之前为其它对立角色所特有. 这华而不实会表现为角色性别特征变得模糊和可转移. 这一阶段中,整个社会体系能够获得更多的功能和气力来作自我整合,以应对危机并促成其解决. 当危机解决之后,便进入了角色重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各角色纷纷回归其原有角色特质,因此角色重新变得相对稳定. 角色重组阶段代表了社会构造融合到达了一个新水平,高于角色稳定阶段,但低于角色转换阶段. 而这一阶段也成为了下一个危机来临前的角色稳定阶段. 由此,此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整体循环. 本文将这一模型应用于(路得记中,重点研究危机发生时故事主人公的角色转换阶段
4、,包括怎样添加新的社会角色,这些社会角色在非危机时期是不适用于主人公的,以此有助于对(路得记的文学诠释. 二、研究经过 1.危机爆发,角色稳定阶段结束.在(路得记中,饥荒代表了危机的爆发,作为对危机的回应,以利米勒全家离开了犹大,前往摩押地寄居. 接下来,以利米勒以及两个儿子的死打破了这一家庭本来稳定的构造,由此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危机. 对于拿俄米而言,她丧失了两个最重要的家庭角色-妻子和母亲,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年老寡妇,除了与两个儿媳路得和俄珥巴相依为命之外,与外界社会已经没有什么联络了. 然而这里拿俄米角色还没有发生转换,由于她本来的主要角色都已丧失贻尽. 因而,故事开场的这场危机是三重性
5、的:区域性的饥荒、家庭男主人们的亡故和拿俄米关键角色的丧失.华而不实,危机的第三重性在故事 1 章 13 节中得以具体表现出,原文可译为 我比你们命苦啊. (it is more bitterfor me Naomi than for you Ruth and Orpah. 另外在第 1 章 20-21 节中也得以具体表现出 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由于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 我满满地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地回来. 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 即是这样,你们为何还叫我拿俄米呢? 这场危机直接导致了主人公稳定角色的终结,开场了角色转换阶段. 2.角色转换阶段. 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之一,路得的
6、名字在第 1 章第 4 节中初次被提及. 而到了第 1章第 14 节时,她才真正出场. 饥荒与家中男性的亡故为其作为主角登场铺平了道路,也直接引发了路得角色的转换. 故事中俄珥巴最终遵从了婆婆的劝告,以丧夫的身份回到娘家去,这样她结束了自个作为以利米勒家儿媳的角色,附合当时人们对于丧夫女子归属的看法. 与之相反,路得并没有遵从婆婆的劝告,也背离了人们对于寡妇归属的基本判定: 路得舍不得拿俄米 (1:14)She clings to Naomi 这里的 cling 的希伯来原文动词 意思为 坚守 , 对某人的挚爱 2.在希伯来对中经常用这个词来指人们 对上帝的忠贞 ,有时也指 对于以色列民族的忠
7、实 (约 23:12,王上 11:2)3. 除此之外,希伯来中有八处用这个词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忠贞不二的关系,例如在(创世纪2 章 24 节中提到: 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cling to his wife),二人成为一体. 这里的原文动词(cling)特指男女之间的婚姻与爱情,或是男女间亲密的性关系. 除此之外,它还指在确立婚姻关系时,男性的扮演的角色. 这个词在(路得记中总共出现过四次,而在这里之前,它从未用于女性身上. 因而,路得在 1 章 14 节中的表现是非常特殊的. 伴随着危机的加深,路得的角色开场发生转换:一方面她维持着作为儿媳的女性角色,尽管这个角色已丧失了基础; 另一方面路得
8、坚贞不二、誓死不离开拿俄米(1:16-17)使她获得了一个新角色:即一种类似于婚姻的亲密关系中的男性角色. 从此刻起路得实际扮演起了拿俄米丈夫的角色. 这是角色添加的一种表现. 由于危机中已无其他男性来扮演这一角色,因此只能由路得来承当这一男性角色.而拿俄米最终也默认了路得的这一新角色(1:18). 这样一种新的家庭关系得以确立,这是一种类似于夫妻本质的关系,路得的角色转换暂时解决了拿俄米丧夫所面临的窘境. 在第 2 章中,路得的角色转换继续进行. 当婆媳俩返回伯利恒时,面临着最严峻的问题:生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路得对拿俄米讲 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 (Let me
9、 go tothe fields and glean among the ears of grain, behind someone in whose sight I may find favor)(2:2). 这样路得又添加了两个角色,拾穗者和寻求者. 对于拾穗者,在(利末记中有具体地记载,规定在庄稼的主人在收割时,必须将遗落的麦穗留给穷人和寄居者(利 19:9-10). 这一律法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以色列最底层者的生活. 于是,路得所扮演的拾穗者既是家庭中男性角色的延伸(拿俄米年纪太大而无力从事该劳动),又为解决婆媳二人的饥饿问题找到了办法,尽管这一办法是临时性的,并且靠路得一个人的拾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